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還錢</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我身邊。故事的當(dāng)事人把故事講給我聽,覺得很有必要寫寫,全當(dāng)一個笑話。為了寫作方便,故事里的人物暫且叫他們張三和李四吧。</p><p class="ql-block"> 張三和李四都是我熟知的人,且關(guān)系還不錯,事情都過去20多年了,今天為什么又舊事重提呢?那是因為好稱“從來沒犯過錯”的李四,用他的智慧讓張三又犯了一個“錯誤”。因與本故事無關(guān)暫且不提。</p><p class="ql-block"> 故事大概是20多年前的事,這個好稱“從來沒有犯過錯”的李四,一天他弟弟因做生意缺少流資,向他借錢。不多,一到三萬,這個記不太清了。手足之情,不幫說不過去,幫,又怕要不回來,于是李四靈機(jī)一動,便向張三無息借了點錢轉(zhuǎn)借給其弟,并給張三打了借條。</p><p class="ql-block"> 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一兩個月了。張三因用不著這筆錢,況且時間也不長,所以也沒有催要。但李四心里好像沒底了,或許他弟弟借錢時有給他時間承諾吧,于是便叫上張三一起上門催要款。</p><p class="ql-block"> 說實在的,當(dāng)初李四借張三錢時并沒有說用多長時間,時間的確也不長,所以張三真的不好意思登門要錢。在推辭中,李四說了:你和我一起去,我好說話。大概意思是讓他弟弟知道,這筆錢他是借張三的,人家問他要錢了。他自己當(dāng)起了好人,讓張三頂著丑角的角色。對于張三來說,雖然感覺有些難為情,為了李四,還是硬著頭皮一起上門了。</p><p class="ql-block"> 故事到這也還說的過去。畢竟誰的錢都來之不易,借錢還賬理所當(dāng)然。但錢要到手,李四的處理方式讓張三犯難了。他們?nèi)ヒX時李四沒提帶上欠條的事,張三也沒考慮到,甚至把借條的事忘了,空手赤拳連一個包都沒拿就去了。錢給了,就放一個黑塑料袋里的。他們是坐公交車去的李四弟弟所在的縣城,回來還要坐公交車。張三處于安全考慮,就對李四說:“錢先放你那吧,回去再給我?!薄安恍?!還是你拿著!”……</p><p class="ql-block"> 在來回推辭了幾番后,張三見推辭不掉,就把錢緊緊的抱在懷里了。在等車的功夫,李四提出:“你得把借條還我!”張三一聽這話,說:“我來時沒拿借條???不然錢還是你先拿著吧,等回去我拿了借條你再給我?!笔虑榈竭@里應(yīng)當(dāng)是合情合理。但李四又不愿意了,估計當(dāng)時他也考慮到旅途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吧,還是硬把錢塞給了張三。無奈張三又把錢拿著了。這時李四可能還是覺得不放心,錢給了張三,借條還沒拿回呢,于是再次問張三要借條,張三再次把錢給李四,李四仍不接。張三說:“出門時沒拿借條,不然我給你打個收到條吧!”李四接著說:“不行!你必須把接條給我?!边@時張三真的生氣了,十分氣憤地說:“我給你說了,出門沒帶條,讓你先拿著你不拿,給你打收條你又不干,你說得怎么著?”李四看張三真的生氣了,可能也覺得自己做的過分了吧,不言語了。就這樣,一路默默無語。</p><p class="ql-block"> 幾十公里路程地顛簸,張三暈車了,再加上一路上的不愉快,心里五味雜陳。</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第二天李四就到十幾公里的單位上班了,張三心里老惦記還借條的事。這天,單位司機(jī)出門辦事,于是便給單位領(lǐng)導(dǎo)請了假,帶上條與司機(jī)商量搭其便車專程給李四送借條了。</p><p class="ql-block"> 事情還算順利,經(jīng)電話聯(lián)系,很容易就找到了李四。張三把條還給李四時,心情仍郁郁寡歡,也沒多說什么,但心里總有個期望,哪怕是對那天的事情說聲對不起,或說聲謝謝也感到是一種寬慰。然而,沒有,等來的只是“我正忙著的,我先回去了哈!”便匆匆告別。</p><p class="ql-block"> 事情過去20多年了,不然張三也想不起這事,他們之間因其他事又發(fā)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讓張三再次回憶起往事。</p><p class="ql-block"> 張三和李四其實是多年很要好的朋友,但每每想起這事,心里總是隱隱約約地不舒服。因為每次他們之間發(fā)生點矛盾,李四總是理直氣壯,特別讓他不理解的是:李四為什么那么有底氣說“我就沒有錯,我就從來沒犯過錯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