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全文附后)</p> <p class="ql-block">上海是一個吸引人們創(chuàng)業(yè)和尋夢的地方,上海也是一個感恩和標志英雄的城市。說到上海,起碼要知道三個歷史人物。哦,絕不是指民國時期上海灘上的江湖大佬,他們是歷史上建設(shè)和成就上海的創(chuàng)世紀英雄。</p> <p class="ql-block">黃浦江 春申君 上海簡稱“申”</p><p class="ql-block">春申君黃歇(?~前238)。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魏考列王時期任相,改封吳地,也就是今天的上海、蘇州一帶,他主持疏浚東江、婁江、吳淞江“三江”,開鑿黃歇浦,現(xiàn)在稱黃浦江,改良土壤、興修水利,奠定了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基礎(chǔ)。其治水以疏導(dǎo)為主,綜合航道、灌溉、漁獵等諸項功能,被后人尊為“治水圣手”,上海簡稱“申”便是紀念。</p> <p class="ql-block">徐家匯 匯通西學(xué)</p><p class="ql-block">徐光啟(1562-1633)萬歷進士,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著名政治家、科學(xué)家、天文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水利專家、測繪專家、農(nóng)藝師。他倡導(dǎo)“欲求超勝,必先會通”,</p><p class="ql-block">徐光啟出生于上海法華匯(現(xiàn)徐家匯)九間樓,1603年受洗入天主教,教名“保祿”,積極推動學(xué)習借鑒歐洲科學(xué)。</p> <p class="ql-block">自其逝世后,家族世代聚居于此守墓,形成村落“徐家厙”,后經(jīng)發(fā)展,世稱“徐家灣”,清乾隆年間定名“徐家匯”。??</p><p class="ql-block">該地位于肇嘉浜、蒲匯塘、法華涇三水交匯處(亦有文獻稱李漎涇替代法華涇),“匯”字既指水系交匯,也象征交通樞紐地位。??在上海是人居適宜、交通便利、經(jīng)濟潤沃、文化生榮的代名詞。</p> <p class="ql-block">陸家嘴 吳郡陸遜封侯地</p><p class="ql-block">江河水流遇到大的山包石丘會發(fā)生回流曲折,這個突出的山石俗稱嘴石,比如黃河有石嘴山,黃浦江的這個“嘴”地,三國時,吳輔國將軍、大都督陸遜,領(lǐng)陸家在這里世居生榮。其時,此地稱華亭。</p> <p class="ql-block">東漢末年,刀兵四起,吳郡陸氏,世家大族,簪纓之家,奮起者百余,卷入紛爭,零落過半。年幼者避地華亭,由陸遜“代為綱紀門戶”。</p><p class="ql-block">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呂蒙襲取荊州獲勝,封華亭侯,此時,華亭是上海松江一帶的亭制行政區(qū)域,華亭是上海最早的政治名稱。陸家在此開枝散葉,人才輩出,福祚綿長。是故,后世稱此地為陸家嘴。</p> <p class="ql-block">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p><p class="ql-block">陸遜出身江東大族吳郡陸氏。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quán)幕府,娶孫策次女為妻。成為吳國股肱,參贊軍機,運籌政務(wù)。</p> <p class="ql-block">繼荊州之戰(zhàn)后,累有功勛。黃武元年(222年),蜀漢皇帝劉備大舉征吳,陸遜受命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zhàn)中火燒連營,破蜀漢軍四十余營。戰(zhàn)后加拜輔國將軍,領(lǐng)荊州牧,改封江陵侯。黃武七年(228年),又于石亭之戰(zhàn)大敗魏揚州牧曹休大軍。黃龍元年(229年),孫權(quán)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輔佐太子孫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烏七年(244年),升任丞相、總領(lǐng)三公事務(wù),領(lǐng)武昌事。在“二宮之爭”中,他被卷入孫權(quán)父子相爭中。因親屬多支持太子孫和,陸遜屢受孫權(quán)責備,最終在赤烏八年,憂憤而死(一說自縊),終年六十三歲。孫休時被追賜謚號為“昭”。</p> <p class="ql-block">陸遜文武兼?zhèn)?,追隨孫權(quán)四十余年,統(tǒng)領(lǐng)吳國軍政二十余年。其為人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孫權(quán)將他與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姜尚相提并論。</p><p class="ql-block">亂世無能臣,英雄空愚忠。吳國滅亡到曹魏敗落過程中,陸家許多人物被驅(qū)死殉葬了。入晉之后,陸遜的孫子陸機、陸云隱居華亭十余年,才學(xué)豐厚。后進入洛陽,世人稱“”二陸入洛,三張減價”,文采耀目,也才高遭嫉。受成都王司馬穎重用,卻又在與司馬乂的攻伐中內(nèi)卷兵敗,被司馬穎冤夷三族。</p> <p class="ql-block">陸氏家族在陸家嘴繁衍生息,發(fā)展壯大。陸抗、陸機、陸云、陸景、陸宴、陸玄等相繼耀眼于政治文化舞臺。雖因王朝興替,不斷有才俊毀沒,但后生脫穎,代有星宿。唐陸羽、陸贄、陸希聲、宋代陸九淵陸九齡兄弟,陸軫、陸珪、陸宲、陸游,明代翰林學(xué)士、大書法家陸深等世居此地,直至民國時期陸征祥、陸小曼等,政績星光。</p> <p class="ql-block">如今,上海的陸家嘴比華爾街更勝一籌,曾經(jīng)是陸氏家族生榮隆盛的本地如今是全球經(jīng)濟融合的高地。陸家嘴已經(jīng)是上海最靚麗的名片,也是世界最耀眼的明珠。