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團山民居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處,歷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語稱“突舍爾”,意為“藏金埋銀之地”。村莊建在一坡地之上,背依青山,景色秀美,交通便利。</p> <p class="ql-block">團山民居一游,小記一下!</p><p class="ql-block">團山村是一個典型的滇南漢族移民村,始祖張福于明洪武年間由江西饒州府鄱陽縣許義寨貿(mào)易入滇,先居于建水城西門外之藍頭坡,后三遷擇里,定居團山,人丁興旺,衍為巨族。在600余年的歷史長河中,張氏族人遵“百忍”家訓為安身立命之本,家風良好,子孫好學上進,文武人才眾多。至清末,張氏族人積極參與個舊錫礦開發(fā),掙得巨額錢財,皆回鄉(xiāng)建蓋豪宅,光耀門庭?,F(xiàn)存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15座,寨門3座,寺廟3坐,宗祠1座,祖塋1座,占地面積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積16158平方米。其形制規(guī)整,布局靈活,空間景觀豐富,內(nèi)雅外秀,建筑精美,工藝精湛,表現(xiàn)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發(fā)展的最高水平,是考察中國近代地方民營工商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實物資料。2005年6月21日,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chǎn)保護基金會(WMF)將其公布列為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chǎn),確認團山古村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未經(jīng)觸動的人類珍貴遺產(chǎn)的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