<p class="ql-block">攝影制作:葉海寧靜</p><p class="ql-block">?攝影設備:蘋果手機13</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2025年5月24日</p><p class="ql-block">攝影讓瞬間變成精彩的畫面;讓過往成為永恒的記憶。 用鏡頭記錄美好的生活;用影像回味快樂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九華山,古稱九子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nèi),這座海拔1342米的靈山在唐代因李白“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句而得名。自新羅國金喬覺渡海來華在此苦修75載后,九華山逐漸發(fā)展成為地藏菩薩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并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p> <p class="ql-block">大愿文化園主要是看99米的地藏王佛像,景區(qū)本身免費,但有收費的地宮和景交車,游玩時間有限的人建議遠眺佛像即可。</p> <p class="ql-block">九華山以地藏菩薩道場馳名天下,享譽海內(nèi)外。公元719年,新羅國(韓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卓錫九華,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種瑞相酷似佛經(jīng)中記載的地藏菩薩,僧眾尊他為地藏菩薩應世,九華山遂辟為地藏菩薩道場。</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受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來,寺院日增,僧眾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華山歷代高僧輩出,從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現(xiàn)有5尊可供觀瞻,其中明代無瑕和尚肉身被崇禎皇帝敕封為“應身菩薩”,1999年1月發(fā)現(xiàn)的仁義師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氣候常年濕潤的自然條件下,肉身不腐已成為生命科學之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更為九華山增添了一分莊嚴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在神秘而壯麗的九華山,有一處奇景令人矚目——在地藏王菩薩銅像前,常常會看到有眾多游客虔誠地 “抱佛腳”。“抱佛腳,沒煩惱”“抱抱佛腳保平安”“摸摸佛腳,幸福到老”“當抱住佛腳的那一刻,心里好平靜”“再多的苦難,都在地藏王菩薩腳下煙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諦聽神獸寓意</p><p class="ql-block">民間廣泛認為諦聽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氣、銳氣、運氣、朝氣、力氣和骨氣”。能起到“辟邪”、“消災”、“降?!薄ⅰ白o身”等作用。一些虔誠的佛門信眾更是相信沾上諦聽的“靈氣”即能使家運昌隆,基業(yè)常青;孩子帶上它則茁壯成長,長大能成為誠者、賢者、智者、悟者、覺者、壽者。成年人帶著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后人更神化為神犬諦聽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九華山天開神奇,清麗脫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境內(nèi)群峰競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蓮花,千姿百態(tài),各具神韻。連綿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成為自然景觀與佛教文化有機融合的典范。景區(qū)內(nèi)處處清溪幽潭、飛瀑流泉,構(gòu)成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還有云海、日出、霧淞、佛光等自然奇觀,氣象萬千,美不勝收,素有“秀甲江南”之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