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康納提前一個學期完成了在高貴林的高中學業(yè),之后他回到波蒂奇拉普雷里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家人提供)</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i>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凱蘭(Kaylan)平時通常不會打開手機鈴聲,但2023年5月24日那晚,他在污水處理廠值班待命。最初電話響起時,他本以為聽到的是同事的電話鈴聲。然而,當他確信是自己的電話響鈴后,他拿起手機,電話那頭卻是一名自稱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的男子。他詢問康納·雷(Conor Rae)是否是凱蘭的兒子。得到確認后,警官告知他18歲的兒子已經(jīng)去世,但目前無法透露具體原因。他說會有人聯(lián)系他們解釋,隨后便掛斷了電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同一場瓦斯爆炸般猛烈,震驚、恐慌和恐懼瞬間席卷了卑詩省高貴林市(Coquitlam, B.C.)的這間公寓——凱蘭和妻子塔拉·雷(Tara Rae)及他們兩個年幼的孩子就住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常,康納會睡在走廊對面的房間。但他在提前一個學期完成12年級的學業(yè)后,去了家族聚居的波蒂奇拉普雷里(Portage la Prairie),在親戚家住一段時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拉和凱蘭難以置信地推測著各種可能。車禍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釋,但為什么警官不直接告訴他們呢?他們也想到了吸毒過量,但以他們對康納和他朋友的了解,這似乎不太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當時在谷歌搜索,比如,警察不愿告訴你的死亡原因可能有哪些?"塔拉說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拉抱著一線希望,祈禱這只是一場惡作劇的玩笑或是認錯了人。她一遍遍撥打兒子的手機。與此同時,凱蘭不斷回撥那位警官的電話,迫切追問詳情,但隨著通話次數(shù)的增加,警官逐漸失去耐心:"我說過了,會有人聯(lián)系你們。" </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Kaylan(右)和 Tara Rae 在卑詩省高貴林市的家庭客廳里。(Jesse Winter / Free Press)</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天清晨,凱蘭和塔拉帶著兩個孩子,驅(qū)車穿越三個省份,奔赴約2200公里外的波蒂奇(Portage)。他們輪流駕駛——當一人情緒崩潰無法繼續(xù)時,另一人就接過方向盤繼續(xù)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抵達波蒂奇后,通過親友拼湊出的信息,他們得知康納曾卷入一起警方事件。約七個小時之后,另一名男子來電。男子自稱來自曼尼托巴省獨立調(diào)查局(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Unit of Manitoba):康納被一名加拿大皇家騎警警官開槍擊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年過去了,塔拉和凱蘭至今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們那個性格溫和、喜歡宅家的兒子——癡迷《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總愛在廚房餐桌旁畫畫,從不讓父母操心,在學校也從不惹事,此前從未與警方有過任何交集——竟會命喪執(zhí)法人員的槍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們后來才得知,康納在吸食大麻后產(chǎn)生不良反應,并襲擊了自己的女友。這導致兩名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警員來到他們合住的公寓,最終康納在那里被槍擊身亡。</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2023年1月,時年17歲的康納·雷(Conor Rae)在佛羅里達迪士尼樂園與家人度假時的留影。五個月后的5月24日,他不幸離世。(家人提供) </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康納去世前,他們一家與執(zhí)法部門從無過節(jié)。他們有不少親友就是警察。至今他們?nèi)哉J為警察工作充滿挑戰(zhàn)且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康納的死以及隨后的調(diào)查——其中一名涉事警員在槍擊發(fā)生后立即離開該省,且六周內(nèi)未接受問詢——徹底動搖了他們的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盡管塔拉和凱蘭并未強求射殺康納的警員入獄,但獨立調(diào)查局(IIU)作出不予刑事起訴的決定時,這個消息仍如千鈞重錘般擊垮了他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們認為,該機構(gòu)關(guān)于康納之死的調(diào)查報告變相認可了這場悲劇——相當于給執(zhí)法人員槍擊一名正處于精神危機、體重僅160磅(約72.6公斤)的青少年的行為蓋上了合規(guī)的印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納案免于起訴的結(jié)果并不罕見。