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芒市,我們的行程包括游覽勐煥大金塔、勐煥銀塔、傣族古鎮(zhèn)以及周邊隨拍。</p><p class="ql-block"> 我們首先游覽了金銀雙塔。</p><p class="ql-block"> 勐煥大金塔位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東南部孔雀湖畔雷崖讓山頂,海拔1079.6米。</p><p class="ql-block"> 塔高76米,底寬50米,八角四面三層空心,占地面積35畝,建筑面積3757平方米,是中國第一金佛塔、亞洲第一空心佛塔。</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原雷崖讓山佛塔毀于1942年抗戰(zhàn)時期,芒市市區(qū)的勐煥大金塔毀于1966年,之后政府決定將兩塔合一重建,2004年6月30日破土動工,2007年5月1日主體工程竣工,并舉行了開光加冕大典。</p><p class="ql-block"> 勐煥大金塔屬南亞傣王宮的建筑風格,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這個造像名為“不聽、不看、不說”。</p> <p class="ql-block"> 佛教象征:在傣族文化中,金塔是神圣的象征,代表著光明與希望。傳說釋迦牟尼生前轉(zhuǎn)世為金雞阿巒時曾生活于此,佛涅槃后數(shù)百年,佛教弟子“召罕大”為傳播佛祖教義親臨此山修煉。</p><p class="ql-block"> 勐煥大金塔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是他們祈求平安、幸福與富足的地方,承載著傣族人民的信仰與希望,見證了芒市的歷史變遷。</p><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前往游覽勐煥銀塔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勐煥銀塔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城東南雷崖讓山之上,與勐煥大金塔相隔不遠,分立兩個山頭,遙相呼應。</p><p class="ql-block"> 勐煥銀塔高66米、直徑46米,占地面積約120畝,塔身由80個小塔構成。</p><p class="ql-block"> 勐煥銀塔的歷史與建設:始建時間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南詔時期,現(xiàn)存的勐煥銀塔于2010年開始建造,2012年封頂,2019年4月正式向游客開放。</p><p class="ql-block"> 風格設計:整體建筑以純白色為基調(diào),建筑風格受泰國佛教建筑影響,又融合了傣族、漢族等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呈逐級收縮上升的金字塔狀,極富對稱韻律。</p><p class="ql-block"> 在傣族文化里,銀白象征著純潔、權力和財富,是傣族人民宗教信仰的重要寄托,銀塔內(nèi)供奉的佛像和舍利子,使其成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重要圣地,承載著傣族人民對佛教的虔誠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勐煥銀塔景區(qū)還有許多其它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 午餐過后,我們先去看了一個“樹包塔”的奇觀。</p><p class="ql-block"> 樹包塔位于芒市步行街中段。此塔已有200多年歷史,因建在昔日的姐列寨,故傣語稱“廣母姐列”,譯成漢語即“鐵城塔”。</p><p class="ql-block"> 樹包塔,塔高10余米,樹高數(shù)十米,塔頂著樹,樹包著塔,頂上枝葉蔥蘢,腳下佛塔生輝,堪稱塔中絕景。</p><p class="ql-block"> “鐵城塔”始建于18世紀中葉,是芒市第十五世土司放作藩就職期間(1741——1770)為了紀念一場打勝的戰(zhàn)爭而建。</p><p class="ql-block"> 乾隆三十三年(1768),清軍凱旋畹町。因此建塔時間應為1769年左右。十九世土司放承恩就職期間(1826——1849)為求子而重修此塔。</p><p class="ql-block"> 此塔系磚石結構,塔座呈八角狀,塔身為串珠形圓錐體,高約十余米。之后姐列寨又毀于戰(zhàn)亂,居民外逃不歸,佛塔無人管理。約百余年前,塔縫中長了一株榕樹,幾度風雨,盤根錯結的樹根逐漸將塔纏繞包裹,形成了今日樹包塔奇觀。</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前往游覽芒市傣族古鎮(zhèn),邂逅別樣的西南風情。</p><p class="ql-block"> 傣族古鎮(zhèn)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云南省旅游休閑街區(qū)。</p><p class="ql-block"> 剛到古鎮(zhèn),那宏偉壯觀的“黎明之門”便映入眼簾,瞬間將我拉進傣族的神秘世界。這座巍峨的門樓,是古鎮(zhèn)的標志性建筑,高達32米的塔尖直插云霄,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相傳,釋迦牟尼到芒市傳教時,天剛破曉,金雞啼鳴,于是芒市得名“勐煥”,意為“黎明” ,“黎明之門”也由此而來,它以包容之姿迎接著八方來客。</p> <p class="ql-block"> 走進古鎮(zhèn),宛如踏入了一個傣族建筑藝術的殿堂。一幢幢傣式吊腳樓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灰瓦木檐古樸典雅,精美的雕花窗欞在陽光輕撫下,投下斑駁的光影。街邊的建筑色彩明艷動人,大象與孔雀的造型隨處可見,這兩種在傣族文化里象征吉祥與美好的動物,讓整個古鎮(zhèn)都洋溢著濃郁的民族風情。</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街上閑逛,看到一個賣花的攤檔,那里賣的花不是一般的花,而是我從未見過的石斛花。石斛花一盆一盆的,開得非常漂亮,讓我們大開眼界。</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們在一間名為“孔雀宮”的餐廳用餐,吃的是那里的特色餐。</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我們乘車到達芒市下榻的酒店稍事休息,然后前往中緬友誼廣場欣賞那里的特色民族廣場舞。</p><p class="ql-block"> 跳廣場舞的人數(shù)非常多,前面是統(tǒng)一著裝的隊伍,他們男女分隊,動作整齊劃一,場面宏大,給我們一種美和震撼交集的感受。在他們的后面,還有許多的廣場舞愛好者,跟著他們的舞步,模仿著他們的動作,也跳得非常歡快。</p> <p class="ql-block"> 這真是一種視覺的盛宴和享受。 </p><p class="ql-block"> 被這種盛大而熱鬧的場面所感染,跳舞藝術細胞為零的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廣場舞大軍,過了把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飛機是第二天中午,在芒市的整個上午自由活動,我們又到中緬友誼廣場及周邊觀景和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午飯后,我們前往德宏機場,乘坐班機返回成都,結束了愉快的滇西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