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紅喉歌鴝,又名紅點頦、野鴝,是眾多林鳥中備受鳥類攝影愛好者青睞的一抹靈動之美。在一年多的拍鳥歷程中,我常聽攝友們贊嘆紅點頦與藍點頦的美麗。今年5月中旬,在大同御河生態(tài)園尋鳥拍攝時,我有幸邂逅了身披純橄欖褐色羽毛“外套”,脖子上戴著亮麗“紅領巾”的紅點頦。在激動之余,我用相機記錄下了它那迷人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紅喉歌鴝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譽為籠中“君子”。自古至今,它在中國四大名鳥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珍貴的鳴鳥。它生性桀驁不馴,爭強好勝,對自己的鳴聲充滿自信,常用高亢嘹亮、美妙多變的鳴唱求偶并宣示領地。一方面,紅點頦有白天休息、晚上活動的遷徙習性;另一方面,可能因其羽毛艷麗、鳴唱動聽,它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少見。然而,這次在生態(tài)園的拍攝之旅中,我幸運地拍到了心心念念的紅點頦及其千姿百態(tài)。</p> <p class="ql-block">紅喉歌鴝與藍喉歌鴝、藍歌鴝并稱為歌鴝三姐妹,同為中國名貴籠鳥。中國四大名鳥包括百靈、畫眉、繡眼和點頦。點頦鳥分為紅點頦與藍點頦(即紅喉歌鴝與藍喉歌鴝),主要區(qū)別在于頦部的顏色。紅點頦擅長模仿飛鳥的聲音,而藍點頦則擅長模仿昆蟲的鳴叫,兩者的叫聲都極為悅耳動聽。這些名貴鳥類不僅因其美麗的外觀和悅耳的鳴聲而備受喜愛,還因其叫聲多樣、能模仿多種聲音而在籠養(yǎng)觀賞鳥中占據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紅點頦雄鳥羽色艷麗,且善于鳴叫,通常在晨昏至夜晚鳴唱。其鳴聲多韻婉轉,細柔美妙,令人陶醉。繁殖期為5月至7月,繁殖期間發(fā)出多韻而悅耳的鳴聲,常在清晨、黃昏乃至月夜歌唱。孵化期約為14天,雛鳥為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雛鳥在巢期約為13天。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6年。</p> <p class="ql-block">紅點頦屬遷徙性鳥類,夏季在中國最北邊繁殖,秋末遷徙至中國最南邊越冬。雄鳥羽色艷麗,且善于鳴叫,通常在晨昏至夜晚鳴唱,其鳴聲多韻婉轉,細柔美妙,令人陶醉。它善于模仿昆蟲、蟋蟀、油葫蘆、金鈴子、金鐘子的鳴叫,尤其是在發(fā)情期,其鳴聲更為悅耳。</p> <p class="ql-block">紅點頦每年春秋兩次遷徙。遷徙時寂靜無聲,不易被人察覺。紅藍點頦均在夜間依靠星象及磁場導航遷徙,白天休息。在春季,它們由冬季棲息地返回出生地繁殖。</p> <p class="ql-block">紅點頦鳥生性膽小,因此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次數并不多。然而,它優(yōu)雅的外形與委婉動聽的歌聲深得鳥類攝影愛好者的喜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