事實上,這已成為常態(tài)——不僅在曼尼托巴省,整個加拿大皆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成立十年的機構(gòu)歷史中——曼尼托巴省這個由民間主導的警察監(jiān)督組織IIU(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Unit)已完成23起警察致命槍擊案調(diào)查——僅有一次對涉案警員提出起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于如何防止類似死亡事件發(fā)生,這個問題被留給了法庭研訊。但據(jù)《自由新聞》此前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法官們往往選擇不對警方致命槍擊案件提出任何改進建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非營利組織"監(jiān)獄政策倡議"(Prison Policy Initiative)2020年的分析顯示,與其他富裕國家相比,加拿大的警察人均致命槍擊率竟高居第二,僅次于美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加拿大各地的警察槍擊率存在顯著差異。例如,一項2024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2017至2019年間,溫尼伯警察局(Winnipeg Police Service)的人均開槍次數(shù)是溫哥華市警隊的近12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自由新聞》的追蹤數(shù)據(jù),過去二十年間曼尼托巴省警方共造成40人遭槍擊身亡——其中超過半數(shù)案件發(fā)生在2020年之后。與康納情況類似,多數(shù)遇害者當時都處于某種心理健康危機狀態(tài)。但與白人身份的康納不同,這些遇害者中約半數(shù)為原住民。</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調(diào)查記者瑪莎·麥克勞德 (Marsha McLeod) 對波蒂奇拉普雷里 (Portage la Prairie) 一名青少年被警察槍殺的事件進行了深入調(diào)查。</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報道基于《自由新聞》歷時三個月的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對康納生前親友及相關(guān)專家的十余次深度訪談;獨立調(diào)查局關(guān)于其死亡案件的調(diào)查報告;IIU與加拿大皇家騎警的補充文件;以及法庭記錄等多項證據(j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雖然康納與警方對峙的過程沒有視頻記錄,但公寓內(nèi)一個動態(tài)感應的安保攝像頭捕捉到了部分畫面片段——《自由新聞》已審閱了這些影像資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由新聞》申請采訪獨立調(diào)查局代理民事主任的請求遭到了拒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周,《自由新聞》曾聯(lián)系加拿大皇家騎警尋求回應,但僅在本文發(fā)表前數(shù)小時收到一份官方聲明,該聲明僅回答了部分(而非全部)質(zhì)詢問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部分:混亂現(xiàn)場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納·威廉·雷(Conor William Rae)是塔拉和凱蘭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于2005年。他在祖父母和眾多親戚的陪伴下長大,家人們都居住在曼尼托巴省波蒂奇拉普雷里市(Portage la Prairie)及周邊地區(qū)。這座人口1.3萬的小城位于溫尼伯(Winnipeg)以西約85公里處,肥沃的土壤孕育了蓬勃發(fā)展的農(nóng)業(y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成長過程中,康納對一切都充滿熱情:游泳俱樂部、鐵人三項、踢拳道、橄欖球、藝術(shù)——青少年時期喜歡畫漫畫和上美術(shù)課——還有更宅的愛好,比如玩《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和《萬智牌》(Magic: The Gatherin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納12歲時,他們家搬到了卑詩省的高貴林市。在11年級時,他參加了一個戶外領(lǐng)導力課程——內(nèi)容包括野外露營、在伯拉德灣(Burrard Inlet)劃皮劃艇以及公眾演講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憑借這些額外學分,康納得以提前一個學期完成高中學業(yè)。2023年,他回到波蒂奇與親友團聚,且在當?shù)匾患覛堈铣扇酥行恼业揭环菔称窚蕚涞墓ぷ鳌?lt;/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塔拉·雷(Tara Rae)展示兒子康納(Conor)的童年畫作。(Jesse Winter / Free Press)</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原本充滿陽光。