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就要到來了,我們不僅要知道端午節(jié)賽龍舟、包粽子的傳統(tǒng)習(xí)俗與屈原投江的關(guān)系,更應(yīng)該了解屈原對人生的態(tài)度,銘記屈原感動一代又一代人的愛國情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汨羅江上波光粼粼,不時響起打魚的號子聲。一位形容枯槁、頭發(fā)蓬亂的老人,拖著沉重的步伐在江邊來回走著,嘴里不停地念叨:“為什么會這樣?”“國破家亡,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一個打魚的船夫看這個老頭眼熟,就將船靠岸,大喊一聲:“這不是三閭大夫屈原嘛,你怎么成這般模樣了?”屈原抬起頭,露出悲涼的眼神說:“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躁動的靈魂無處安放,所以我才會變成這樣?!贝蛟趺磿恢浪谋瘋?,勸他說:“既然世界這么黑暗,你何不隨波逐流?你因?yàn)閳允刈约旱那閼?,而受了幾十年的苦,這樣值得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屈原也在問自己:“這樣值得嗎?我即便跳到大江里喂魚,也不與黑暗世界同流合污。不然,與禽獸又有什么區(qū)別?”說罷,他緊抱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滾滾的汨羅江,只留下一篇《懷沙》,向世人做最后的傾訴:“既然楚國容不下我的高潔秉性,那么我寧愿徹底告別,也不愿委屈了自己的內(nèi)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屈原 投江后,當(dāng)?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救撈,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漸發(fā)展成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tuán)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包粽子的習(xí)俗。看來,端午節(jié)包粽子、賽龍舟的傳統(tǒng)習(xí)俗與紀(jì)念屈原有一定的關(guān)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屈原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他對楚國有著血脈相連的天然認(rèn)同。公元前321年,秦國的小股軍隊偷襲秭歸,20歲的屈原發(fā)揚(yáng)主人翁精神,組織一些年輕人深入秦軍敵后,對秦軍進(jìn)行不間斷的偷襲,把秦軍騷擾得煩躁不安。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屈原有學(xué)問,文章好,能打仗”這樣的話便傳到了楚懷王的耳朵里。于是,屈原很快被提拔為鄂渚副縣長,之后又被提拔為左徒,職銜相當(dāng)于楚國的左丞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命運(yùn)之神向屈原張開了懷抱,他將在這里書寫美好的畫卷,也將承受常人不可及的苦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落后的社會制度嚴(yán)重拖了生產(chǎn)力的后腿,誰能打破舊的社會制度,重新確立適應(yīng)時代發(fā)展的新制度,誰就能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老大,這在古代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叫“變法”。屈原看到楚國最大的問題是:貴族勢力強(qiáng)大,農(nóng)民淪為奴隸,人才流動不暢。于是,他對楚懷王說:“我們也應(yīng)該變法?!奔热蛔兎軌蜃寚覐?qiáng)大,楚懷王自然也很開心,便說:“好啊,這件事就由你來辦吧!”屈原列了幾條變法意見,如:限制貴族權(quán)力,擴(kuò)大王權(quán);剝奪貴族土地,獎勵有功的將士;鼓勵自耕農(nóng)開荒,并減稅;獎勵軍功,賞田授爵。這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正確舉措。但是,滿朝文武和天下富人都是舊體制的既得利益者,現(xiàn)在突然冒出一個屈原,要限制他們的權(quán)力,剝奪他們的土地,怎能容得?雄心勃勃的屈原就此上了達(dá)官貴族的黑名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時候,秦國想打齊國,但又顧忌齊楚是合作伙伴,怕楚國出兵幫助齊國,怎么辦?秦國說客張儀向秦王獻(xiàn)了離間楚、齊的計謀,說:“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墻腳挖不倒?!