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碾過晨霧時,紫鵲界的梯田正裹著青灰色薄衫。兩千三百級石階像被風(fēng)吹皺的竹簡,層疊著鋪陳至天際線。春水未至的田壟間,秦人留下的排水暗渠仍在土里均勻呼吸,那些被歲月浸透的犁痕,比任何云海都更接近永恒。<br><br>邊城的渡船搖醒沉睡的酉水,艄公的竹篙點破三省交匯的晨光。青石碼頭晾著新染的藍印花布,恍若翠翠遺落的頭巾。在"一腳踏三省"的界碑前,我們輪流張開雙臂,任湘西的風(fēng)灌滿衣袖,把重慶的雨和貴州的云都攬入懷中。<br><br>芙蓉鎮(zhèn)的瀑布在暮色里蘇醒。八十處跌水撞碎黃昏,將吊腳樓的輪廓溶成流動的金箔。米豆腐的香氣從青瓦檐下溢出,與飛濺的水霧糾纏成絲。臨崖酒吧的駐唱歌手撥動琴弦,古老哭嫁歌混著電子音效,在瀑布轟鳴中發(fā)酵出奇異的和諧。<br><br>最后一站停在浦市的天主堂前,哥特式尖頂刺破層層封火墻。老同學(xué)說得沒錯,這座"小南京"確如末代貴婦——青苔爬滿雕花門樓,羅馬柱旁晾曬著苗家酸魚,法國傳教士栽的葡萄藤,如今正為土家族新娘的銀冠結(jié)出紫珠。我們在萬壽宮頹圮的戲臺下喝茶,看穿枓拱間的夕照為百年商號鍍上最后金邊。<br><br>歸程的盤山公路上,后視鏡里盛滿整個湘西的剪影:梯田是凝固的浪,邊城是水墨的痣,瀑布是液態(tài)的星,而古鎮(zhèn),是時間窖藏的陳釀,在暮色里愈發(fā)醇厚。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婁底祡鵲界古梯田</p> 紫鵲界秦人梯田集云南哈尼梯田的大氣、廣西龍勝梯田的壯美等特色于一身,總面積近6萬畝,坡度在25-40度,層層疊疊于海拔500米-1100米之間,共400余級。 據(jù)考證,紫鵲界秦人梯田始于秦漢,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是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漁獵文化交融的歷史遺存。 <p class="ql-block">這里無山塘、水庫等明渠儲水系統(tǒng),全靠天然的自流水灌溉,四季常流不止。依靠森林植被、土壤、田埂綜合形成儲水保水系統(tǒng),憑借神奇獨特的基巖裂隙孔隙水水源,構(gòu) ↓天然自流灌溉工程。</p> <p class="ql-block">正龍古村位于湖南省新化縣水車鎮(zhèn)紫鵲界梯田風(fēng)景名勝區(qū)境內(nèi),是湖南省旅游特色名村。古村位于海拔800米的山坳內(nèi),高山有好水,常年溪水潺潺,山清水秀,村里面到處郁郁蔥蔥,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一片天然的集居、旅游、避暑、休閑于一體的世外桃源。</p> 古村位于海拔800米的山坳內(nèi),高山有好水,常年溪水潺潺,山清水秀,村里面到處郁郁蔥蔥,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一片天然的集居、旅游、避暑、休閑于一體的世外桃源。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古桃花源</p><p class="ql-block">新化古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zhèn)下團村。這里地處雪峰山脈中段,是渠江發(fā)源地,群山環(huán)抱、峽谷幽深、溪流潺潺。有清澈見底的溪流、大片的桃林,每到桃花盛開季節(jié),桃花拂面,落英繽紛,呈現(xiàn)出“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意境。</p> 此地曾是瑤人聚居地,大多姓奉,相傳為季昌后裔,雖在宋、明王朝逼迫下轉(zhuǎn)為漢族,但仍保留許多瑤族文化特質(zhì),如獨特的民俗風(fēng)情、傳統(tǒng)技藝等,村民熱情好客、民風(fēng)淳樸。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湘西邊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邊城鎮(zhèn)原名茶峒,2005年6月更名為邊城鎮(zhèn)?!安栳肌币辉~,在苗語中,“茶”代表漢族,“峒”代表盆地,即漢族、士家族人居住的地方:也有傳說與乾隆皇帝游江、當(dāng)?shù)氐摹安鑸@坪”及眾多山洞有關(guān)。