女友在康納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愛鬧騰的開心鬼,他總愛聊自己的兄弟姐妹,還會帶她在星空下散步。她管他叫“閃亮先生”(Mr. Shiny),因為他戴著閃閃發(fā)亮的牙套。他最喜歡在公寓里追著她跑,把她倒著抱起來,然后假裝惡狠狠地說:“打劫!快把零花錢都交出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3日晚,康納去參加了最好朋友"約翰"(John)家外的篝火晚會。出于隱私考慮,這位朋友要求《自由新聞》使用化名報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透過窗戶,約翰的父母看見這群高中生聚在后院里。距離他們12年級畢業(yè)只剩幾周時間,氣氛很歡快,因為第二天要上學,當晚現(xiàn)場沒有毒品或酒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11點30分左右,約翰和康納開車去7-Eleven便利店購買制作夾心餅干的材料。到達后,康納說要回家陪女友"艾爾"(Elle)——同樣為保護隱私而使用的化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納當時應該走過了那條橫貫波蒂奇市東西方向的鐵軌,那里每天都有多列長長的、涂滿涂鴉(graffiti )的列車經(jīng)過。</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波蒂奇拉普雷里第三街鐵路道口。(Mikaela MacKenzie / Free Press) </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還應該穿過了城北區(qū)——這個被視為更混亂、更貧困的區(qū)域——走向那棟深灰色的兩層公寓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家后,康納和女友一起吸食了大麻。艾爾有多年吸食經(jīng)驗,一直從同一個毒販處購買——因為她未達到合法購買年齡——而康納的經(jīng)驗則少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一天晚上他曾與艾爾一起吸過一次,但除此之外他都避而遠之,因為早先一次吸食后他出現(xiàn)嘔吐和妄想癥狀,反應很糟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康納幾乎立刻就咳嗽嘔吐起來。他還開始大笑,說著這樣的話:"哦,開始了,我是比利·盧米斯(Billy Loomis)。我要先殺了女友再自殺。"(比利·盧米斯是恐怖片《驚聲尖叫》中的反派角色,艾爾曾開玩笑說康納長得像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艾爾回憶道,康納突然起身將她抵在墻上掐住喉嚨。他的眼神完全空洞,"仿佛陷入了某種精神病狀態(tài)"。她認識的那個康納——那個"連傷害蒼蠅都會內(nèi)疚落淚"的男孩——已經(jīng)消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人扭打倒地后,康納仍死死掐著她的脖子。艾爾拼命用腳抵住他的胸口才得以掙脫。她僅穿著一件oversize白色T恤就逃出了公寓。一位鄰居收留了她,并立即撥打了911報警電話。 艾爾坦言報警時很掙扎——她不愿康納因此被捕,但更害怕他會自殺。她只希望能有人來確保他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拳腳相向與槍聲驟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名加拿大皇家騎警警員隨后被派往事發(fā)地點。在獨立調(diào)查局的報告中,開槍擊中康納的警員被稱為"涉事警員"(subject officer),另一名則被稱為"在場警員"(witness officer)。 在警員趕往黑茲爾灣公寓小區(qū)(Hazel Bay apartment complex)途中,調(diào)度員告知他們女性受害者正在鄰居家中。</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位于波蒂奇拉普雷里榛樹大道 534 號的公寓樓。(Mikaela MacKenzie / Free Press) </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警員抵達時,康納正站在二樓公寓的門廊上,嘴里說著"胡言亂語"。他將一個塑料垃圾桶朝樓梯下的警員扔去。據(jù)涉事警員事后陳述,當時康納并未持有任何武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艾爾稱那個廉價垃圾桶也就30元,當它被康納扔下樓時,警員被激怒了,他們沖上樓梯,涉事警員同時向康納發(fā)射了泰瑟電擊槍(Tase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之后康納逃進公寓客廳后被按倒在地。據(jù)警員描述,他激烈反抗并不斷踢打警員。 警員以拳腳還擊,在場警員事后向獨立調(diào)查局承認,他們當時認為"快要制服不了他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涉事警員當其時試圖用鎖喉技控制康納。混戰(zhàn)中,在場警員聲稱看見康納手握玻璃碎片,當即高喊:"有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搭檔隨即拔槍,喝令康納放下武器否則開槍。在場警員也連續(xù)兩次向康納發(fā)射泰瑟電擊槍。他陳述稱,當康納向他逼近時,自己試圖退向走廊卻失足跌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據(jù)兩名警員向獨立調(diào)查局的證詞稱,當康納繼續(xù)逼近時,涉事警員開槍擊中了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加拿大皇家騎警在聲明中強調(diào),溝通始終是處置各類情況的首選方式。