钡玫角赝醯闹С趾?,張儀帶著大量金錢來到楚國,對楚懷王拍著胸脯說:“你只要跟齊國分手,我們就把商於的600里土地全部送給你作見面禮?!?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楚懷王高興極了,心想竟然有這樣的好事,真是天上掉餡餅了。于是馬上派人去齊國大罵,與齊國斷絕了關(guān)系。就在所有人沉浸在成功幻想中時,屈原卻說:“你們傻啊,這分明是秦國的陰謀,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這時所有人都轉(zhuǎn)頭看向他,像看一個傻瓜。為了拿到秦國送的600里土地,大家一致同意,把屈原調(diào)離重要崗位。于是,屈原被降級為專管“屈、景、昭”三族事務(wù)的三閭大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家中,屈原怎么都想不明白,“秦國明顯是在詐騙,為什么所有人都相信了?”自己堅持正確意見反而被貶職,被排擠,屈原愁容滿面,萬般思緒化作筆下的抒情長詩《離騷》,表達(dá)了關(guān)心國家命運(yùn),要求改革政治的進(jìn)步理想,傾訴了理想不能實(shí)現(xiàn)的苦悶和憂愁,表現(xiàn)了對保守勢力毫不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其中所表達(dá)的意思是:“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這片江山我也有份,我必須承擔(dān)起自己的責(zé)任來。做人做事,應(yīng)該是腳踏實(shí)地慢慢積累,指望天上掉餡餅肯定是靠不住的啊,夏桀商紂等昏君就是前車之鑒。你們以為我是打自己的小算盤嗎?不是,我只是怕楚國大業(yè)遭受挫折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屈原的這首《離騷》很快就流傳了出去,連街上賣草鞋的人都知道:屈原是楚國的正義擔(dān)當(dāng)、才華擔(dān)當(dāng)??扇藗儏s忘記了,好事都讓屈原干了,那楚懷王不就成壞人了嗎?于是,楚懷王親自作證說,屈原是破壞秦楚聯(lián)盟的“搗亂分子”。作為破壞聯(lián)盟的“壞蛋”,屈原被削去了所有官職,流放到漢江以北。面對急轉(zhuǎn)直下的命運(yùn),屈原感到了極度的委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楚國與齊國翻臉后,楚懷王興沖沖地派人去秦國接手土地,結(jié)果張儀回了一句:“什么,我說的是我自己的6里土地,怎么可能是秦國的600里呢,你們聽錯了吧!”結(jié)果,楚國不僅沒有得到600里土地,反被秦國搶走了600里土地。齊國看到這陣勢,也加入了對楚國的大戰(zhàn)。楚懷王蒙了,大臣們也蒙了,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我們被秦國耍了,只有重新結(jié)交齊國,才能報仇雪恨啊!”但是,剛剛派人罵了齊國,現(xiàn)在又要找人家要求聯(lián)合,多丟人現(xiàn)眼啊!這種丟人現(xiàn)眼的事,誰都不愿做,大家一致推舉在漢江釣魚的屈原去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祖國需要,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屈原也會去闖一闖。他扔下釣魚竿,起身就去了齊國,不僅說服齊王撤了兵,還與齊國恢復(fù)了合作關(guān)系。因?yàn)榍匦麓蛲伺c齊國的關(guān)系,立了大功,于是得以重新回到三閭大夫的崗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為國家奮斗,就有人敗國家根基。公元前301年,在秦國做人質(zhì)的楚國太子熊橫跟秦國大夫下棋時悔棋,被秦國大夫罵了一通,熊橫惱羞成怒,隨手抄起棋盤,把秦國大夫打得腦漿四濺。這家伙殺了人還沒有自首的覺悟,居然跨越千里跑回了楚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還得了?一個小小的人質(zhì)就這么橫,得給楚國一點(diǎn)兒教訓(xùn)了,秦王便親自率領(lǐng)諸侯聯(lián)軍南下伐楚。楚國被聯(lián)軍一頓猛打之下,喪將失地,朝野上下一片哀號。就在此時,秦昭襄王給楚懷王發(fā)來一封議和信,大意說,這樣打打殺殺多不好,不如我倆到武關(guān)聊聊,如能簽個條約,我就撤兵回國,你也舒舒服服過你的小日子。秦國多年來都沒有換過套路,在詐騙楚懷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yuǎn),可是楚懷王就是記吃不記打。就在他打點(diǎn)行李準(zhǔn)備出發(fā)時,屈原說話了:“秦國是虎狼之國,實(shí)在不可信啊。大王,你要是回不來怎么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多么熱愛國家的大臣,就有多么坑爹的兒子。楚懷王的大兒子熊橫跑回楚國后,當(dāng)起了縮頭烏龜,小兒子熊子蘭又對屈原“開炮”,回懟說:“不去,惹惱了秦國怎么辦,你負(fù)得了這個責(zé)嗎?”楚懷王是個沒主見的人,說:“秦國已換國王了,估計不會害我,我還是去試試吧。”