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盛世修文 山河長安”第十一屆花樣少年語言藝術展演(初賽)暨春之聲語言班學員個人才藝展于5月24日在重慶市九龍坡區(qū)圖書館圓滿落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活動由重慶春之聲藝教集團主辦,吸引楊家坪校區(qū)和盤龍校區(qū)共160余名3周歲至18周歲的青少年選手登臺競技。從稚嫩童聲的童謠吟誦到鏗鏘有力的少年演講,從詼諧幽默的相聲表演到深情款款的文學朗誦,選手們以多元語言形式展現(xiàn)中華文化魅力,現(xiàn)場掌聲如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作為活動特邀評委,我全程見證了選手們的精彩表現(xiàn),并在賽后對作品的藝術性、創(chuàng)新性及文化內涵進行了綜合點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權威引領:十年深耕語言藝術教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花樣少年語言藝術展演自2015年由中國傳媒大學啟航,歷經十載積淀,已成為全國青少年語言藝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品牌活動之一。本屆展演由鳳凰教育主管,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指導,傳大鳳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秉承“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彰顯民族語言魅力”的宗旨,致力于為3至18周歲青少年搭建高質量的語言藝術展示平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展演專家評審團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權威機構的學者、資深主持人組成,以“權威性、專業(yè)性”為核心,確保評審嚴謹科學。作為這次春之聲語言班學員個人才藝展(初賽)評委的我,在點評中特別強調:“從3歲幼兒的童趣表達到18歲少年的思想深度,展演不僅呈現(xiàn)了語言藝術的階梯式成長,更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在新生代中的鮮活生命力?!?l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以文化為魂:全齡段選手共繪語言畫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本屆展演以“盛世修文 山河長安”為主題,呼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時代命題?;顒蝇F(xiàn)場,不同年齡段的選手各展所長:幼齡組孩子以清脆童聲演繹《寓言故事》《熊媽媽請客》,萌態(tài)中傳遞文化啟蒙;少年組則通過《少年中國說》《功勛鄧稼先》等作品,將歷史厚重感與青春朝氣巧妙融合。一對女選手演繹的精彩相聲贏得滿堂喝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重慶春之聲藝教集團負責人表示:“年齡跨度從3歲到18歲的設計,讓展演成為觀察青少年語言素養(yǎng)成長的窗口。我們期待通過不同年齡段同臺,激發(fā)代際間的文化共鳴?!?l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賽制升級:一天展演見證才華綻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在24日全天緊湊的賽程中,選手們分個人組與組合組展開角逐。個人作品限時3分鐘,組合作品限時5分鐘,考驗語言凝練能力與團隊協(xié)作水平。參賽作品涵蓋故事演講、繪本描述、單口秀、節(jié)目主持等多種形式,題材從家國情懷到校園生活,從經典文學到社會熱點,充分體現(xiàn)青少年視角的多樣性與創(chuàng)造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作為評委,我在點評中特別指出:“低齡選手的舞臺表現(xiàn)力令人驚喜,例如5歲選手用肢體語言輔助講述成語故事,生動詮釋了‘聲形合一’的藝術理念;而青少年組在即興評述環(huán)節(jié)展現(xiàn)的思辨能力,則體現(xiàn)了語言藝術與核心素養(yǎng)的深度融合。”活動現(xiàn)場,一位母親感慨:“孩子為3分鐘的朗誦練習了上百遍,這種專注與熱愛比獎項更珍貴?!?l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全國聯(lián)動:從山城到古都,文化薪火相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據組委會介紹,本屆展演全國報名通道將持續(xù)開放至2025年6月9日。重慶市總展演將于2025年7月16日至18日舉行,全國總展演則于8月1日至5日落地西安國際會展中心。屆時,從春之聲語言班學員個人才藝展中脫穎而出的選手,將參加重慶初賽,晉級后的選手將與全國30余省市優(yōu)秀青少年共聚西安,以語言藝術對話千年文明,開啟“山河長安”的文化溯源之旅。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以賽促學:掌聲背后的成長力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全天展演結束后,組委會依據選手表現(xiàn)頒發(fā)“花樣金星”和“花樣新星”獎項。值得關注的是,許多小選手依然獲得評委的針對性指導。我在總結點評中提出:“語言藝術不僅是技巧的比拼,更是情感與文化的載體。今天的掌聲既是對出色者的鼓勵,也是對每位勇敢登臺者的致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數(shù)據顯示,歷屆參賽選手在文學素養(yǎng)、邏輯表達等領域的提升率達92%,部分優(yōu)秀學員已進入省級媒體擔任青少節(jié)目主持人。一位連續(xù)三年參賽的選手家長表示:“孩子從怯場到自信控場,從模仿到自主創(chuàng)作,展演見證了他的蛻變?!?l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結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這場持續(xù)7小時的語言藝術盛宴暫告段落。160余名選手用聲音雕刻文化記憶,用表達傳遞時代新聲。作為評委與觀察者,我深切感受到:從3歲孩童的懵懂開蒙到18歲少年的擲地有聲,花樣少年展演正以語言為舟,載著文化傳承的星火駛向未來。而今日山城的掌聲,必將匯入八月西安的江河,在“盛世修文”的旗幟下,激蕩出中華文化復興的壯闊波瀾。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附:活動信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全國總展演時間:2025年8月1日—5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全國總展演地點:西安國際會展中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評委陣容:涵蓋央廣資深主持人、高校語言藝術教授及業(yè)界專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媒體支持:新華網、鳳凰衛(wèi)視、中國教育電視臺等30余家權威媒體全程報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重慶市總展演時間:2025年7月16日—7月1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重慶總展演地點:(待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作者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筆者王渝生,曾兩進中傳:1985年參加廣電部在北廣(現(xiàn)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的全國部分省區(qū)市播音主持人研修班;1986年就讀于北廣(現(xiàn)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作為本次活動評委,筆者深刻體會到青少年語言藝術教育需兼顧“技”與“道”:既要夯實發(fā)音、節(jié)奏等基本功,更需引導孩子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基因。建議家長以展演為契機,將語言訓練融入日常文化浸潤,方能培養(yǎng)出“腹有詩書,語動四方”的新時代文化使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攝影/撰稿/編輯:王渝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鳴謝:重慶春之聲藝教集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美篇發(fā)布于2025年5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