但當警方不得不介入時,往往面臨"復雜多變、持續(xù)升級且高度緊張的局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聲明指出,康納向其中一名警員投擲"某物體"——即那個垃圾桶——并擊中了警員頭部。聲明強調(diào),在開槍前警員已先后嘗試口頭警告、泰瑟電擊和肢體制服等手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聲明稱"搏斗過程中,嫌疑人手握玻璃碎片,如同持刀般威脅警員",但獨立調(diào)查局報告中未具體說明康納持握玻璃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涉事警員非首次接受IIU調(diào)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雖然IIU依政策未公開警員身份,但康納的家人近日在其提起的民事訴訟中披露了兩人姓名:泰勒·胡格坎普(Tyler Hoogkamp)和杰登·吉爾(Jayden Gill)警員。不過訴訟文件未指明具體由哪位警員開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事實表明,這名少年的死亡并非胡格坎普首次牽涉獨立調(diào)查局案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康納遭槍擊的6個月前——即2022年11月,IIU就曾以兩項襲擊罪起訴胡格坎普,事緣當年早些時候的一起事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時一名嚴重醉酒女子被拘留在波蒂奇市加拿大皇家騎警分局的羈押室。該女子仰臥時,胡亂踢動的腳后跟擊中了胡格坎普大腿。 根據(jù)法官裁決書陳述,胡格坎普隨即用拳頭猛擊其面部,"導致她倒在血泊中不省人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名警員作證稱,那一拳落下時發(fā)出"咯嚓"的碎裂聲——類似他記憶中自己鼻梁斷裂的聲響。該女子后來在法庭上表示,自己感覺"像是被球棒毆打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項指控源于胡格坎普隨后推搡該女子的行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在2023年底開始的庭審中,胡格坎普提及半年前自己曾卷入一起警員開槍事件。"雖然談論此事很有壓力,但當時我作為兩名在場警員之一,遭遇了涉事者的致命攻擊,"他作證道,并稱自己身高6英尺1英寸(約1.85米)、原體重200磅(約90.7公斤),事后數(shù)月暴瘦約30磅(約13.6公斤)。</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2022年11月,即康納去世六個月前,IIU指控霍格坎普兩項襲擊罪名,源于當年早些時候發(fā)生的一起執(zhí)勤事件。(法庭文件)</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檢方聘請的武力使用專家作證稱,胡格坎普這一拳"嚴重、嚴重不成比例"。(辯方專家則認為擊打程度適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胡格坎普辯稱此舉是為制止該女子的"攻擊性行為",最終于去年春季獲判無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審法官帕特里克·沙利文(Patrick Sullivan)在判決書中特別聲明,該裁決不應被解讀為對使用此類武力的認可。大麻誘發(fā)精神障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納死后,他與艾爾吸食大麻的消息在波蒂奇市不脛而走。但并非所有人都接受這個簡單事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指責艾爾給康納吸食了"摻毒大麻"。她堅稱雖然知道這批大麻勁道很強,但絕對沒有混入其他物質(zhì)。與此同時,約翰和他父親不斷聽到"大麻不可能造成這種反應"之類的說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尸檢報告最終證實,康納死亡時體內(nèi)唯一檢測出的毒品成分是大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家庭醫(yī)學系加拿大研究講席教授丹尼爾·邁蘭博士(Dr. Daniel Myran)——其研究涵蓋2018年加拿大大麻合法化的健康影響——對"大麻相對無害"的普遍認知人們并不陌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位家庭醫(yī)生表示(其發(fā)言為泛指觀點,不針對康納個案):"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大麻的實際風險達到歷史峰值時,社會對其風險認知卻降至歷史冰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非常明確的證據(jù)表明——這一點毫無爭議——吸食大麻可能引發(fā)短暫的精神病發(fā)作,即大麻誘發(fā)型精神?。╟annabis-induced psychosis)。"他解釋道,這種狀態(tài)會導致"與現(xiàn)實完全脫節(jié),患者要么陷入嚴重妄想,要么產(chǎn)生幻覺——且完全喪失對虛幻狀態(tài)的認知能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邁蘭補充指出,如今市面上大麻的效力已是20年前的5至6倍,這顯著增加了誘發(fā)大麻精神病的風險。