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篇編號:202502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篇配曲《中國風,夏風輕拂(鋼琴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繼續(xù)話說淮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旅行不只是為了看風景,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心靈體驗。走在別處的街頭巷尾,呼吸著陌生而新鮮的空氣,感受著與生活節(jié)奏迥異的步調,方能體會到旅行的意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淮安,正是這樣一座讓人慢下腳步品味人生的城市。在這里,歷史文化的底蘊便如淌流的江水,悠遠綿長;當?shù)厝说臒崆楹每捅闳珈沆愦宏?,溫暖怡人?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被窗?,這座坐落于江淮平原的歷史名城,猶如一部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又似一幅絢麗的畫卷,每一處都暈染著獨特的魅力。古時的淮安曾長期位居一線城市之列,曾與揚州、蘇州、杭州并稱為“運河四大都市”。</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斗轉星移,當下若再談起“運河之都”,免不了感慨“輝煌已是過往”。</span><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的淮安早已不如當年,且了解知曉它歷史厚重的人也越來越少。比如說我吧,到訪淮安之前,對它的了解只有兩方面:一是周恩來的故里;二是因為淮揚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座處處洋溢著人文氣息的城市。一座城市的面貌,不僅體現(xiàn)在它標志性的景觀建筑之上,更蘊含于街頭巷尾的點點滴滴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晨,漫步在古運河邊,朝霞映照在水面上,泛起金色的漣漪。老茶館里,傳來陣陣茶香和吳儂軟語,讓人仿佛穿越回那個車水馬龍的繁華年代。夜幕降臨,河下古鎮(zhèn)的燈火漸漸亮起,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燈光的映襯下,更顯得韻味悠長。古鎮(zhèn)的石板路上,游客們穿梭其間,或尋覓美食,或探訪古跡,享受著這份寧靜與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鎮(zhèn)河下,石板路上回響著歷史的腳步聲。古鎮(zhèn)的建筑古色古香,白墻黑瓦,飛檐翹角,每一處細節(jié)都透露著明清時期的風貌。漫步其間,仿佛能聽到古人的低語,看到往昔的繁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座古鎮(zhèn),盡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卻并未被廣大游客所熟知。它沒有喧囂的商業(yè)氣息,也沒有過度的開發(fā)痕跡,依然保持著那份寧靜與古樸,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老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市人杰地靈,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xiāng) 。 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民族英雄關天培、《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等?;窗膊粌H是文化名城,也是典型的"小城故事多"。走在街頭巷尾,總能感受到這里與大城市不同的生活節(jié)奏和人情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河下古街上踱步,我們偶遇一個院落,里面到處都掛著《話說長江》的主持人陳鐸的照片和墨寶,原來這里是《陳鐸會客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陳鐸,祖籍淮安,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新聞系,1958年成為我國第一批電視工作者。80年代始,擔任中央電視臺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了《話說長江》《話說運河》《百戰(zhàn)經(jīng)典》等許多大型電視節(jié)目與系列片,開創(chuàng)了中國電視節(jié)目雙人主持的先河,其中《話說長江》創(chuàng)造了萬人空巷的奇跡和迄今為止紀錄片收視率的“神話”,成為我國電視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悄悄的告訴你,夫人是陳鐸先生的粉絲,她特別喜歡晨讀先生的朗讀作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歲月的長河中,淮安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或沉醉于淮安的山水風光,或熱衷于結交志同道合的友人,常常在此游山玩水、把酒言歡,甚至夜宿于此。同時,他們將對淮安的喜愛與感悟凝于筆端,留下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佳作,不僅是文學瑰寶,更是后人了解淮安的一扇窗,成為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淮安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駱賓王的詩韻中,淮安是一座被清風明月環(huán)抱的小城。“小山迷隱路,大塊切勞生?!比松返雌鸱?,恰似那被迷霧籠罩的小徑,難以捉摸,而淮安的澄澈之水,只需一眼,便能讓人心生寧靜,將凡塵瑣事拋諸腦后。在李白的詩章里,淮安滿溢著溫暖與熱忱,是一座盛情好客的小城。“斗酒烹黃雞,一餐感素誠?!被窗财傅囊伙堉?,不僅激勵了一代兵仙韓信成就大業(yè),更感動了詩仙李白。一文一武,一個以筆書寫豪情,一個以劍指點江山,他們與淮安漂母的故事,成為了千古傳頌的佳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是第一次來到淮安,便被它深厚的歷史底蘊、誘人的美食和秀美的自然風光所震撼。這里是南北方的交界線,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方人口匯聚之地,美食的融合與積累在這里達到了巔峰?;磽P菜作為國宴菜系,更是讓人垂涎欲滴?;窗?,這座城市在美食、文化和歷史中交織出一種獨特的魅力,讓人流連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這座城市就像一顆被歲月塵封的明珠,一旦被發(fā)現(xiàn),便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淮安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明白:美,不一定要驚天動地,有時候,就藏在生活的細節(jié)里,藏在每一個平凡的瞬間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自古人文薈萃,城內名勝古跡星羅密布,淮安的參觀內容確實很豐富,我們在此停留了四天仍覺得時間不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參?