</p> 邊城鎮(zhèn)是沈從文小說《邊城》的原型地,作為國家第一批特色小鎮(zhèn)、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保存了許多明清時期的建筑和民俗文化,如古老的城墻、城門、吊腳樓等,具有濃厚的歷史氛圍和民族特色。地處湘、渝、黔三省交界,西與貴州省松桃縣的迓駕鎮(zhèn)和重慶市秀山縣的洪安鎮(zhèn)接壤,北與重慶市秀山縣的峨蓉鄉(xiāng)隔河相望,為一腳踏三省之地。 黃永玉設(shè)計的翠翠雕像立在島上,還原了《邊城》中的場景, 是當(dāng)?shù)鬲毺氐慕煌üぞ撸慰涂梢曰?塊錢乘坐拉拉渡,從湖南來到重慶體驗一腳踏三省的奇妙感受。 有保存完好的古鎮(zhèn)城墻、太平開西征將士牌位、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宿營指揮所等歷史遺跡,還有“龍風(fēng)呈祥”“酉水回瀾”等八大景觀。 地處湘、渝、黔三省交界,西與貴州省松桃縣的迓駕鎮(zhèn)和重慶市秀山縣的洪安鎮(zhèn)接壤,北與重慶市秀山縣的峨蓉鄉(xiāng)隔河相望,為一腳踏三省之地。 <p class="ql-block">第四站:矮寨</p> 矮寨大橋:橫跨德夯大峽谷,主跨1176米,橋面距谷底355米,創(chuàng)下四項世界紀錄,被譽為“世界第一懸索橋”,橋面上有觀光通道,可欣賞峽谷風(fēng)光。 德夯大峽谷:苗語意為美麗的大峽谷,是中國地勢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爬升的臨界點,典型的石灰石峽谷地貌,被國際地質(zhì)界譽為“金釘子剖面”,谷內(nèi)有流沙瀑布,落差達216米,是全國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p class="ql-block">第五站:芙蓉鎮(zhè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芙蓉鎮(zhèn)原名王村,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西陽縣,治所在此。公元910年至968年,這里曾是土司王彭士愁的行宮所在地。2007年,正式更名為芙蓉鎮(zhèn)。</p> 芙蓉鎮(zhèn)大瀑布:高60米,寬40米,分兩級從懸崖傾瀉而下,聲響巨大,每逢春夏水漲,急流直下,飛虹映照,五彩繽紛,芙蓉鎮(zhèn)也因此被稱為“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zhèn)”。 吊腳樓: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屬于半干欄式建筑,一般依山或臨水而建,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系土家族、苗族、漢族雜居鎮(zhèn),土家族占總?cè)丝?0%以上,土家文化氛圍濃郁。 五里青石板梯子街:湖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石板街建筑,由25級大臺階,308級小臺階砌成,像長梯斜搭坡面,直至五里牌,兩邊是板門店鋪、土家吊腳樓。 <p class="ql-block">第六站:浦市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浦市古鎮(zhèn)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東南部,沅水中游西岸,是吉懷交的邊陲重鎮(zhèn)。早在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在這一帶征討“南蠻”:南宋中期正式確立軍事機構(gòu):明清之際成為重要軍事戰(zhàn)備要點和大湘西物資集散地。</p> 萬壽宮是典型的會館建筑,原為江西客商會館,三進庭院式,坐西朝東,兩側(cè)為四跌式馬頭墻,見證了古鎮(zhèn)昔日的商業(yè)繁榮。 古街巷:現(xiàn)存了條商貿(mào)街、45條巷弄,青石板路面,兩側(cè)店鋪林立,如李家巷、余家巷等,保留著濃厚的古樸韻味。 攝影/編輯 原鳴圓(高克華)<div>2025年5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