根據(jù)他參與撰寫的研究,2014至2021年間,安大略省因大麻精神病急診就醫(yī)的年增長率高達22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盡管由于缺乏官方診斷,我們無法確定康納是否罹患此類精神病,但可以明確的是,他當時確實經(jīng)歷了突發(fā)性現(xiàn)實感喪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最新研究表明,這種狀態(tài)很可能使他在遭遇警方時面臨更高的危險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首大學(Lakehead University)法學院助理教授羅賓·懷特黑德(Robin Whitehead)在2023年博士論文中發(fā)現(xiàn),2004至2014年間加拿大遭警察槍擊者中,20%當時正處于精神障礙發(fā)作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懷特黑德指出,這類人群對警方處置手段的反應往往異于常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舉例質(zhì)疑道:精神障礙患者能否真正辨識警察身份?他們隨手抓取物品作為武器,是否僅因恐懼使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推測實際情況可能是——不過公平地說,我尚無確鑿證據(jù)——這類人群往往更傾向于不服從警方明確指令,"她表示。"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甚至無法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喪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部分:事件余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艾爾當晚癱坐在鄰居家的沙發(fā)上,仍處于震驚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名警官過來詢問康納的身高和體重。當她試圖了解現(xiàn)場情況時,警員們卻回避了她的問題。也沒有醫(yī)護人員前來為她檢查傷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手機仍留在公寓里,警員們并未提供任何聯(lián)系方式。無論是艾爾,還是兩位鄰居,當時都未意識到他們聽到的"砰砰"聲其實是槍響。 當她告訴警官要離開時,對方表示必須做完筆錄才能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把我單獨帶到他停在街邊的警車后座,"艾爾回憶道,"在開始錄音前,我問他'康納還好嗎?是被拘留了嗎?'這時他才說:'很遺憾,康納已在現(xiàn)場身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她坐在車門大開的警車里接受詢問——警官全程居高臨下地站在她身旁。艾爾事后表示,這種問訊姿勢既不專業(yè)又令人恐懼。彼時的她徹夜未眠、孤立無援,身上仍只穿著逃出來時的那件oversizeT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針對當晚艾爾所受待遇的質(zhì)詢,加拿大皇家騎警在聲明中回應稱,其警員有責任全面調(diào)查每起求助事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判定是否提起指控。聲明補充強調(diào):"無論初始報警結(jié)果如何,警員都必須完成徹底調(diào)查才能結(jié)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該機構(gòu)表示,盡管警員們致力于確保家暴受害者獲得最高程度的"尊重與同情",但同時必須盡可能快速地收集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追蹤采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約翰一家也幾乎徹夜未眠。當加拿大皇家騎警警員告知塔拉和凱蘭他們的兒子康納的死訊后,塔拉立即致電約翰詢問情況,但他對此一無所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約翰因未能開車送康納回家而深感自責,最初以為康納遭遇了襲擊。清晨7點前,約翰的父親前往康納和艾爾的住所,發(fā)現(xiàn)建筑周圍已拉起警戒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小看著康納長大、視其如親子的約翰父親,同樣以為他遭到了襲擊?,F(xiàn)場值守的警員要求他去皇家騎警分局做筆錄,他隨即照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幾小時后,獨立調(diào)查局的兩名調(diào)查人員來到約翰家中進行問詢——他們當時已抵達案發(fā)現(xiàn)場。調(diào)查人員詢問青少年們前一晚是否曾服用任何藥物,約翰予以否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隨后,一通意外來電打破了平靜。一名加拿大皇家騎警警員要求約翰的父親帶他兒子去警局接受問話,但遭到嚴詞拒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當場在電話里崩潰了,因為他們一直說'我們必須立刻跟他談話,這非常重要'。而我堅持表示:'他剛失去最好的朋友,現(xiàn)在正在睡覺。我不會叫醒他。'"約翰父親回憶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來電者態(tài)度強硬。當約翰和母親當天晚些時候來到警局時,加拿大皇家騎警要求單獨詢問當時年僅17歲的約翰,被其母親拒絕。問詢中,警員再次追問青少年們是否吸毒。