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朋友通過公眾號文章了解到我的病情,都不愿意相信,說你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完全感受不到是一個重癥的病人,心態(tài)超級好,充滿了正能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當命運的風暴將尿毒癥這個沉重的診斷書擲向我時,最初的那段時間,“為什么是我”的質問在心底無數(shù)次升起,如同困獸在牢籠中絕望的嘶吼。那時的我,沉溺在痛苦與怨懟里,仿佛被黑暗徹底吞噬,看不到一絲光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連續(xù)半個月把自己鎖在臥室,除了吃飯,上廁所,我和我媽,我女兒都不溝通。我怕我一說話就會哭,怕我的情緒讓他們也傷心。最讓我想不通的是我從不熬夜,飲食規(guī)律,這些年聽人家說吃什么對身體好就去買什么來吃!我也迷信‘忌口=健康’,直到發(fā)現(xiàn)免疫力崩塌,才質問為什么我的身體還是成了這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來去醫(yī)院復查,醫(yī)生也看出了我的狀態(tài)不對,說到:“你知道嗎?很多患者前三個月都像你這樣,但后來有人開始學插花,有人考了心理咨詢師。這有個接受的過程的,你也不用太焦慮,現(xiàn)在醫(yī)學越來越發(fā)達了,條件允許我們就登記換腎,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條件不允許,即使是透析,活30年40年的也大有人在”,而且“養(yǎng)生先養(yǎng)心,治病先治念”,你心態(tài)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啊,除了哭泣和質問之外,我還可以選擇行動,選擇改變。那一刻我也有了更真切的體悟。原來真正的療愈,始于與這不完美的自己和解,當我不再抗拒命運的安排,而是嘗試從這場磨難中汲取力量,病痛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我甚至感覺自己已經戰(zhàn)勝了一半的病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與疾病抗爭的日子里,我也深刻反思著自己的言行。曾經,我像許多人一樣,對外人笑臉相迎,把所有的耐心與善意都給了陌生人,卻將最尖銳的話語、最暴躁的脾氣留給了最親近的家人。每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話語,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著他們的心,也在無形中傷害著珍貴的親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記得有一次,早上剛剛起床從臥室出來,我媽立馬從客廳的沙發(fā)上快步走到我面前,問我,你喜歡吃什么,我去給你做。我也不知道哪來的火氣,沖口而出,你看你的電視,不要你管。媽媽像犯錯的孩子頓時不知所措。如今想來,那些負面言語不過是內心脆弱與焦慮的投射,而我當時卻渾然不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來我漸漸明白,言行是心念的鏡子,從中能清晰照見自己的修養(yǎng)與境界。過去,我總是習慣盯著他人的瑕疵,對自己的問題卻視而不見。隨意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在他人心中埋下傷害的種子。后來接觸了傳統(tǒng)文化,才開始慢慢明白,只有直面自己言行中的問題,不回避、不辯解,才能拔除那些刺痛他人的鋒芒。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調整說話的語氣,改變待人的態(tài)度,咽下那些傷人的話,去做正確的事,這才是成年人應有的修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回想當時自己對我媽的態(tài)度,當時剛起床身體還沒感覺到餓,而我媽已經起來至少有一個小時了,她可能就是等著我起床吃飯。還有當時發(fā)火就是感覺即使弄吃的還不是那幾樣東西,好像我說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似的,所以有火氣。后來每當我媽說話我想發(fā)火的時候,就提醒自己深呼吸3秒,然后再說話,這樣說出來的話就隨和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尿毒癥這場疾病,于我而言,不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更是促使我成長的契機。它讓我學會定期審視自己,我通過寫日記,找到了情緒發(fā)泄的出口,敢于講出來,敢于寫出來,就是和自己和解的第一步,通過抄寫經典,不是壓抑情感,而是讓內心更加穩(wěn)定,更加寧靜,發(fā)現(xiàn)問題也不再回避,察覺隱患不再拖延,療愈傷痛不再依賴他人。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變得通達透徹,即便身處病痛之中,也能活得越來越自在坦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生如行路,摔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后不知為何摔倒。曾經,我也總是盯著別人的缺點,而如今,在與疾病的抗爭中,我終于明白,真正的成熟,是能像醫(yī)生診斷病人一樣,冷靜地審視自己。尿毒癥雖然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但也讓我有了重新認識自己、重塑人生的機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我在書桌前掛了一幅自創(chuàng)的書法——王陽明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蛟S某天,我也能帶著這份澄明,去照亮另一顆困在黑暗中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