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7日(周末),來到南京清涼山,探尋清涼山的時代變遷。</p><p class="ql-block">清涼山是南京城西的丘陵山崗,位于南京市鼓樓區(qū)清涼門內(nèi),山勢橢圓,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里,建有清涼山公園。</p><p class="ql-block">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首山、石頭城,有“六朝勝跡”之稱,諸葛亮曾稱金陵形勢為“虎踞龍蟠”,虎踞就指今清涼山。戰(zhàn)國時楚威王于此置金陵邑,山存有城,名石城山。三國時,東吳改筑石頭城,亦名石頭山。南唐時曾建避暑宮于山上,是南唐帝王避暑行宮的所在地。北宋時更名清涼山,沿用至今。</p> 清涼山公園 <p class="ql-block">與南京地鐵7號線清涼山站緊密相連的清涼山公園,坐落于南京鼓樓區(qū)廣州路83號,是一處融合了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的AAA級景區(qū)城市公園,<span style="font-size:18px;">免費開放。</span>公園占地約4平方公里,山高100多米。公園以“六朝勝跡”“城市山林”著稱,與虎踞路對面的石頭城遺址遙相呼應(yīng),形成“一靜一動”的景觀對比。</p> <p class="ql-block">公園內(nèi)的?清涼寺?,始建于南朝,李昪到清涼山避暑,改名為“石頭清涼大道場”,高僧文益禪師居住在寺內(nèi),創(chuàng)建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命名為興教寺。明初稱清涼寺,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清涼寺?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唐避暑宮舊址,也是南唐金陵首剎、法眼宗祖庭,也是禪宗五家七派之中,祖庭尚未恢復(fù)的道場。寺內(nèi)曾藏“三絕”(董羽畫龍、李后主書法、李霄遠草書),現(xiàn)存古井“</span>還陽泉”。</p> 石頭城 <p class="ql-block">一、公元前333年,楚國滅越后,楚威王在石頭山筑“金陵邑”,為南京“金陵”別稱的起源。</p><p class="ql-block">?二、孫權(quán)筑石頭城?: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年),孫權(quán)遷都秣陵(今南京),利用石頭山天然峭壁修筑石頭城,作為水軍總部和長江防線核心,開啟南京建都史。因地形險要(“因山為城,因江為池”),諸葛亮曾贊其“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p><p class="ql-block">數(shù)百年來,石頭城見證了王朝的興衰,歷史的變遷和人民的奮斗。傳說中,每塊用于建造石城的石頭、城磚都保存著一個故事,記錄了人們的快樂、悲傷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 石城霽雪 </p><p class="ql-block">石城即石頭城,相傳諸葛亮論金陵形勢云:"鐘阜龍蟠,石頭虎踞,真帝王之宅"。以后"龍盤虎踞"便成為稱頌?zāi)暇┬蝿菪蹅サ膶S行稳菰~,"石城霽雪"即是指石頭城上的雪景,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冬觀石城霽雪"為文人騷客們所贊賞。</p> <p class="ql-block">清涼山上的地堡名為?清涼山碉堡?,是南京國民政府于1933年為防御日本侵略而修建的軍事工事。</p><p class="ql-block">清涼山碉堡位于清涼門北側(cè),是南京防御區(qū)的三大核心據(jù)點之一。雖然碉堡的入口被封閉,但射擊口依然完整,可以近距離感受到民國碉堡的獨特魅力。</p> 石頭城遺址公園 <p class="ql-block">南京的石頭城遺址公園位于秦淮河與古城墻之間的區(qū)域內(nèi),是一個充滿歷史底蘊的地方。這里的石壁城墻經(jīng)歷千年風雨滄桑,見證南京歷史的變遷。公園內(nèi)的綠化植被豐富,與古老的城墻相映成趣,提供了一個寧靜而充滿歷史韻味的休閑空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鬼臉照鏡?”</span></p><p class="ql-block">“鬼臉”石頭城遺址公園的核心部分。其名稱源于城墻中部一塊凸出的橢圓形紅色水成巖,經(jīng)長年風化后形成酷似猙獰鬼臉的天然景觀,故得名“鬼臉城”。</p><p class="ql-block">?鬼臉照鏡?:鬼臉下方有一面積1600平方米的水塘(燕王河),湖面倒映鬼臉形成“鬼臉照鏡子”的奇觀,為金陵四十八景“石城霽雪”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燈光映襯下更顯逼真,1975年金日成曾專程游覽。</p><p class="ql-block">鬼臉城是南京明城墻與六朝歷史交融的獨特景觀,兼具自然奇觀與人文底蘊,現(xiàn)已成為市民休閑和游客探古的熱門目的地。</p><p class="ql-block">?燕王河傳說?:相傳朱棣曾由此河逃出南京,得名“燕王河”。</p> 清涼山地鐵站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8日南京地鐵7號線清涼山站投入運營,全線實現(xiàn)貫通運營。極大的方便了周邊人們的出行,也為古老的清涼山增加一座現(xiàn)代且華麗的地下宮殿。</p><p class="ql-block">清涼山站的開挖深度接近地下51米,相當于15層樓的高度。清涼山地形起伏較大,7號線在清涼山地區(qū)下穿秦淮河、城西干道隧道和周邊密集的地面建筑地基,該站必須埋得更深,才能保證軌道的平穩(wěn)和已有建筑的安全。</p><p class="ql-block">?清涼山公園是南京知名的考古遺址,尤其是其上的石頭城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如何在建設(shè)地下空間的同時,保護考古遺址的完整性?首先在清涼山站正式施工前,相關(guān)方首先進行了地質(zhì)勘察,分析地層結(jié)構(gòu)與穩(wěn)定性;同時對周邊環(huán)境全面調(diào)研,明確與各類建構(gòu)筑物的位置關(guān)系及影響,尤其關(guān)注對遺址的潛在威脅。對施工工法多方論證確定后,嚴控施工過程,保障遺址安全。此次建設(shè)對清涼山遺址保護和未來遺址公園建設(shè)都預(yù)留了很大的便利空間。</p> <p class="ql-block">清涼山地鐵站現(xiàn)在有1號、2號兩個出入口。</p><p class="ql-block">1號出入口安裝了上下兩部手扶電梯,從入口到負6層站廳要停靠二個平臺,需要乘坐3段扶梯,通過記時,總共約需3分40秒。,然后經(jīng)過安檢后乘手扶電梯到負7層候車廳等候上車。</p> <p class="ql-block">2號門出入口配置了垂直電梯以方便乘客通行。在出入口7部超大容量的高速垂直電梯“隨時待命”,20秒就能從地面直達位于地下負六層站廳,經(jīng)安檢驗證后乘手扶電梯到負7層候車廳等候乘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涼山地鐵車</span>站總長度596.9米,主體暗挖段隧道開挖面積約490平方米,形成了全線唯一無柱拱形車站,空間特征鮮明。</p><p class="ql-block">清涼山車站由銅色龍鱗造型組成,巨大的拱形宛若游龍,氣勢磅礴。天花中心造型與燈光演繹如蒼穹頓開,騰云駕霧,與墻面彩繪浮雕交相輝映,集天地之華章,演繹清涼山龍蟠雄渾,彰顯王者氣概,盡顯古都之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