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散曲創(chuàng)作談~徐耿華

東北虎

<p class="ql-block">編者的話:編者非常幸運地得到了中華詩詞學(xué)會顧問兼散曲工作委員會主任徐耿華的講課課件,我把它編輯成《散曲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談》。文章雖然不長,但道出了散曲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是非常寶貴的。本人反復(fù)咀嚼而不厭,受益良多。今日刊出,以饗讀者。作者簡介:</p> <p class="ql-block">(以下為徐耿華原文)</p><p class="ql-block">各位詩友: 那天講課時間太緊,有些問題沒有機會講。發(fā)在此群,以供參考。</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第一,</b><b>如何選擇曲譜 </b></p><p class="ql-block"> 元曲曲譜是怎樣產(chǎn)生的?由詞牌轉(zhuǎn)為曲牌的,有的基本上延續(xù)了詞牌的平仄要求,只是仄聲中有些地方強調(diào)了“去聲”或者“宜去”,如風(fēng)入松、憶王孫、太常引、人月圓等;有的就與詞譜完全不一樣,如后庭花、感皇恩、滿庭芳、端正好、粉蝶兒等。而其他的曲牌來自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音樂,一定是沒有平仄譜的。于是我們說元人寫曲,開始用的是“音樂譜”,因為那時候?qū)懬娜舜蠖紩?,以演唱時字不“倒音”為原則。后人根據(jù)名人名作才總結(jié)出平仄譜。 </p><p class="ql-block"> 今人寫曲的大都不會唱曲,只能依靠平仄譜。首選曲譜是臺灣學(xué)者鄭騫的《北曲新譜》,它是迄今最為周全詳盡的曲譜。這個曲譜建立在掌握了大量元代和明初曲例的基礎(chǔ)之上,建立在對比了大量前人已有的曲譜的基礎(chǔ)之上。分析和表述最為詳盡。但是,此譜大陸不易買到。那么,我們就退而求其次,那就是《元曲鑒賞辭典》后面的附譜。此譜只是簡編了譜式,并無詳盡解釋。我估計很可能簡編了一些別人的曲譜,其中包括鄭騫的《北曲新譜》。因為我對了一下,除了曲牌比《北曲新譜》少了一些,所列曲牌的平仄、韻腳基本一致,差別不大。此譜是我們目前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用的曲譜。但這個曲譜是小令、套曲各種曲牌混編的曲譜,初學(xué)者常常誤用套曲專用的曲牌來寫小令,把帶過曲專用曲牌當(dāng)小令單曲來用。另一個大家比較認(rèn)可的曲譜是唐圭璋的《元人小令曲譜》。它所列小令曲牌較少,但都是常用的牌子。這部曲譜與《元曲鑒賞辭典》附譜不同的地方還是有的,比如“上小樓”、“秦樓月”等曲牌在《元曲鑒賞辭典》中沒有;“鵲踏枝”、“慶元貞”在《元曲鑒賞辭典》中沒有說可單獨作小令只曲,而是帶過曲的曲牌,如:“哪吒令帶鵲踏枝帶寄生草”、“黃薔薇帶慶元貞”,唐譜則認(rèn)為可以獨用。唐先生是大權(quán)威,加之他的看法也算有所本,故唐譜也算是比較可信的。</p> <p class="ql-block">  <b>第二,如何選擇曲牌 </b></p><p class="ql-block"> 在元代和明初,人們寫曲首先要考慮的是情感色彩。因為那時節(jié)散曲是歌詞,某個曲牌怎么唱有一個固定的音樂曲調(diào),曲調(diào)是帶有情感色彩的。用今天秦腔戲里的術(shù)語來比喻,這段唱腔是“花音”的,還是“苦音”的。你寫歡快的事物當(dāng)然要用“花音”,寫悲戚的事物當(dāng)然要用“苦音”。古人根據(jù)唱腔的感情色彩給每一個宮調(diào)內(nèi)的所有曲牌定了情感上的標(biāo)簽,具體如下:</p><p class="ql-block">黃鐘宮,富貴纏綿;正 宮,惆悵雄壯;</p><p class="ql-block">仙呂宮,清新綿邈;南呂宮,感嘆傷悲;</p><p class="ql-block">中呂宮,高下閃賺;大石調(diào),風(fēng)流蘊藉;</p><p class="ql-block">小石調(diào),旖旎嫵媚;般涉調(diào),拾掇坑塹;</p><p class="ql-block">商角調(diào),悲傷宛轉(zhuǎn); 商 調(diào),凄愴怨慕;</p><p class="ql-block">越 調(diào),陶寫冷笑; 雙 調(diào),健捷激裊。</p><p class="ql-block"> 這些情感標(biāo)簽有的一看就明白了,有的只可意會,卻無法用準(zhǔn)確的語言表達(dá)出來。明代晚期乃至清代,散曲作為唱詞的功能逐漸喪失,變成了案頭文學(xué),人們在創(chuàng)作時開始忽略宮調(diào)和曲牌原有的情感色彩。