當約翰否認時,他們反問道:"你確定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冷靜回想,他們詢問我們的唯一合理解釋就是——為了包庇自己的同僚。這是唯一可能的原因,"約翰的父親與他現(xiàn)已19歲的兒子在接受聯(lián)合采訪時表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令我憤怒的是,他們對我兒子——這個根本不在現(xiàn)場的人——施加巨大壓力要求配合調(diào)查,而真正的唯一目擊者(指槍擊后未接受問詢就離開曼尼托巴省的涉事警員)卻逍遙法外,"他憤慨地補充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們用比對待警察更嚴苛的標準來審問未成年的我?!奔s翰說道。 約翰父親在采訪中突然插話補充:“我們并非要求警察接受更高標準——只需同等標準……(我兒子)展現(xiàn)出非凡的堅毅與沉著,竭盡全力配合調(diào)查,相比之下警方的表現(xiàn)實在相形見絀。我努力保持理智,但這真的很難?!?lt;/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在同日下午,獨立調(diào)查局的調(diào)查人員也對艾爾進行了問詢。在此之前,艾爾和家人一直以為康納是死于自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數(shù)月后的后續(xù)問詢中,調(diào)查人員向她展示了一張照片,內(nèi)容是警員聲稱康納當時手持的物品。艾爾認出那只是一個原本用來放鑰匙和小物件的玻璃碟的碎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個碟子在艾爾家中動態(tài)感應攝像頭于凌晨1點16分拍攝的照片中清晰可見。照片模糊的前景顯示一陣混亂動作——似乎是一名警員正在制服康納。而在背景處,那個碟子完好無損地放在客廳沙發(fā)旁的邊幾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一張照片的時間戳顯示為凌晨1點19分。畫面中約一半的視野被燈罩遮擋,但仍可看到已經(jīng)斷裂成兩截的沙發(fā),以及濺滿血跡的墻壁。在這兩張照片間隔的三分鐘里,康納遭到了槍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顯然當時有人注意到攝像頭,說了句'糟糕,有個攝像頭',然后他們就把它遮住了。等我回到公寓時,攝像頭電源已被徹底拔掉,"艾爾說道。</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艾爾家的壁爐架上安放了一臺運動感應監(jiān)控攝像頭,就在前門左側(cè),用來記錄客廳的景象。攝像頭里有一張照片,拍攝于凌晨1點19分,是在康納被殺后拍攝的。在一把紅色掃帚后面的墻上,可以看到他的血跡。</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獨立調(diào)查局一份列有艾爾公寓扣押物品的文件顯示,法證技術(shù)人員在現(xiàn)場回收了5枚彈殼和3枚使用過的子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次日進入公寓的艾爾清楚記得其中兩枚子彈的著彈點:第一枚擊中餐廳咖啡推車(廚房左側(cè)),第二枚穿過廚房擊中了洗碗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約翰父親單獨進入現(xiàn)場時,也確認了這兩處著彈點。他還發(fā)現(xiàn)了第三處彈道痕跡,但記不清是在廚房右側(cè)還是左側(cè)。據(jù)他描述,墻上(Drywall)的彈孔——他推測法醫(yī)團隊已在此處切割取彈——距離地面約12至18英寸(30-45厘米)。 在他看來,子彈似乎是自上而下射出的。艾爾的母親也確認了類似的著彈點,指出子彈都打在"膝蓋高度以下"的墻面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包括艾爾、她母親和約翰父親在內(nèi)的多位目擊者在查看公寓現(xiàn)場后,均表示這更加深了他們對警員行為的質(zhì)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們推測警員將康納逼向了通往臥室的走廊方向,認為他當時是在逃跑。子彈分散射中公寓多個不同區(qū)域,這讓他們懷疑有警員在胡亂開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他們質(zhì)疑:如果康納真意圖傷害警員,為何選擇拾起碎碟而非近在咫尺的廚房刀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的是一連串的錯誤判斷,而且一切都發(fā)生得太倉促,"約翰的父親說道,"雖然我只是事后諸葛亮,當時并不在場。但整件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似乎都出了問題。"他補充道:"就連那個所謂的'武器'也令人難以信服——它并非隨手可得,卻莫名其妙出現(xiàn)在他手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約翰的父親在網(wǎng)上找到了這對情侶位于古德爾花園(Goodale Gardens)公寓的平面圖。他指出,雖然這張圖不能完全準確反映他們的套房布局——比如他不得不翻轉(zhuǎn)圖像,且壁爐方位也不精確——但基本能呈現(xiàn)空間格局。圖中標為1號和3號的線條代表他確信記憶中有子彈擊中的墻面區(qū)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1號線,他在郵件中寫道:距離地面約12英寸(30厘米)處有一塊方形墻體(Drywall)被移除——可能是為取出彈頭。至于3號線,他指出子彈穿過廚房墻壁,在洗碗機門上有一個形狀明顯像子彈(側(cè)面輪廓)的凹痕(unmistakable bullet (side profile) shaped dent in the door of the dishwasher.)