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6日,我們兄妹四人來到忻州,踏上了探訪閻錫山故居、徐向前故居和薄一波故居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首先來到了位于忻州市河邊鎮(zhèn)河邊村(原屬五臺縣)的閻錫山故居(閻家大院)。?這是民國時(shí)期統(tǒng)治山西近40年的著名軍閥、山西督軍閻錫山的私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里曾經(jīng)是《亮劍》《走西口》等優(yōu)秀影視作品的拍攝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現(xiàn)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和重要的歷史紀(jì)念地。AAAA。</span></p> <p class="ql-block"> 閻府,被譽(yù)為“民國第一官邸”。始建于1913年至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前夕,歷時(shí)24年建成??傉嫉孛娣e約3.3萬平方米,耗資140萬兩銀。</p><p class="ql-block"> 這是閻錫山故居?xùn)|花園大門。從這里進(jìn)入,便可穿越百年,探觀一代梟雄“山西王”的傳奇府邸了。</p> <p class="ql-block"> 東花園門廳上面懸掛著一塊巨大的門匾,上書四個遒勁的顏體大字:“文沱草廬”。</p><p class="ql-block"> 所謂“文沱”,即“文山沱水”。“草廬”是謙稱“陋室”的意思。當(dāng)?shù)厝朔Q為“東花園”。</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座雄偉精美的宅院,是閻氏及其父母后期的居住之所。</p> <p class="ql-block"> 所謂“東花園”其實(shí)并不是一座花園,而是一連串相套相連的深宅大院。</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參觀路<span>線是:入</span>口<span>→一</span>院<span>→二</span>院<span>→大廳</span>→都督府→車馬院→長工院、管家院→展院→二姥爺府→三院→出口。 </p> <p class="ql-block"> 一院,院子頗為寬闊,古樸典雅。四面廳堂,花壇居中。</p> <p class="ql-block"> 地面是鵝卵石和青磚砌成幾何圖案的車馬環(huán)形便道。</p> <p class="ql-block"> 最顯眼的就是這座紅底金字的大影壁。上面寫著李一氓先生題寫的“閻錫山故居”。</p> <p class="ql-block"> 照壁的背面是是孫中山先生送給閻錫山的兩個字“博愛”。</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閻錫山參加辛亥革命后,與孫中山南北呼應(yīng),共同參與制定同盟會綱領(lǐng),因此交情甚深。</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的噴水池很顯眼。在那個年代,有這樣噴泉那是相當(dāng)奢侈的了。</p><p class="ql-block">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了,仍有很多人在這里觀看拍照。</p> <p class="ql-block"> 穿過一院的過道,便是東花園的二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院的正廳為三間大房。是閻錫山招待賓客舉行宴會議事的場所。也是閻府最高大寬敞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朱老總和周總理曾居住過正房西屋。 </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閻錫山的父親病逝,靈堂就設(shè)在這院里。整整一個月的祭奠活動,滿院金人銀馬,雪山素海,香火繚繞,笙管長鳴。</p> <p class="ql-block"> 盡管現(xiàn)在人去樓空,仍不失當(dāng)年的余威。</p> <p class="ql-block"> 閻錫山唯我獨(dú)尊又附庸風(fēng)雅。二院的墻壁上鑲嵌了多幅閻家家訓(xùn)……</p><p class="ql-block"> “管人須知識、能力、人格,均足以領(lǐng)導(dǎo)人。還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語、能勤勞、以指揮人,方能盡人之所長”;</p><p class="ql-block"> “人生有五要:一要有強(qiáng)健的身體,二要有正當(dāng)?shù)穆殬I(yè),三要有精巧的技能,四要有充分的知識,五要有公道愛人的熱心,有此五者可謂之完人”;</p><p class="ql-block"> “處人不可以太不好的居心猜人,以傷情。人皆有善心,亦何至于太無心肝。然亦不可以太好的存心不妨人,以中傷人皆有惡心,亦何至于不能做出惡事來”。</p> <p class="ql-block"> 二院兩邊均有通向外面的道路階梯。</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通路上邊走邊看。</p> <p class="ql-block"> 眼前是閻府的水塔 ,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在使用當(dāng)中。