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建筑博物館很小眾,也很小。只是這幾年受朋友“帶學(xué)”的熏陶,感興趣了些。</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9日,中午參加完同學(xué)喬的孩子婚禮,便讓“條”陪我來到這里。條打車花了七八十元錢讓我很過意。</p> <p class="ql-block">哈哈,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感謝親愛的條</p> <p class="ql-block">說是建筑博物館,就是一個小的樓群。不過里面展品可是有份量的。</p> <p class="ql-block">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的藻井主要有隆福寺藻井和蟠龍藻井。</p> <p class="ql-block">藻井在中國古代建筑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p><p class="ql-block"> 裝飾作用:藻井通常位于建筑室內(nèi)的頂部中心位置,其造型精美、結(jié)構(gòu)復(fù)雜,常以木雕、彩繪等多種工藝裝飾,有精美的花紋、圖案和造型,如龍鳳、花卉、云紋等,能夠成為建筑內(nèi)部裝飾的核心亮點,提升建筑的藝術(shù)價值和華麗程度。</p><p class="ql-block">象征意義:藻井具有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它常被視為“天”的象征,代表著宇宙的中心和神秘的天界,體現(xiàn)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同時,一些藻井中的圖案,如龍鳳等象征著皇權(quán)或吉祥,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采光與通風(fēng):藻井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采光和通風(fēng)的作用。它通常會有一些鏤空或通透的部分,能夠讓光線更好地進入室內(nèi),同時也有助于空氣的流通,改善室內(nèi)的采光和通風(fēng)條件。</p><p class="ql-block">?聲學(xué)效果:藻井的復(fù)雜結(jié)構(gòu)和空間形態(tài)可以對聲音起到反射和擴散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建筑內(nèi)部的聲學(xué)效果,使聲音更加清晰、柔和,在一些宮殿、寺廟等大型建筑中,能夠營造出莊嚴(yán)、肅穆的氛圍。</p><p class="ql-block">?保護建筑:位于建筑頂部的藻井可以對建筑的梁架等結(jié)構(gòu)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它能夠遮擋灰塵、雨水等,減少對建筑結(jié)構(gòu)的侵蝕和損壞,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p> <p class="ql-block">蟠龍藻井,原為隆福寺毗盧殿明間藻井,1989年移至先農(nóng)壇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拜殿內(nèi),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修。</p> <p class="ql-block">由小木作和木雕紋飾組合成四邊形、八邊形、菱形和圓形,藻井沒有一個直接承重的柱子,全靠榫卯和斗拱來轉(zhuǎn)移層層泄力。</p><p class="ql-block">?通身為金絲楠木制成,井芯是由整根金絲楠木精雕而成的盤龍明鏡,龍身周圍的拱花簇?fù)?,四角雕刻有翱翔的鳳凰,滿是皇家氣派。</p> <p class="ql-block">隆福寺藻井,國家一級文物,明代建筑,位于先農(nóng)壇太歲殿內(nèi),高4米多,直徑約3米,自下而上共6層</p> <p class="ql-block">整體呈天圓地方結(jié)構(gòu),每層圓形主框架上均細(xì)雕云紋圖案,各層通過榫卯拼接,體現(xiàn)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p> <p class="ql-block">一、二、三、五層布置有瓊樓玉宇的天上宮闕,建筑樣式豐富,有重檐歇山、重檐十字歇山等,且由廊道巧妙連接,下層建筑密集,上層逐漸疏朗;第四層與第二層壁板、天花處為彩繪的二十八星宿神像,宮闕里還有精雕細(xì)琢的仙人天女;最上方是一幅藍(lán)色底色的星象圖,存星1427顆,據(jù)傳參照唐代星象圖繪制。</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位置,在隆福寺藻井下方設(shè)置的幫助游客更好拍攝全景的“拍照平臺”。</p> <p class="ql-block">蒙曼老師講藻井。</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屋頂</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有很多微觀建筑和圖片。</p> <p class="ql-block">急沖沖領(lǐng)略一二,到此一游而已。有機會還會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