。而對于2a和2b號線,他表示對這些彈道"沒那么確定",主要是無法判定墻體被移除處究竟是一個還是兩個區(qū)域。紅色區(qū)域則是他根據(jù)大面積的血跡推斷康納中彈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場警員離開曼尼托巴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槍擊事件后,獨立調(diào)查局對警員的問詢進展緩慢。就連兩名后續(xù)抵達現(xiàn)場的加拿大皇家騎警成員,也拖延數(shù)周才接受問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康納中彈時在場的兩名警員中,涉事警員因可能涉及刑事犯罪而接受調(diào)查。他行使了沉默權(quán),拒絕配合獨立調(diào)查局問詢,不過最終提交了當晚的值勤記錄和一份書面聲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納父母表示,這些材料約兩個月后才被提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槍擊事件發(fā)生后,第二名警員立即申請病假離開了曼尼托巴省——獨立調(diào)查局當時就是這樣告知塔拉和凱蘭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幾周后,塔拉和凱蘭開始向本案IIU高級調(diào)查員羅恩·繆爾(Ron Muir)提出質(zhì)疑。"我們反復追問羅恩:'為什么?為什么允許他離開?'而他總是回答'其實并沒有允許',"凱蘭回憶道。據(jù)他們所述,IIU原計劃飛往該警員所在地進行問詢,但最終警員在7月4日返回接受問訊——此時距離康納遭槍擊已過去近6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曼尼托巴省警察服務法》相關(guān)規(guī)定,在場警員必須按獨立調(diào)查局指定的時間地點接受問詢——除非該機構(gòu)批準警監(jiān)提出的延期申請。但本案中IIU是否同意延期仍屬未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艾爾在母親、表姐和阿姨陪同下返回公寓時,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由兩名加拿大皇家騎警把守。 "我們問他們:'樓上情況很糟嗎?'對方回答:'沒想象中嚴重'。可等我親眼看見..."艾爾聲音顫抖,"那根本就是人間煉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說,她姨媽看到現(xiàn)場時幾乎要嘔吐,而她的表弟(或表姐)則情緒崩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這就像個笑話,我真的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所在的是城北區(qū)的緣故。”她這樣評價警察的反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談到警察的反應時她說:“對他們來說這就像個笑話,我真的認為這跟我們所在的城區(qū)有關(guān)系?!?lt;/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醫(yī)團隊告知艾爾一家需自費修補墻上被破開的洞。她最初還被拒絕獲得受害者服務,清理公寓墻壁血跡的工作只得由母親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來在繼父通過市長介入后,維修費用終獲承擔,艾爾也得以接受心理咨詢服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艾爾的母親回憶,女兒此后數(shù)周幾乎喪失正常生活能力,整整一年間都閉門不出,拒絕與任何人交流。 艾爾還不得不面對一些人將她視為害死康納兇手的指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鎮(zhèn)上人人都認識康納,都知道他是個完美的男孩。所以事件曝光后,矛頭就轉(zhuǎn)向了我……(人們說)'這絕不可能發(fā)生,他絕不會那么做'——其實我也一直這么說,"現(xiàn)年20歲、已搬離波蒂奇的艾爾哽咽道,"他本是個璀璨奪目的人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更詳細的內(nèi)容,以及隨后發(fā)生的變化,警方是否坦承出錯?驗尸報告隱瞞了什么?康納父母如何在維權(quán)路上抗爭,請點擊以下鏈接,進入本人微信公眾號“東西鏡像”,閱讀文章余下更驚心動魄的三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ojfPo6qb2wnuOv3eAyX7Q" target="_blank">https://mp.weixin.qq.com/s/uojfPo6qb2wnuOv3eAyX7Q</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三部分:難解的疑團</b></p><p class="ql-block"><b> IIU拒絕媒體質(zhì)</b></p><p class="ql-block"><b> 問詢延誤構(gòu)成"重大阻礙”</b></p><p class="ql-block"><b> “他們立刻就察覺不對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四部分:致命遭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五部分:心碎之殤</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