結(jié)果,不幸又被屈原說中。楚懷王一到武關(guān),就再也沒能回到楚國的土地上,五年后竟死在咸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們曾經(jīng)流傳這樣一句話:“一流的領(lǐng)導(dǎo)愛人杰,二流的領(lǐng)導(dǎo)愛人才,三流的領(lǐng)導(dǎo)愛蠢才?!鼻侨私埽恍业氖?,楚懷王和繼位的熊橫卻是三流甚至三流以外的領(lǐng)導(dǎo)。楚懷王被扣押在秦國后,熊橫和熊子蘭兄弟倆,一個當(dāng)了新國王,一個做了楚國的總理 。他們開開心心地吃香喝辣,過起了好日子,至于父親過得怎么樣,并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吹叫軝M哥兒倆這種情況,屈原非常著急,不斷進(jìn)行勸說:“大王,不能這樣下去了,這樣下去,楚國遲早會完”;“大王,必須要變法了,時不我待呀”;“大王,外交策略要修改了,這樣下去不行啊”。屈原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說,惹得熊橫哥兒倆看到屈原就煩。哥倆經(jīng)過一番深夜密談后,于公元前296年將屈原流放到更遠(yuǎn)的江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才是沒有國界的,各國紛爭幾百年,無一不在尋求人才,變法圖強(qiáng)。屈原在楚國遭受委屈時,如果到其它國家去,勢必會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在“以追求個人前途為時尚”的潮流中,屈原堅守“忠誠”二字,默默地在江南浪跡天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6年間,屈原不斷地被壞消息折磨,國家江河日下,敵國蒸蒸日上,朝廷寡廉鮮恥。屈原奮斗幾十年,卻看不到楚國振興的希望,到頭來卻面臨這樣的局面,心里十分苦悶,于是寫下《九章.悲回風(fēng)》,訴說心中的悲傷。大意是:我本是佳人啊,如今卻只能感慨身世飄零,愁啊愁,愁得我整晚睡不著覺,一不小心就睜眼到天亮。起床后還得繼續(xù)流浪,我只能安慰自己:這才是逍遙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浪跡天涯的日子里,屈原思考了很多:人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國家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白天、黑夜的轉(zhuǎn)換開關(guān)是誰在操控?天這么高是誰在支撐?東南為什么多水?西北為什么干燥?對世界思考得太多,屈原也感到迷惑,他不禁怒指蒼天,大聲發(fā)問,一首《天問》讓屈原超越了政治家、詩人的頭銜,成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278年,秦國白起率軍攻破楚國的國都郢都,楚王和貴族大臣倉皇逃竄,國土淪喪,一生努力奮斗的國家已經(jīng)走到窮途末路,屈原的心也死了,便抱起一塊石頭投入滾滾汨羅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屈原這一生,在世俗意義上是徹底失敗的:少年得志,卻因耿言直諫被流放;中年謀國,卻因楚王昏庸而志不得伸;晚年落魄,卻因熱愛母國而不愿逃離。但屈原這一生,在歷史的長河中卻是光耀千古。中華文化在評斷歷史人物時不在于他的成敗,而在于他留下了什么政治遺產(chǎn)與人物典范。功名富貴如過眼云煙,唯有堅毅的靈魂才能撐起空虛的皮囊。屈原堅守自己的情懷,不隨波逐流,不與黑暗的世界同流合污,以自己的信仰,撐起了楚國的半邊天空。因?yàn)殪`魂純粹,才能忍受人生的苦難;因?yàn)樽非蟾呱?,才能照耀后世千年?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屈原的一生告訴我們,以心靈滿足而不是以功利得失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品質(zhì),就是情懷。情懷是感情,這種感情美好而高尚。一個有抱負(fù)的人,有追求的人,有感情的人,就是一個有情懷的人。有情懷就有格調(diào),你有什么樣的情懷,就會綻放什么樣的人生之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屈原的一生還告訴我們,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概念,也不只是一個姿態(tài),而是一種內(nèi)心的需要,一種本能的感情選擇,應(yīng)該成為一個人的價值引導(dǎo)和行為規(guī)范。真正的愛國情懷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需要通過實(shí)際行動來實(shí)現(xiàn)。胸懷赤誠之心,在實(shí)現(xiàn)自我價值的同時,便在潛移默化中促進(jìn)了國家的進(jìn)步,造福了這里的人民,我們的每一個善舉,都可以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