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凌晨三點五十一分的地燈在墻上投下樹影的紋路,像極了母親深夜手打毛衣的織針交錯的光斑。我的眼睛有些模糊,用手輕柔了一下,是濕潤的,用手再去摸一下枕巾,有一大片是濕的,我是被自己哭醒的,又夢見了我的媽媽,今天是五月初一,再有四天就是五月端午,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連做夢都會想念媽媽。失去母親那一年,我28歲,如今45歲,整整17年的時間,我打開記憶的盒子,從床上坐起來移到了床邊,不知何時,眼淚又流了下來,掛在嘴角時,咸咸的,或許那不僅僅是淚水的味道,更是思念的味道,咸香亦咸苦,媽媽的母愛是香的,可離開媽媽的日子,也有苦。眼淚的溫度,讓我觸到了母愛的溫度,母親雖早已不在身邊,我卻一刻都未停止對她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呆坐在床邊,長出一口氣,一聲嘆息劃過夜的寂靜,眼眶又紅了,思念的潮水涌來,怎么能阻擋,怎么會不想念母親。可你知道嗎?想念是空的,腦海中只留下媽媽遺像中微笑的模樣,而所有與媽媽相處28年的歲月也成了腦海中成像的照片回憶,記憶在腦溝深處煅燒成琉璃,每當粽香滲入額葉溝回,記憶中的灶火就會在神經(jīng)元突觸間復燃。28年的母女互動在大腦皮層形成密集的神經(jīng)回路,這種生理性存在超越了物理時空,所以會在夢中出現(xiàn)媽媽的身影,借用在夢中的母愛溫情場景讓我釋懷在現(xiàn)實中失去母親的痛苦。何時一句別離,竟相隔天地,何時喊一聲媽媽?再已無人應,母女緣,相處一世竟然沒有30年,來世再續(xù),可好。</p><p class="ql-block"> 50年,媽媽在她50歲時離開了我們,我只參與了她28年的生活,也是我與她在一起的日子,那該死的記憶在回憶中沉睡著,卻又像是活躍著,遺傳密碼在血脈里寫下隱秘的契約,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滴滴點點,都有著媽媽的印記,生活的智慧,一定是遺傳了媽媽,才能讓我也擁有一個有愛的家庭,有愛家的丈夫,有懂事的兒子。我做飯的手法,也是照著媽媽的樣子,一點點學起來,終有一天,嘗到了媽媽的味道,我笑了,也哭了,媽媽給我的家,溫馨且有力量,這么多年,我終于明白,有些愛,陪伴我的,是一輩子。</p><p class="ql-block"> 每當節(jié)令的風吹過,吹奏出的仍是當年媽媽在鍋灶臺哼過的小調(diào)。我的冰箱冷凍層里,躺著三十枚漿水糯米粽子,每一個棱角都復刻著媽媽教我的三十度角,冰霜卻在凌晨三點化作了睫毛上的淚珠。</p><p class="ql-block"> 端午節(jié)要到了,媽媽,我吃的是自己包的粽子,是你教給我的方法,好想回到小時候包粽子的場面,我笨笨的小手,始終包不了一個完整的粽子,可是,您從未勸阻我,什么樣的粽子都可以,都被您認可,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我,那個可以自己做主,可以自己開心,活得真實的我,所以,媽媽,您教會我的,是人生可以不圓滿,但要活的有溫度。蘆葦?shù)难揪驮撾S風搖擺,露珠從不需要標準的圓。我愛你媽媽,永遠永遠。這就是想起媽媽,為什么有止不住的淚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