</p> <p class="ql-block"> 順路而行來到樓頂,俯瞰全村。</p><p class="ql-block"> 閻家大院現(xiàn)存院落27座、房屋700余間。大院集軍事防御與晉北民居風(fēng)格于一體,并融合了中西建筑的元素,是研究民國歷史與晉北文化的重要載體。</p> <p class="ql-block"> 相傳,宅院是閻錫山請張學(xué)良在東北找了一位風(fēng)水先生所設(shè)計(jì)的。</p><p class="ql-block"> 整座院落坐東向西,東靠文山面朝沱水,風(fēng)水極佳??芍^“面朝水背靠山,祖祖輩輩出大官”…… </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閻府一直被部隊(duì)醫(yī)院所用,所以在歷次動亂中沒有遭到破壞。</p> <p class="ql-block"> 建筑工藝也是了得,襲古出新,體現(xiàn)了民國時(shí)期的建筑潮流。</p> <p class="ql-block"> 這條密道連通著東花園與老院,密道上書行得通取事事亨通之意,兩側(cè)石雕為松柏梅蘭奇石圖案。</p> <p class="ql-block"> 穿過通道,便來到“得一樓”。</p><p class="ql-block"> “得一樓”是1914年修建。是閻錫山藏書與思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34年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曾登臨此樓。</p> <p class="ql-block"> 頂層一間為閣,小巧精致,在閻府建筑群中是唯一的閣,也是閻府至高點(diǎn)之一。</p> <p class="ql-block"> 閻錫山登上山西都督的寶座后,便修建了第一套豪華大氣十分氣派的宅院都督府。閻錫山辦公與會客的核心區(qū)域就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 室內(nèi)陳設(shè)保留了原貌。</p> <p class="ql-block"> 都督府的東院為閻錫山父親閻書堂和繼母陳秀卿居?。ㄩ悤藐愋闱渚邮遥?lt;/p><p class="ql-block"> 閻錫山六歲時(shí),其生母曲月卿病逝,故閻父又娶繼室陳秀卿,閻錫山的童年是在其外婆家度過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東西過廳的墻壁上,雕刻有一對西洋式鐘表,其指針分別指向上午九點(diǎn),代表閻錫山的事業(yè)正是如日中天。</p> <p class="ql-block"> 西院為閻錫山與其原配夫人徐竹青所居住,徐竹青與閻錫山為同鄉(xiāng)且同齡,終身未育,與閻錫山白頭一生。1970年病逝臺北。終年88歲。</p><p class="ql-block"> 后閻錫山又娶二房太太徐蘭森,徐蘭森為其生育了五男一女,這才為閻家延續(xù)了香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了都督府,我們來到閻府的車馬院。</p><p class="ql-block"> 這是大宅子里的車馬院。在當(dāng)年應(yīng)該說很是排場了,就相當(dāng)于今日的奔馳寶馬車庫!</p> <p class="ql-block"> 接著來到長工院和管家院。門樓上有“耕讀第”三字。</p> <p class="ql-block"> 整座大院寬敞明亮。室內(nèi)也通透舒適。</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們來到“閻錫山家族史料展”展區(qū)。</p> <p class="ql-block"> 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別號龍池,字百川、伯川,乳名萬喜子,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今屬山西定襄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晉系軍閥集團(tuán)首領(lǐng),民國時(shí)期重要的政治、軍事人物。畢業(yè)于日本陸軍士官學(xué)校,中國同盟會會員,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tuán)軍總司令、國民黨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及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等職務(wù)。閻本人于1960年5月在臺灣病逝,享年77歲。 </p> <p class="ql-block"> 閻錫山在山西有一個特殊名號“山西王”。</p><p class="ql-block"> 閻錫山。年輕時(shí)一身戎裝、充滿殺氣;老年時(shí)慈眉善目、一介書生……</p><p class="ql-block"> 歲月滄桑,物是人非……</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對他評價(jià)褒貶不一,很多人以“功不及過”或“過不及功”論之。</p> <p class="ql-block"> 而展室中以大量圖片、資料,較為客觀的展示了閻錫山及其家族興衰沉浮的歷史,讓我們從更多層面了解到了一個真實(shí)的閻錫山。</p> <p class="ql-block"> 展室內(nèi)看到閻家大院地道的入口。