想想當年陸遜在此興家柱國,難怪如今那么多青年才俊來上海創(chuàng)業(yè)報國!</p> <p class="ql-block">回望陸家嘴</p><p class="ql-block"> 云水禪心</p><p class="ql-block">上海是一個吸引人們創(chuàng)業(yè)和尋夢的地方,上海是一個感恩和標志英雄的城市。說到上海,起碼要知道三個歷史人物。哦,絕不是指民國時期上海灘上的江湖大佬,他們是歷史上建設(shè)和成就上海的創(chuàng)世紀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黃浦江 春申君 上海簡稱“申”</p><p class="ql-block">春申君黃歇(?~前238)。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魏考列王時期任相,改封吳地,也就是今天的上海、蘇州一帶,他主持疏浚東江、婁江、吳淞江“三江”,開鑿黃歇浦,現(xiàn)在稱黃浦江,改良土壤、興修水利,奠定了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基礎(chǔ)。其治水以疏導(dǎo)為主,綜合航道、灌溉、漁獵等諸項功能,被后人尊為“治水圣手”,上海簡稱“申”便是紀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徐家匯 匯通西學(xué)</p><p class="ql-block">徐光啟(1562-1633)萬歷進士,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著名政治家、科學(xué)家、天文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水利專家、測繪專家、農(nóng)藝師。他倡導(dǎo)“欲求超勝,必先會通”,</p><p class="ql-block">徐光啟出生于上海法華匯(現(xiàn)徐家匯)九間樓,1603年受洗入天主教,教名“保祿”,積極推動學(xué)習借鑒歐洲科學(xué)。自其逝世后,家族世代聚居于此守墓,形成村落“徐家厙”,后經(jīng)發(fā)展,世稱“徐家灣”,清乾隆年間定名“徐家匯”。??</p><p class="ql-block">該地位于肇嘉浜、蒲匯塘、法華涇三水交匯處(亦有文獻稱李漎涇替代法華涇),“匯”字既指水系交匯,也象征交通樞紐地位。??在上海是人居適宜、交通便利、經(jīng)濟潤沃、文化生榮的代名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陸家嘴 吳郡陸遜封侯地</p><p class="ql-block">江河水流遇到大的山包石丘會發(fā)生回流曲折,這個突出的山石俗稱嘴石,比如黃河有石嘴山,黃浦江的這個“嘴”地,三國時,吳輔國將軍、大都督陸遜,領(lǐng)陸家在這里世居生榮。其時,此地稱華亭。</p><p class="ql-block">東漢末年,刀兵四起,吳郡陸氏,世家大族,簪纓之家,奮起者百余,卷入紛爭,零落過半。年幼者避地華亭,由陸遜“代為綱紀門戶”。</p><p class="ql-block">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呂蒙襲取荊州獲勝,封華亭侯,此時,華亭是上海松江一帶的亭制行政區(qū)域,華亭是上海最早的政治名稱。陸家在此開枝散葉,人才輩出,福祚綿長。是故,后世稱此地為陸家嘴。</p><p class="ql-block">繼荊州之戰(zhàn)后,累有功勛。黃武元年(222年),蜀漢皇帝劉備大舉征吳,陸遜受命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zhàn)中火燒連營,破蜀漢軍四十余營。戰(zhàn)后加拜輔國將軍,領(lǐng)荊州牧,改封江陵侯。黃武七年(228年),又于石亭之戰(zhàn)大敗魏揚州牧曹休大軍。黃龍元年(229年),孫權(quán)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輔佐太子孫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烏七年(244年),升任丞相、總領(lǐng)三公事務(wù),領(lǐng)武昌事。在“二宮之爭”中,他被卷入孫權(quán)父子相爭中。因親屬多支持太子孫和,陸遜屢受孫權(quán)責備,最終在赤烏八年,憂憤而死(一說自縊),終年六十三歲。孫休時被追賜謚號為“昭”。</p><p class="ql-block">陸遜文武兼?zhèn)?,追隨孫權(quán)四十余年,統(tǒng)領(lǐng)吳國軍政二十余年。其為人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孫權(quán)將他與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姜尚相提并論。</p><p class="ql-block">亂世無能臣,英雄空愚忠。吳國滅亡到曹魏敗落過程中,陸家許多人物被驅(qū)死殉葬了。入晉之后,陸遜的孫子陸機、陸云隱居華亭十余年,才學(xué)豐厚。后進入洛陽,世人稱“”二陸入洛,三張減價”,文采耀目,也才高遭嫉。受成都王司馬穎重用,卻又在與司馬乂的攻伐中內(nèi)卷兵敗,被司馬穎冤夷三族。</p><p class="ql-block">陸氏家族在陸家嘴繁衍生息,發(fā)展壯大。陸抗、陸機、陸云、陸景、陸宴、陸玄等相繼耀眼于政治文化舞臺。雖因王朝興替,不斷有才俊毀沒,但后生脫穎,代有星宿。唐陸羽、陸贄、陸希聲、宋代陸九淵陸九齡兄弟,陸軫、陸珪、陸宲、陸游,明代翰林學(xué)士、大書法家陸深等世居此地,直至民國時期陸征祥、陸小曼等,政績星光。</p><p class="ql-block">如今,上海的陸家嘴比華爾街更勝一籌,曾經(jīng)是陸氏家族生榮隆盛的本地,如今是全球經(jīng)濟融合的高地。陸家嘴已經(jīng)是上海最靚麗的名片,也是世界最耀眼的明珠。想想當年陸遜在此興家柱國,難怪如今那么多青年才俊來上海創(chuàng)業(yè)報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