今天,絕大多數(shù)的作者都不管曲牌的原有情感色彩,隨心所欲。我的意見是:寫套曲時還是要適當(dāng)考慮一下原有的情感色彩。比如寫父母情,如果老人已經(jīng)仙逝,最好選用南呂、商角調(diào)、商調(diào)等悲傷情調(diào)的套式來寫。另外,有些小令曲牌從句式結(jié)構(gòu)緊緊地配合了音樂的情感色彩,比如“黑麻令”,讀起來給人以如泣如訴的感覺,你就別用它來寫歡快的事情;“醉羅歌”的開頭就給人一種歡快、俏皮的感覺,你就別用它寫那些令人心情沉重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 我自己在寫小令時也和大家一樣,首先面臨的問題是選什么曲牌來寫。我的作品不多,令我滿意、大家評價也不錯的有那么幾首。大家也許不知道,這些曲作都是倒著寫出來的,也就是先寫了后面幾句,然后才補齊前邊。因為我寫曲時經(jīng)常是先有了一兩句我認(rèn)為是最精彩的話,而最精彩的句子往往被安排在最后幾句(最常見的是最后一句),這一句就是“詩眼”。我在選曲牌時盡量先讓詩眼很舒服,不要因為平仄要求而把詩眼改得變了味,喪失了它的韻味。比如我寫《夏日風(fēng)景線》時最先有兩句“女人省布,男人費眼”,反復(fù)比較后覺得[仙呂?后庭花]這個曲牌的最后兩句“×平×厶,×平×厶平(韻,可上)”最合適,后一句五個字,我在“男人費眼”前加一“傻”字,前一句譜中四個字,我在句前襯一“俏”字。這樣完全保留了我寫作前對詩眼的設(shè)計,而且既合譜又對仗,產(chǎn)生了預(yù)想不到的韻味。然后才又把前邊的鋪墊補齊,變成了如下整體:“七戒八規(guī)太久遠(yuǎn),女性著裝日漸短。裙褲一尺欠,小衫兒露背肩。好‘寒酸’,俏女人省布,傻男人費眼?!边@個經(jīng)驗,大家不妨一試。</p> <p class="ql-block">  <b>第三,認(rèn)真對待曲譜中的頓號</b></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詞牌中的標(biāo)點符號是固定的,句號、逗號在什么位置,無論多少人來填同一詞牌,句號、逗號的位置不應(yīng)該有變化(個別句子根據(jù)文意改作問號、嘆號除外)。在標(biāo)點符號運用方面,散曲就沒有詞那么嚴(yán)格,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有些曲牌因為要求對仗,標(biāo)點是無法改動的,如【寄生草】:“平平仄,仄仄平(韻)。×平×仄平平厶(韻),×平×仄仄平厶(韻),×平×仄平平厶(韻)。×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去(韻)?!庇捎谇V要求“首兩句和末兩句須對仗,中間三句須作鼎足對”,那么七個標(biāo)點必然是“逗句逗逗句逗句”。但更多曲牌都可以根據(jù)文義自主的點句逗。散曲曲譜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頓號。曲譜中最常見的點頓號的句子有兩種情況:×××、×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厶上,×××、仄平平去。(【脫布衫】全牌);×××、仄去平,×××、去平平(【錦橙梅】一二句)。</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點頓號只是表明句式,是三四句式和三三句式,借以區(qū)別于人們常見的四三句式和二二二句式。頓號前后加起來是一句話。誰把一處頓號改作逗號,誰就在這個曲牌中加了一句,這是出律,不行;不理會頓號的存在,把句子寫成四三句式和二二二句式也是出律,也不行。原則上散曲寫成后頓號都可以去掉,但是有些情況下,容易被人誤作四三句式和二二二句式來讀時你還是點上為好。</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創(chuàng)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三四句式好寫,三三句式難寫。三三句式又稱作六字折腰句,我在讀了大量的前人作品后發(fā)現(xiàn),高手們一般不會讓前三字的詞義與后三字的詞義處于并列地位,并列了即使點了頓號或者不點,都讓人感到是兩句,中間應(yīng)該有個逗號,如“桃花紅菜花黃”。高手們一定會讓前三字和后三字處于偏正關(guān)系中,或者是遞進(jìn)關(guān)系,或者后三字是前三字的補語。如孫為霆《黃鶯兒?春節(jié)過曲江池》的一二句:“酒肉臭朱門,過荒街死了人?!薄斑^荒街”時才發(fā)現(xiàn)“死了人”,不是并列關(guān)系。我寫《洪亮吉坐監(jiān)》第三個《寄生草》時依譜改一二句為兩個六字折腰句:“露白骨時時現(xiàn),堆黃沙處處丘。”