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21日下午離開希臘,乘坐愛琴海公司航班抵達土耳其愛琴海岸的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航程一小時。因為飛機晚點,入境后天已經黑了。</p><p class="ql-block">地接導游阿卜杜拉是一位中年男性的穆斯林,土耳其人。為了確保本國公民充分就業(yè),土耳其法律規(guī)定導游只能由土耳其人擔任。</p><p class="ql-block">對于游客來說這個規(guī)定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這樣的導游自然會帶給我們當地的視覺感受與更真實的在地信息。</p><p class="ql-block">事實上,我對土耳其是一無所知的。在以往的印象中,遙遠的土耳其總是跟新聞里中東的混亂同時出現(xiàn),而它的歷史文化財富卻有大多屬于古希臘古羅馬的遺產。</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從機場到酒店的途中,阿卜杜拉僅用一小時的介紹就解構了我對土耳其長期形成的觀念印象:</p><p class="ql-block">阿卜杜拉告訴我們說:“我們的陸地面積是7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海洋啊”!他強調說?!叭羰前êQ竺娣e,那就大太多啦”他說。</p><p class="ql-block">“我們的總人口是8500多萬,有81個省,分省縣鄉(xiāng)村四個行政級次。你們中國好像是五級行政吧”?阿布不僅中文說得很溜,而且對中國的情況很了解。“我經常去中國的,成都去過兩次”,他說。</p><p class="ql-block">“我們沒有多民族,我們現(xiàn)在只承認一個民族,那就是土耳其民族,我們都是土耳其人”——我從阿卜杜拉自豪的語氣中聽出來了一個國家的民族凝聚力,對于我國多年前停止申報新增少數民族這一舉措又多了幾分感悟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記住,我們土耳其是古埃及、古希臘、古巴比倫和中國中原文化融合的地方,我們是東西方文明交匯地,是世界的十字路口”。“記住”、“OK嗎”,這是阿卜杜拉的兩個口頭禪。</p><p class="ql-block">“我們也是亞洲歐洲的交界地”。阿卜杜拉指著車上張掛著的地圖說,“這里,博斯普魯斯海峽時歐亞分界線”——我覺得在上一堂行走的地理課?!拔覀冸m然有大約百分之九十七的土地屬于西亞,但是我們大部分地方對歐洲有更深的認同感,比如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伊茲密爾就是歐洲化程度很高的一個地方”。</p><p class="ql-block">所有這些撲面而來的信息,我都來不及消化。所到之處,我也沒有看到“頭上搭塊布,天下我最富”的那種男人,甚至阿卜杜拉都是長的一張圓潤的亞洲臉呢!</p> <p class="ql-block">或許就是因為這些,我遲遲無法重新建立對土耳其的清晰概念。就像一只旋轉的斑駁陸離的萬花筒,好看;但,東羅馬、奧斯曼、土耳其,它到底是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