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里約熱內盧從1763到1960長達200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巴西的首都,這個“ 狂歡節(jié)之都”是個獨具魅力的城市,從自然景觀到人文風情,每一處都讓人印象深刻,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里約熱內盧”這一名字源自早期的葡萄牙探險家,1502年他們進入瓜納巴拉海灣,他們認定這是一條河,于是稱其為“Riode Janeiro ”意思是“一月的河”。</p> <p class="ql-block">里約的居民被稱為“里約人”,從舉世聞名的沙灘到基督山,從風景秀麗的面包山頂?shù)狡G麗多彩的街頭涂鴉,你可以邂逅地球上最熱情、最性感、最迷人的一群人,讓你有一種喝酒后微醺的感覺,飄飄然上了云端。</p> <p class="ql-block">300多年來里約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目前巴西仍是南美州唯一使用葡萄牙語為國語的國家,這一點就像它的涂鴉一樣獨一無二。</p> <p class="ql-block">救世基督像矗立在基督山山頂,那是一座藝術風格十足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是該市的標志,當然也是里約的代名詞。</p> <p class="ql-block">里約熱內盧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每天成千上萬的游客汗流浹背地排隊擠進基督山的小巴,轉輾纜車來到710米海拔的山頂,一睹耶穌基督像的圣容。</p> <p class="ql-block">建造巨型耶穌雕像的想法是由該市已故市長阿德羅阿爾多·孔扎蒂提出的,他已于2021年初新冠去世。雕像落成于1931年,高38米,相當于13層樓的高度。更不用提它的雙臂展開寬度達到了28米。雕像中的耶穌基督身著長袍,雙臂平舉,雕刻精細的臉上表情平靜,俯瞰著山下里約熱內盧市的美麗全景。</p> <p class="ql-block">山上大風裹挾著陣陣濃霧飄來,基督像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突然一道陽光透過濃霧射向遠處的山坡,里約城市輪廓馬上活靈活現(xiàn)起來。</p> <p class="ql-block">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shù)毓こ處熀M小み_·席爾瓦·科斯卡監(jiān)督建造,用去了成千上萬的砂巖三角形和鋼筋混凝土,重量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635噸。</p> <p class="ql-block">雕像下是不大的平臺,圍滿了觀賞的游客,要想拍一張與基督同框的照片變得十分困難。</p> <p class="ql-block">下了山已是午餐時間,一頓巴西烤肉讓大家過足了肉癮。巴西烤肉主要以牛肉為主,除了牛肉烤雞心在巴西也很有名,不起眼的雞心用烤制方法食用倒也鮮嫩無比。</p> <p class="ql-block">懸掛著巴西國旗的科帕卡巴納海灘就在烤肉店的對面,導游很吝嗇地只給了10分鐘時間,于是大家必須像運動員那樣,在沙灘上連奔帶跑地飛奔到海邊……。</p> <p class="ql-block">沙灘洋溢著與眾不同的活力,大量的餐廳和酒吧沿街依次排開。</p> <p class="ql-block">海灘蜿蜒長4.5公里,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和孩子。</p> <p class="ql-block">坐在沙灘上發(fā)呆的青年!</p> <p class="ql-block">里約人過著一種慢生活,海邊任何時候都有悠閑的人群聚集。</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嬉戲,神情專注,全然不在意周邊的陌生游客。</p> <p class="ql-block">五顏六色的遮陽傘下聚滿了身著三點式,體型微胖的巴西女郎。</p> <p class="ql-block">里約大教堂又被稱為天梯教堂,她的風格超出了我們對教堂建筑的認知。教堂主體建筑是一座頂端呈圓錐形,造型時尚,給人以金字塔般印象的鋼筋水泥現(xiàn)代建筑,據(jù)說靈感就是來自美洲的瑪雅文明。</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內部裝飾也十分現(xiàn)代,耶穌受難像被高高地懸掛在雙十字架上,背景則是幾乎從底到頂?shù)牟世L玻璃,即艷麗奢華又不失莊重優(yōu)雅。