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曾經在潛艇部隊工作過一段時間,我們那里都是常規(guī)潛艇,當時接觸比較多的都是型號較新的全訓潛艇,偶爾跟隨老型號潛艇出海,這讓我對潛艇部隊又多了一份感受——潛伏的威力。</h3> <h3>說起來那是一次偶然,讓我有了接觸老潛艇的機會。有一天早飯的時候,張副參謀長說起當天要配合水面艦艇攻潛訓練,問我是否感興趣一起去看看。我知道按照計劃張副參謀長是那天隨艇出海的指揮員,出海配合訓練的是一艘老潛艇。此前我接觸的都是新型號的潛艇,原本我也有到老潛艇上出海的想法,只是因為剛到一個新單位,感覺一切隨緣比較好,也就沒有提出這方面的要求?,F(xiàn)在既然張副參謀長問道這事,剛好那天我沒什么事,這送上門的機會就不容錯過,那就去吧。所以,我就通快地答應跟他一起出海。</h3> <h3>我跟張副參謀長約好飯后一起散步到碼頭,一路上自然就聊了好多事情。張副參謀長是個很健談的人,我在司令部接觸的大多數(shù)軍官都是寡言少語,可能是長期潛艇生活使他們像潛艇一樣不聲不響悶頭干大活,而他則是個例外。我們一路走著聊著,大概十多分鐘時間就到碼頭了,聊的話題從年度訓練計劃安排到老潛艇的現(xiàn)狀,我對當天出海訓練內容大體上有了一些了解。按照上級部署的年度訓練計劃,我們每年都會和水面艦艇部隊進行相互配合的訓練,由于水面艦艇數(shù)量較多,所以,我們要保障水面艦艇的攻潛訓練困難較大,主要是潛艇數(shù)量太少,有時不得不派出一些較為老舊的潛艇來保障任務。在攻擊和配合雙方的協(xié)同會上,為了保障完成年度任務且都有所收獲,實際上我們也盡力給對方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條件,比如說派出老舊的潛艇,因為性能相對較差,水面艦艇可能更容易發(fā)現(xiàn)和跟蹤到我們,否則就夏季南海海域的水文氣象條件,水面艦艇出去訓練那就純屬浪費錢。作為長期在水面艦艇工作的我,聽了張副參謀長的話,心里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這顯然是對水面艦艇帶著鄙視嘛,不過人家說的也是大實話。</h3> <h3>我們當天的任務是為2艘水面艦艇提供目標,保障他們的攻潛訓練。從離碼頭到進入潛艇訓練區(qū),一路都跟以往出海沒有什么區(qū)別,到達潛訓區(qū)與水面艦艇溝通后,準備按計劃潛入水下,我們也從艦橋下到三艙,這里是指揮艙,也就是我通常出海時的主要崗位。隨后,慢慢注水潛入水下,在潛望鏡狀態(tài)的時候還稍微停留并觀察了一會,然后才加快下潛,到達水下六、七十米的深度,這是我們事先計劃的水下工作深度,因為深度越大水面艦艇發(fā)現(xiàn)我們的難度也越大,既然是配合人家訓練,那總不能讓他們抓不到目標吧。我們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按照計劃緩慢機動,這個計劃水面艦艇是不知道的。我注意到這艘老艇的確有些陳舊,不僅空調設備效果差,而且各種設備的噪音好像也相對要大一些。</h3> <h3>張副參謀長告訴我,盡管我們在一艘老艇上,但是水面艦艇要發(fā)現(xiàn)我們也是不容易的。自從潛到水下之后,指揮艙內很少有人說話,大家都在自己的戰(zhàn)位上靜悄悄地工作,客觀上給聲吶操作手造就了一個好的工作環(huán)境。果然,上午水面艦艇用手榴彈模擬攻擊的聲音感覺還說得過去,偶爾還能聽到水壓艇殼發(fā)出的“嘎嘎”聲響,但到了下午不僅我們被攻擊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而且手榴彈的聲音也比較遠,也就是說他們捕捉潛艇和組織攻擊的效果不是很好。在夏季,南海海域的海水表層溫度較高,隨著水深的增加海水的溫度逐漸下降,聲波傳播的路徑不是直線,而是向下彎曲的,往往表層水溫越高這種彎曲越厲害,這就大大降低水面艦艇聲納的探測距離。潛艇在水下一定深度后,水溫基本上保持不變,因此,潛艇的聲吶發(fā)出的聲波近似于直線,也就可以探測到較遠的目標。綜上所述,下午海水表面溫度比上午高,水面艦艇要探測到潛艇難度就比較大,而對潛艇來說這種影響幾乎可以忽略,這也是下午水面艦艇攻潛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這樣一解釋,如果我們真的派出新型潛艇來配合訓練的話,那可能水面艦艇真的就抓瞎了,我現(xiàn)在覺得那不是對他們提高訓練難度,而是壓根就讓他們沒有訓練機會。</h3> <h3>訓練結束返航的路上,我和張副參謀長都到艦橋上來了,又是聊了一路。這一路上因為有艇長來操縱,我跟張副參謀長在艦橋上又神聊起來,還是以他為主,主要聊的是潛艇的伏擊戰(zhàn)術和魚雷的威力,我感覺勝似聽了一堂課,他的確有很豐富的經驗。經張副參謀長一講,?潛艇就像幽靈一般地存在于世,以十分簡單的魚雷攻擊手段,一次即可攜帶足夠毀滅數(shù)艘大型艦船的利器,其長時間潛航具備的水下隱蔽性,使?jié)摲蔀樽钪饕淖鲬?zhàn)方式,能神出鬼沒地對敵方發(fā)動攻擊。另外,因為潛艇幾乎沒有什么防御和自衛(wèi)的手段,潛伏也成為其保存自己的主要方式。回憶我在廣州學習的反潛課程,當時教員曾經講過即使水面艦艇與其他兵力合同攻潛將大幅提升效率,但海水這個天然的屏障并不是一兩樣技術就能隨便突破的,看來我這一天聽到和看到的都印證了這一切。返航后我思考與張副參謀長的聊天,實際上有不少是他在實際工作中的體會,尤其是在我們部隊僅有常規(guī)潛艇的情況下,怎么樣發(fā)揮其優(yōu)勢的問題,無疑,潛伏是一種既簡單實用,又頗具威懾的運用方式,至少在當時無論哪個國家對潛搜索都不是輕松的事情。</h3> <h3>這次隨著老艇出海,讓我更加相信了他們經常講到的潛伏無聲、隨時戰(zhàn)斗的含義。與水面艦艇尤其是大型水面艦艇動輒在某某海域以護航、巡邏、訓練或者出訪等方式顯示存在不同,潛艇就是默默無聞的存在,尤其是常規(guī)潛艇總是悄無聲息地出航和默默地下潛,然后靜靜地潛航到陣位,在寂寞的煎熬下等待獵物。一個“靜”字將潛艇的全部都包裹起來,一切看起來都不事張揚,沒有人知道潛艇在哪里,沒有人知道潛艇在干什么,十年八年也許更長時間都不曾等到一個獵物,而一旦行動也許就是驚天炸雷,它會毫不猶豫地將重磅利器——魚雷轟出去。靜默潛伏雖然收斂了潛艇的鋒芒,但它的暴脾氣也僅僅是被按下暫停鍵,各式各樣的魚雷對付小目標都有點浪費,萬噸巨船遇上它那也很難回家,這就是潛伏的威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