后三字是前三字的補充說明。希望大家今后寫作時注意這些細(xì)節(jié)。</p> <p class="ql-block">  <b>第四,散曲的襯字 </b></p><p class="ql-block"> 寫曲可以襯字,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特征。一支曲詞中,除了調(diào)譜規(guī)定的字句以外,又可隨意增加一些字;調(diào)譜所規(guī)定的字句,稱為“正字”;自由增加的字句,叫做襯字。襯字不占譜,不拘平仄,在句首、句中和板式較緊密的地方,可以酌用襯字,切不可在句子末尾兩字間襯字。襯字用到曲詞中,使文義流暢,歌唱時亦有清新疏密之致,所以襯字便于歌唱,也利于行文。但襯字加入句中,絕不可影響原文的意義,所謂“宜用虛字,不宜用實字”。 </p><p class="ql-block"> 我以為檢查襯字是否妥貼的簡易辦法是,把襯字取了,看看意思是否能夠勉強講得通,講不通或者意思相反,就說明襯得不妥。比如〔十二月帶過堯民歌〕,曲牌定格是四四四四四四,七七七七二五五共13句、54字。而王實甫所作則是:(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yuǎn)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nèi)閣)香風(fēng)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帶〕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p><p class="ql-block"> 北曲的襯字使用很寬,襯字字?jǐn)?shù)多寡亦不限制,但也有專家主張盡量少襯字。襯字常出現(xiàn)于以下情況: (1)詞頭:該字無重要意義,如:“老”師,“老”李,“小”紅,“大”嫂,“有”宋一代……(2)詞尾:如:桌“子”,睡“著”,我“的”,里“頭”…… (3)疊字:可加速聲情之變化,故期第二字也可視為襯字,如:慢“慢”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需要說明的是,若加襯字處為對仗句,則連襯字也須對仗。</p> <p class="ql-block"><b>  五、散曲的對偶</b></p><p class="ql-block"> 對仗本是詞常用的手法之一,不過就對仗方式而言,散曲中的對仗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很多在詩詞中無法對仗的在散曲都可以對仗。故而有學(xué)者認(rèn)為散曲不叫對仗,而只能叫對偶。因為詩詞的對仗不僅詞義相對,而且一般都要平仄相反。散曲不是這樣,兩句平仄相同的句子也要求詞義能對。</p><p class="ql-block"> 比較常見的對偶有下列幾種:</p><p class="ql-block"> 合璧對(兩句對):例如拙作《塞鴻秋?有感于袁崇煥之死》前四句:“昏王發(fā)怒龍顏變,良臣枉被極刑讞。大活人割肉三千段,小平民爭啖一時亂。” </p><p class="ql-block"> 鼎足對(三句對):例如,“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子見他歪剌剌趕過飲牛灣,蕩的那卒律律紅塵遮望眼,振的這滴溜溜紅葉落空山”等。</p><p class="ql-block"> 連璧對(四句對):例如,“丹臉上胭脂勻膩,翠盤中彩袖低垂,寶髻上金釵斜墜,霞綬底珍珠絡(luò)臂”,“忙劫劫蜂翅穿花,鬧炒炒燕子尋巢,喜孜孜尋芳斗草,笑吟吟南陌西郊”,“金谷園那得三生富?鐵門限枉作千年妒!汨羅江空把三閭污,北邙山誰是千鐘祿”等。</p><p class="ql-block"> 連珠對(句多相對)例如:“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yuǎn)水粼粼?見楊柳飛棉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nèi)閣香風(fēng)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等。</p><p class="ql-block"> 隔句對(即扇面對,一對三,三對四)例如拙作《碧玉簫?古代人名避諱》的前四句是:“杜甫寫詩不書‘閑’,‘恒娥’不傳‘嫦娥’傳;史遷筆下永無‘談’,‘點火’不嫌‘點燈’嫌?!?lt;/p><p class="ql-block"> 另外還有重疊對、鸞鳳和鳴對(首尾兩句對)、燕逐飛花對(一句話中有個鼎足對)等。元人作“哈哈笑我,我笑哈哈”,也被認(rèn)為是對偶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