</p> <p class="ql-block">教堂左側是頂端豎立著十字架的鐘樓,奇特的造型,在現(xiàn)代化的樓群建筑之中顯得獨樹一幟。</p> <p class="ql-block">1750年修建的拉帕拱橋是里約人模仿古羅馬人修建的引水渠,水渠將卡里奧卡的河水引到海邊碼頭,供??可檀牡a充。1808年,葡萄牙王室逃避拿破侖大軍,萬里迢迢抵達里約后,他們居住在碼頭附近的老皇宮里,生活用水也引自卡里奧卡河。現(xiàn)在引水渠已成為里約城區(qū)的一道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如果說耶穌山僅是里約打卡的地方,那面包山則是里約的精華。山頂僅有395米,但是登頂必須換乘兩部纜車。</p> <p class="ql-block">第一段纜車帶你來到一個寬闊的平臺,這里可以看到面包山奇特的造型,它像一根巨大的圓柱矗立在海邊,光溜溜的山體幾乎不長植物。</p> <p class="ql-block">不同時期使用過的舊纜車車體被改建成為酒吧。綠色的第一代纜車車體是德國產品,每次僅能載客24名,服役時間卻長達60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面包山纜車始于1912年,已有100多年歷史?,F(xiàn)在的纜車產于意大利,一次可載客達75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段纜車直直地將你跨海拉到面包山山頂。</p> <p class="ql-block">登上面包山山頂俯瞰全城,里約無疑是個“奇跡之城”。</p> <p class="ql-block">里約熱內盧的周邊環(huán)繞著巍峨的山川,海邊細白的沙灘,遠處翠綠的雨林,形態(tài)各異的島嶼鑲嵌著深藍色的海岸線,里約擁有世界上其他所有大都市都難以企及的壯麗景觀。</p> <p class="ql-block">大小半島婀娜多姿地延伸進入海岸,紅白色的海邊別墅面向大海整齊排列,蔚藍色的大海上白色帆船星星點點。</p> <p class="ql-block">里約有長達六百多公里的海岸線,是巴西瀕臨大西洋的天然海港。</p> <p class="ql-block">站在面包山頂上,向西眺望可以欣賞基督山上的救世基督像。</p> <p class="ql-block">向南眺望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像一條寬闊的帶子蜿蜿蜒蜒。</p> <p class="ql-block">遠處海面上是長長的跨海大橋。</p> <p class="ql-block">里約熱內盧市區(qū)則被分隔在重重疊疊的山巒之間!</p> <p class="ql-block">塞勒隆臺階無疑是里約最具人氣的地方。當智利出生的藝術家喬治·塞勒隆決定用五顏六色的細瓷磚鋪滿整個臺階時,一見藝術品從此誕生了。</p> <p class="ql-block">塞勒隆靠賣畫收入維持這項漫長的工程,他的堅持感動了這座城市,也感動了來自世界各地游客,大家紛紛捐贈瓷磚。結果來自世界各地的瓷磚、馬賽克和陶瓷片將原來貧民窟的普通水泥階梯裝飾得絢麗多彩。</p> <p class="ql-block">這些熟悉的繪畫在這里都可以找到。</p> <p class="ql-block">滿墻的紅色瓷磚正是巴西人熱情奔放性格的最好體現(xiàn)!</p> <p class="ql-block">里約的酒店臨海,為了一睹晨曦的風采,天不亮我們就匆匆趕去海邊。</p> <p class="ql-block">太陽剛升起,柔和的光線照射在港務局大樓上。</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一改往日的喧囂,呈現(xiàn)一片平靜祥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一群晨跑的里約人熱情地向我們招手!</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一群美女看我掛著相機主動要求給她們拍照。</p> <p class="ql-block">有軌電車飛駛而過,將城市的第一批打工仔送進一棟棟大樓。按國人的標準,里約可不適合久住,這里氣候炎熱,設施落后,城市建設混亂,裸露的電線經常影響取景,隨處可見的街頭流浪漢讓你時刻精神緊張。但是里約人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搬離這座城市,就連耶穌基督本人也矗立于此,將雙臂伸展于這座城市的上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