這條地道長約10公里。出口就在隔壁的閻錫山居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閻錫山居住和辦公的地方,</span>是一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誰也想不到的隱秘小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yàn)榈驼{(diào)樸素,會</span>被人誤解是下人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閻錫山每次乘車從外面回來,不經(jīng)大院,后面停好車,人從旁門進(jìn)來,直接進(jìn)這小院。</p> <p class="ql-block"> 如果有人求見,他亦無需繞到外面,而是沿著小院迥廊轉(zhuǎn)到前面正廳,會客辦公。</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地道從出口處進(jìn)入地道。</p> <p class="ql-block"> 地道貫通整個閻府地下。</p><p class="ql-block"> 有警衛(wèi)室、彈藥室、會議室用來臨時(shí)議事辦公;有通風(fēng)、照明、儲水設(shè)施、還有臨時(shí)臥間和廚房,供生活休息。</p><p class="ql-block"> 地道秘密連接大院各個重要地點(diǎn)。同時(shí)地道設(shè)有三個直通出口:文山腳下、火車站和閻氏祖墳。用以實(shí)現(xiàn)快速轉(zhuǎn)移、秘密活動及危機(jī)避難。</p><p class="ql-block"> 真可謂“狡兔三窟”啊!</p> <p class="ql-block"> 我們駐步在這塊石碑前。</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塊震撼人心的26字楷書"反貪碑"。沒成想竟然出自閻錫山之手。</p><p class="ql-block"> “貪官污吏、劣紳土棍,為人群之大害。依法律的手續(xù),非除了他不可?!?lt;/p> <p class="ql-block"> 沿曲徑而行。拐來繞去 ,來到二姥爺府。</p> <p class="ql-block"> 二老太爺府是閻錫山二叔爺閻書典居住的府第。1914年的時(shí)候重建過。是整個閻府中最老的一個宅院。</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初閻錫山出生在這里。后來這一處院落給了他的叔父閻書典,所以就叫做二姥爺府了。</p> <p class="ql-block"> 西南院北側(cè)角落為頗具特色的五姑娘繡樓(閻錫山妹妹居所)。一樓為丫環(huán)住所,二樓為小姐居住。</p> <p class="ql-block"> 五姑娘?,本名閻慧卿 ,是閻錫山的堂妹。小閻錫山27歲,在閻書典的五個女兒中排行第五?。</p><p class="ql-block"> 五姑娘在村里女子學(xué)校讀過幾年書。后在太原女子學(xué)校學(xué)習(xí)?。</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她積極參與家族事務(wù),對閻錫山關(guān)懷備至,盡心照料,得到閻錫山的高度信任。盡管她的婚姻波折,但她始終在家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解放前夕,閻錫山逃離山西時(shí),卻留下了山西代主席梁化之和他的妹妹閻慧卿守衛(wèi)太原。太原即將解放之時(shí),閻慧卿服毒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后遺體被烈火焚燒。</p><p class="ql-block"> 盡忠盡孝五姑娘閻慧卿終成了犧牲品。她的一生,成為了那個時(shí)代女性的悲慘寫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姐的閨房門被上了鎖,只能從窗外向里面觀看。</p> <p class="ql-block"> 最后來到東花園三院。三院東花園建筑群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比起二院來要小很多。</p> <p class="ql-block"> 三院呈典型的四合院格局。磚木結(jié)構(gòu),青磚灰瓦,民國時(shí)期的建筑風(fēng)格。曾經(jīng)是閻氏家族生活兼會客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 抗戰(zhàn)時(shí)期,閻錫山與朱德會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閻府邊緣處為游人很少到訪的地方,現(xiàn)在是雜草叢生,衰敗僻靜得很。</p><p class="ql-block"> 畢竟不是當(dāng)年了!</p> <p class="ql-block"> 離開閻錫山故居我們驅(qū)車來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東冶鎮(zhèn)永安村的“徐向前故居”。</p> <p class="ql-block"> 徐向前故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間,是一幢典型的晉北四合院落。整座建筑為青磚通板瓦房,院門是垂花門,大門是禮門,內(nèi)有3個院落,環(huán)境清幽,保留了民國初期的建筑風(fēng)貌。