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長沙,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jīng)3000年,城名和城址不變。岳麓書院奠定了長沙在湖湘文化中的關(guān)鍵地位?!爸鞆垥v”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哲學(xué)的思想演進(jìn)。作為楚漢名城,長沙出土的“簡讀”數(shù)量多、跨度大、朝代序列完整,有“中國簡讀第一城“之稱。這里還涌現(xiàn)出眾多古代愛國知識分子,留下了賈誼故居,杜甫江閣等古跡。</p><p class="ql-block"> 近代以來,長沙更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是一座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毛澤東等共產(chǎn)黨人在此踏上革命征程。全國254位中將以上的開國將帥中,湖南籍占73位,數(shù)量居全國之冠,包括3位元帥,6位大將,19位上將和45位中將。</p> <p class="ql-block"> 闊別多年,五月的風(fēng)把我們吹到了長沙。</p> <p class="ql-block">從岳麓山上遠(yuǎn)眺長沙</p> <p class="ql-block"> 酒店距離岳麓山景區(qū)只有幾十米,步行3分鐘就走到了。</p> <p class="ql-block"> 綿年千年的岳麓書院,是中華民族教育史與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岳麓書院位于湖南大學(xué)校園內(nèi),庭院深深,曲徑通幽。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短短八個字,描述出湖湘大地的文化自豪與自信。</p><p class="ql-block"> 初夏時節(jié)故地重游,感觸良多。</p> <p class="ql-block"> 2002年參觀岳麓書院</p> <p class="ql-block"> 1990年參觀岳麓書院</p> <p class="ql-block"> “愛晚亭”,建于乾隆年間,因唐代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而得名。建筑風(fēng)格古樸、靈動:重檐八柱、玻璃碧瓦、四翼高翹,從遠(yuǎn)處從遠(yuǎn)處望去好似凌空欲飛,。</p><p class="ql-block"> “愛晚亭”與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陶然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古道觀</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文廟</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的先驅(qū)與領(lǐng)袖黃興之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以北。</p> <p class="ql-block"> 蔡鍔,武昌起義后組織護(hù)國軍北上討袁,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蔡鍔之墓,位于岳麓山風(fēng)景區(qū)白鶴泉附近,墓圍嵌刻著各省督軍政要挽詞碑刻24塊 。</p> <p class="ql-block">湘江北去</p><p class="ql-block">橘子洲頭巨大的扇形“問天臺”</p> <p class="ql-block"> 100年前,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發(fā)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驚天叩問。</p> <p class="ql-block"> 青年毛澤東塑像落成于2009年12月26日,總高32米(寓意毛澤東寫《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時32歲),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塊采自福建省永定縣的花崗巖石拼接而成,總重量約2000噸。</p> <p class="ql-block">湘江西岸</p> <p class="ql-block">“杜甫江閣”</p><p class="ql-block">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飽經(jīng)憂患,在湖南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兩年,最終病逝于湘江之上。</p><p class="ql-block"> 杜甫曾三寓長沙,寄居江閣,并在這個城市留下詩作50余首。</p> <p class="ql-block">詩圣杜甫</p> <p class="ql-block">“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杜甫與好友李龜年在長沙相逢后的詩句,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悠長的回味。</p> <p class="ql-block">“杜甫江閣”下,湘水茫茫。</p> <p class="ql-block">黃興廣場</p> <p class="ql-block"> “太平老街”,位于長沙城的核心地帶,包括一街十巷,街道全部由青石鋪就。</p> <p class="ql-block">戲臺</p> <p class="ql-block">賈誼故居正在維修</p> <p class="ql-block">許多老字號商鋪,保留了原有的模樣,見證了老街曾經(jīng)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 明清時耕地擴(kuò)大,特別是洞庭湖區(qū)的開發(fā),糧食產(chǎn)量劇增,使得湖南成為全國糧食的主要供應(yīng)地。乾隆年間出現(xiàn)了“湖南熟,天下足”的民諺。</p><p class="ql-block">老街糧倉</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上的長沙臭豆腐,被油炸得外酥里嫩,聞起來臭,吃起來香。</p> <p class="ql-block">湖南省博物館,從外面看不咋地,走入館內(nèi)建筑恢宏,館藏豐富。</p> <p class="ql-block"> 馬王堆漢墓于1972至1974年先后進(jìn)行了三次考古發(fā)掘,有了極為罕見的重要發(fā)現(xiàn)。當(dāng)年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做了詳細(xì)報道。</p> <p class="ql-block">“長沙丞相”銅印</p><p class="ql-block">這一枚精致的銅印,成為馬王堆2號墓主人利蒼身份的關(guān)鍵證據(jù)。</p> <p class="ql-block"> 馬王堆1號漢墓主人辛追夫人所穿的素紗禪衣,薄如蟬翼、輕若煙霧、重量僅49克,體現(xiàn)了漢代絲織工藝的超高水準(zhǔn)。</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內(nèi)人流滾滾,北京、陜西、江蘇等省的中學(xué)生,成群結(jié)隊。</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湘江兩岸高樓霓虹璀璨。</p> <p class="ql-block"> 燈光勾勒出城市的美麗輪廓,與江面倒影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乘船夜游湘江,體驗“山水洲城”的夢幻與浪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