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民國政府第十一兵工廠煙溪舊址,"其前身是位于河南鞏縣孝義鎮(zhèn)的"軍政部兵工署孝義兵工廠"。</p><p class="ql-block"> 孝義兵工廠建于1915年8月,與1894年建廠的湖北漢陽兵工廠、1917年建廠的浙江杭州上海兵工廠、1921年建廠的遼寧沈陽奉天兵工廠并稱為民國時期"四大兵工廠",歷史地位顯赫。</p><p class="ql-block"> 1911年辛亥革命后,手握重兵的袁世凱非常關注兵器制造,令時任臨時政府陸軍部總長的段祺瑞整頓全國兵工制造。在調整過程中,袁世凱擔心當時生產規(guī)模最大的"漢陽兵工廠"會落入孫中山領導的南方革命黨人手中,遂另行擇地建設新廠。</p><p class="ql-block"> 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在河南鞏縣孝義鎮(zhèn)大規(guī)模征地建廠,將"漢陽兵工廠"和"上海兵工廠"的部分設備搬入,鞏縣兵工廠就此成立、開始生產。</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時位于河南鞏縣的孝義兵工廠的安全已受到嚴重威脅。為確保這一重點兵工廠的安全,蔣介石決定將鞏縣兵工廠南遷至抗戰(zhàn)大后方﹣﹣湖南株洲,并更名為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以下簡稱第十一兵工廠)。當設備從鞏縣調度至武漢后,因前方戰(zhàn)事緊急,株洲沒有合適的廠房,故遷往長沙城北門外"朱家花園"開始生產。</p><p class="ql-block"> 隨著抗日戰(zhàn)線南下,戰(zhàn)爭的陰霾已飄到長沙,民國政府令其向湖南省安化縣煙溪鄉(xiāng)遷移,此地位于資水中游,山巒重疊,峽谷交錯,十分隱蔽。</p><p class="ql-block"> 1938年7月,第十一兵工廠從長沙遷入煙溪,開始恢復生產,共建廠房423棟、洞庫162個,分為五個分廠,廠長為李待琛。</p><p class="ql-block"> 同年12月,本兵工廠被日軍發(fā)現(xiàn),日軍派出九架轟炸機對兵工廠和煙溪集鎮(zhèn)進行了兩次轟炸。第一次轟炸共投彈四十余枚,四分廠炸毀四分之一,五分廠全部炸毀,炸死職工三十余人,炸毀正式房屋六百余棟,茅房兩百余所,炸死市民一百余人,重傷四十余人。第二次轟炸投彈二十余枚,炸死職工七人,職工子弟學校全被炸毀,炸毀民房七十余棟,炸死市民十余人。兩次轟炸共造成煙溪難民上萬人,財產損失約九十余萬銀元。</p><p class="ql-block"> 第十一兵工廠被迫停產,之后遷往湖南辰溪縣孝坪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萬福山景區(qū)地處資水河畔深山綠林之中。這里擁有大安村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渠江茶園”,黑茶祖塔“萬佛塔”,是萬里茶道申遺點,安化黑茶“渠江薄片”原產地;這里擁有萬福山生態(tài)農旅產業(yè)園、萬福山黃精產業(yè)基地、神仙港灣旅游碼頭、紅軍長征遺址、萬佛寺等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 目前,景區(qū)建設深具特色,具備旅游、食宿、商品展示、茶藝表演、茶葉銷售等功能。2020年,景區(qū)納入“湖南省大湘西精品旅游線路”,2021年評為“AAA級景區(qū)”,成為安化鄉(xiāng)村旅游的新亮點。</p> <p class="ql-block"> 唐溪茶場1966年成立,所處之地群峰疊翠,山水相連,森林覆蓋率高達75%,年平均氣溫16.7攝氏度,冬暖夏涼。早在2013年,唐溪茶場就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被評為“中國美麗田園”。</p><p class="ql-block"> 唐溪茶場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茶園”,即便到了冬季,這里依然生機勃勃。唐溪茶場培育的茶樹新品種“安茗早”,是全省唯一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獨立選育成功的茶樹優(yōu)良品種,被審定為省級優(yōu)良品種,并榮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唐溪茶場研制的“安化銀毫”綠茶,先后獲得中國國際(上海)茶博覽會金獎、第二屆國際名茶評比銀獎、湖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等榮譽,成為繼安化松針之后的安化縣第二大名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