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凡走過必留下痕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綠堡小記</p><p class="ql-block"> 五月末的綠堡,并沒有我想象中的熱。清晨的綠堡甚至有微微涼意。這座北卡小城,如果不是臨近美國家具之都High Point,不是因為有北卡州立大學,它是排除在大多數(shù)人記憶之外的。然而,在美利堅合眾國歷史上,它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1781年3月15日清晨,濃霧尚未散去。北卡羅來那州Guilford Courthouse,北美大陸軍與英國軍隊直接對峙,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大陸軍南方總指揮格林將軍(General Nathanael Greenege)率領大陸軍與當?shù)孛癖?,雖然人數(shù)占優(yōu),但是,英軍為久經(jīng)考驗的正規(guī)軍,其主帥查爾斯將軍(General Charles Cornwallis)老謀深算,實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鑒于查爾斯急于決戰(zhàn),格林決定,誘敵深入,布置三道防線,伏擊與遲滯英軍進攻:北卡與弗吉尼亞的民兵為第一道防線,放槍誘敵,打了就跑;更多的民兵與志愿軍則為第二道防線,利用樹林邊緣掩護,阻擊英軍進攻。大陸軍精銳作為第三道防線主力,占據(jù)山丘林地,最后決戰(zhàn)。整個戰(zhàn)爭進程如格林所愿,讓英軍進攻一再受阻。查爾斯一度惱羞成怒,竟然下令炮擊己方與大陸軍混戰(zhàn)區(qū)域,試圖打破僵局。最后,英軍雖然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但損失慘重被迫北上,轉戰(zhàn)弗吉尼亞,幾個月后,在約克鎮(zhèn)圍城戰(zhàn)中,查爾斯率領英軍被迫投降,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約克鎮(zhèn)大捷。反觀格林領導的南方大陸軍,以退為進,保存了大部分軍力。Battle of Guilford Courthouse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南方戰(zhàn)局的轉折點,它加速了英軍在北美的崩潰,為獨立戰(zhàn)爭中以小勝大、戰(zhàn)略退卻反贏主動權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p><p class="ql-block"> 為了表彰格林將軍在獨立戰(zhàn)爭中的貢獻,戰(zhàn)后,他被獎勵數(shù)萬英畝的喬治亞州土地,四十多歲因病去世。很多地方為了紀念他,用他的名字作為地名或街名。其中,其領導的決戰(zhàn)之地Guilford Courthouse也改名為Greensboro,也就是如今的城市:綠堡。</p><p class="ql-block"> 如今,Battle of Guilford Courthouse已經(jīng)是國家歷史紀念公園。樹蔭林密,避暑散步,絕佳去處。我在凝望格林將軍的雕像時,突然想起了公元1140年南宋與南侵金兵的郾城之戰(zhàn),面對兵強馬壯的金兀術,岳飛利用郾城平原和黃河河道,用騎兵突擊,弱敵之銳氣,迫敵北撤,逆轉南北戰(zhàn)勢。同樣以小勝大,同樣扭轉戰(zhàn)局。然而,岳飛卻是12道金牌枉死,空留一腔滿江紅。格林一役,綠堡成名;岳飛一戰(zhàn),秦檜留碑。歷史有時是驚人的相似,有時卻是驚人的諷刺。</p><p class="ql-block"> 格林將軍有這樣一句名言:We fight, get beat, rise, and fight again。畢竟英語不是母語,我還是忍不住腦海里放大成中文:我們作戰(zhàn),戰(zhàn)敗,再起,再戰(zhàn)。咦,這句話有點熟悉感。當年的中興名臣曾國藩曾經(jīng)屢戰(zhàn)屢敗,據(jù)說他改成屢敗屢戰(zhàn),來激勵自己與手下。一個西方,一個東方,格林與曾國藩竟然如此有高度共識與驚人的一致,難道是因為我們同屬人類?:)</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于Greensboro機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