樓院傳至徐向前這一代,居住已五代之久。</p><p class="ql-block"> 現(xiàn)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diǎ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徐向前(1901-1990):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chuàng)始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p><p class="ql-block"> 院中有徐向前半身銅像,影壁上鑲刻著江澤民的題詞“功勛垂青史,楷模昭后人”。</p> <p class="ql-block"> 雕像于二00一年十一月八日,紀(jì)念徐帥誕辰100周年時(shí),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四工廠敬立。</p> <p class="ql-block"> 雕像兩旁是青磚墻壁。右側(cè)是徐向前元帥大事年表,左側(cè)是故居的介紹及各種掛牌。</p> <p class="ql-block"> 徐向前故居反映了老一輩革命家生前清廉簡樸,為革命事業(yè)奮斗終生的精神,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緬懷徐向前元帥提供了重要的陳列場所。</p><p class="ql-block"> 門楣上掛著李先念題寫的“徐向前故居”匾額。</p> <p class="ql-block"> 古樸莊重的四合院,分前后兩院。共有房屋20余間,包括正房、廂房、耳房等。 </p> <p class="ql-block"> 故居在戰(zhàn)爭年代曾遭破壞,1980年代修復(fù)并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 東廂房:徐向前少年時(shí)期的書房和臥室。 </p><p class="ql-block"> 西廂房:展示徐向前革命生涯的圖片、書信和遺物。 陳列珍貴文物,如軍裝、手稿、勛章等。 </p><p class="ql-block"> 后院:原為家族生活區(qū),現(xiàn)為徐向前生平事跡和家庭生活覽館。 </p><p class="ql-block"> 通過照片、文獻(xiàn)、實(shí)物等還原其家族歷史及童年生活場景,以及徐向前的革命生涯和軍事貢獻(xiàn)展現(xiàn)。</p> <p class="ql-block"> 紅色教育展區(qū),設(shè)有專題展覽,展示了徐向前在軍事指揮上的貢獻(xiàn)。如“紅四方面軍”、“晉冀魯豫軍區(qū)”等歷史。突出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的功績(如創(chuàng)建鄂豫皖根據(jù)地、指揮臨汾戰(zhàn)役等)。</p> <p class="ql-block"> 五臺縣還建有“徐向前紀(jì)念館”,離這里不遠(yuǎn)。車行沒一會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很遺憾,院門不開。望著頗為壯觀的建筑,怏怏離開……</p> <p class="ql-block"> 馬不停蹄。很快,我們就到了薄一波故居所在地蔣村。</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一座高臺廣場,再拐彎進(jìn)入一條窄巷,就看到了這塊“薄一波故居”石碑。</p><p class="ql-block"> 故居建于清朝末年,占地 283平方米,坐北向南,屬北方四合院落。據(jù)本村老人講大約是薄老祖父修建。</p><p class="ql-block"> 1996年薄老將此院捐獻(xiàn)國家。1997年由當(dāng)?shù)匚奈锊块T對院中部分房屋進(jìn)行了維修?,F(xiàn)存房屋16間,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現(xiàn)為忻州市市級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 大院門上四個磚刻大字“和氣清風(fēng)”。寓意睦鄰友好,以和為貴;不謀私利,兩袖清風(fēng)。</p> <p class="ql-block"> 薄一波(1908-2007),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杰出的革命家,我黨經(jīng)濟(jì)工作的卓越領(lǐng)導(dǎo)人。</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薄一波青少年時(shí)期生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革命軍人生活氣息。</p> <p class="ql-block"> 父親薄昌福是種莊稼和操紙為業(yè)的農(nóng)民,母親胡秀清個農(nóng)村婦女。</p> <p class="ql-block"> 故居的房間也是紀(jì)念展館。</p> <p class="ql-block"> 薄一波原名薄書存(家鄉(xiāng)人尊稱為薄老)。1925年17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事革命活動;1929年春為了便于秘密活動改名為薄一波,2007年1月15日在京逝世,享年99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