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歷經(jīng)多次修繕與改造。它橫跨韓江,連接東西兩岸,全長約500多米,由東西二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這種獨特的“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結(jié)構(gòu),巧妙地融合了梁橋、拱橋和浮橋的特點,極具科學性和藝術(shù)性。橋上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造型各異,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古樸典雅,與橋下江水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廣濟橋不僅是一座交通設(shè)施,更是潮州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載著潮州人民的智慧與情感,見證了潮州的繁榮與發(fā)展,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觀賞,感受它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p> <p class="ql-block"> 廣濟橋的“白天走人,夜里過船”這一獨特設(shè)計,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與巧妙構(gòu)思。</p><p class="ql-block"> 白天走人:廣濟橋的中間部分是由十八艘木船橫向并排連接而成的浮橋。在白天,這些木船被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通道,方便行人和游客在橋上通行。這種設(shè)計使得廣濟橋在白天能夠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通通道,連接韓江的東西兩岸,方便人們的日常出行和旅游觀光。</p><p class="ql-block"> 夜里過船:到了夜晚,為了方便大型船只的通行,工作人員會將連接浮橋的木船解開。這樣,原本連接在一起的浮橋就會被分開,形成一個通道,讓船只可以順利通過。這種設(shè)計不僅解決了航運的需求,還使得廣濟橋在夜晚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斷橋”景觀。</p><p class="ql-block"> 這種“白天走人,夜里過船”的設(shè)計,既滿足了人們的交通需求,又兼顧了航運的便利,充分體現(xiàn)了古人在橋梁設(shè)計上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p> <p class="ql-block"> 每天傍晚,中間的浮橋被解開,由專用的機械船將舟船拉走,河的中間恢復正常的航道,我們目睹了這一過程,很快的,用時不長。當然第二天早晨再恢復舟橋。</p> <p class="ql-block"> 廣濟橋的燈光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