訪淮安府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天,淮安這里飄著小雨夾著雪花,天氣很冷,上午我們到淮安府署參觀,下午原本還計劃有參訪項目(比如漕運博物館等等),但天氣太冷了,我們就去逛逛商場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府署,作為古代官府的遺址,至今仍然保留著那份莊重與威嚴。走進府署,古老的建筑,精美的雕刻,讓人不禁對古人的智慧與技藝肅然起敬。府署大門巍峨,廳堂寬廣,你仿佛看到當年威嚴的官吏們出入其間,處理民事,斷案理訟。這座古建筑,向我們完整展示了一個朝代的政治體系和文化面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府署是全國僅存之一的古代府級官衙?;窗哺鸬囊?guī)模非常宏大。府衙占地超過5萬平方米,是淮安歷史地位的象征和見證。衙內有房屋50余幢、600余間,分東、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東路為迎賓游宴之所,西路為軍捕廳,大門外有石獅,照壁、牌坊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府署經(jīng)六百余年風雨仍屹立淮安古城中心,2006年5月,它被正式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彰顯了其深厚的歷史價值與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府暑建筑群面積非常大,比想象中大很多很多,衙內有房屋50余幢、600余間,分東、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東路為迎賓游宴之所,西路為軍捕廳,大門外有石獅,照壁、牌坊等。府內后部有一偷樂園,景色非常美,坐落其中,有種身處江南庭院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府署的建筑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現(xiàn)存衙門原為南宋五通廟,元為沂郯萬戶府。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總管府府署(現(xiàn)漕運總督部院處)加以修葺為府署。明洪武三年,知府姚斌相中現(xiàn)今之地,著手修建府署,經(jīng)歲月流轉,它已在此屹立六百余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府署大門之外,左右兩側石獅威風凜凜,相對而踞。常言有道:“欲進府署,先過儀門?!眱x門作為當年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的禮儀之門,承載著莊重的歷史儀式感。每逢重大祭祀、喜慶佳節(jié),或是天子頒發(fā)大典之際,儀門便會莊重開啟,迎接四方賓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待穿過儀門,一座醒目的牌坊出現(xiàn)在眼前,這便是戒石坊。坊上刻著“公生明”三個大字,這是春秋時期思想家荀子的名言,時刻提醒著官員們要公正廉潔,方能明察秋毫。戒石坊的背面,鐫刻著戒石坊的背面,鐫刻著五代十國時期后蜀孟昶所撰、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蘊含著深刻的為官之道,是對官員們的諄諄告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著中軸線繼續(xù)前行,便來到了大堂。大堂不僅是府衙的核心建筑,亦是曾經(jīng)知府審理重大案件以及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此處高大寬敞,氣勢恢宏,正中擺放著知府的公案,公案上擺放著文房四寶、驚堂木等物品。大堂兩側,陳列著各種刑具,雖然這些刑具如今已成為歷史的見證,但看著它們,仍能感受到當年大堂之上的威嚴與肅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府署內有歷代刑具展和刑罰的各種展示,非常逼真,讓人不禁感慨,古代君主獨裁下的人權的缺失,突然慶幸自己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歷史上,著名的竇娥寃案、李毓昌(《天下糧倉》)案等著名案件,都發(fā)生在淮安府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此之外,府署的后宅院則是知府生活起居、讀書作畫以及會見親朋好友的地方。這里環(huán)境清幽,布局合理。內宅分為前后兩院,前院是知府辦公和接待親朋好友的地方,后院則是家眷們的起居之所。置身于此仿佛能感受到當年知府一家的生活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市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市博物館始建于1959年3月,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大型基本陳列為特色,有意識地將淮安在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信息傳達給觀眾,使其通過展覽對淮安在中國歷史上所居的地位、作用及發(fā)展情況有一個較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市博物館內還有《徐伯璞捐贈書畫陳列館》和《王寬鵬書法藝術館》等展區(qū)。徐伯璞捐贈書畫:包括于右任、張大千、林風眠、徐悲鴻等近現(xiàn)代名家的作品,藝術價值極高,也極具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淮安市博物館,這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自195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文物收藏、陳列和考古研究。館內收藏豐富,涵蓋了陶瓷器、玉石器、青銅器、錢幣、書畫等多個門類。其中,戰(zhàn)國時期的重器如1978年高莊戰(zhàn)國墓出土的刻紋青銅器和青銅馬車飾件,以及2004年運河村戰(zhàn)國墓出土的木雕鼓車,都是館內的瑰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僅展示了淮安悠久的歷史文化,也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風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莊戰(zhàn)國墓車輿銅飾件:淮安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為海內外考古孤品,其形制奇特、造型優(yōu)美、紋飾繁雜、數(shù)量眾多,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其精美花紋的拼合銜接十分嚴謹,說明當時印模工藝已經(jīng)相當成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戰(zhàn)國原始瓷雙囪熏爐:原始瓷是介于陶土和瓷土之間的材質,瓷器的原始階段制品。香料點燃后,可適時蓋上一蓋或雙蓋,這樣可適時調節(jié)香料的燃燒,使香氣均勻地從三角形鏤孔中裊裊飄出。國內原始瓷熏爐只有兩件,但只有淮安市博物館的熏爐是兩個煙囪。</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篇配曲《中國風,夏風輕拂》,配圖主要為我們在江蘇淮安的淮安府暑及淮安博物館參訪時的拍片,配文分為兩部分:一是介紹淮安;二是對我們在淮安參訪過的淮安府暑景區(qū)及博物館予以介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希望大家喜歡,謝謝關注分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謝謝關注分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