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春夏之交游敦煌(4)</b></p><p class="ql-block"><b>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366年,后來歷經魏、周、隋、唐、宋、西夏、元等朝代的補建,到公元698年窟室達千余龕。</b></p><p class="ql-block"><b> 1900年某道士在莫高窟發(fā)現(xiàn)藏經洞,后來洞內不少經書、絹畫等文物流散到國外引起關注,日本、英國等國的一些學者,還有法國敦煌學會和瑞士敦煌基金等機構開始競相研究藏經洞文物,這就促成了一門世界性顯學——敦煌學的誕生,出現(xiàn)了一批在國際學術界有影響力的敦煌學研究成果,也使得敦煌學研究在西方迅速興起。</b></p><p class="ql-block"><b> 莫高窟的五月進入旅游旺季,進莫高窟景區(qū),先排隊等候,參觀數字展示中心,看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了解莫高窟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藝術價值,然后坐車到實地,跟著專業(yè)講解員依次參觀八個洞窟,第17窟“藏金洞”、第96窟“九層樓”大佛是必看的洞,其他六個按當天隨機安排確定,參觀過程,則需要回到小學生的狀態(tài):整整齊齊排好隊,服從命令聽指揮,不掉隊不亂跑,一個比較有人性化的措施是景區(qū)買了票可以三天內再次憑票進門游覽,鳴沙山景區(qū)也有同樣規(guī)定。</b></p><p class="ql-block"><b> 回城吃完飯晚上再到景區(qū),排隊等候準備看《又見敦煌》,那場演出不是坐著看,而是跟著演員邊走邊看,不斷地人擠人地換場地,蠻累,尤其對老年人,整個劇把幾個故事竄在一起,感覺銜接得不太流暢,但演出形式確實很有創(chuàng)意!</b></p><p class="ql-block"><b> 在敦煌經??吹健拔幕サ?人類敦煌”這幅宣傳標語,很多文物流失在國外確實非常遺憾,但要慶幸的一點是它們總算得以完整的存在,嗯,這是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它的文化價值對全人類具有重大意義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