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翻開《梁曉聲的寫作課: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我仿佛找到了破解孩子寫作難題的鑰匙。梁曉聲老師用溫暖而智慧的語言,將寫作拆解成一場場生動的對話,不僅讓孩子重拾對文字的興趣,更讓我對寫作教育有了新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梁曉聲老師強調(diào)“寫作是心靈的表達”,而非機械的任務。他提到,孩子不應被“高大上”的立意束縛,而應關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比如,他引導一個孩子回憶雨中的細節(jié)——雨衣壞了、爺爺?shù)挠暌卤蝗?、自己淋雨的感受,讓文字從?nèi)心自然流淌。這讓我意識到,孩子的寫作需要從生活出發(fā),記錄那些讓他們心跳加速、鼻子發(fā)酸或嘴角上揚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 書中對寫作過程的拆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梁曉聲老師用“拍電影”的方式教孩子寫景,從烏云到雷聲,再到雨后的彩虹,細節(jié)生動,畫面感十足。他提醒孩子“控制想象力”,讓細節(jié)圍繞主題展開,避免天馬行空地跑題。這種分鏡式的引導,讓孩子學會用文字編織故事,而非堆砌技巧。</p> <p class="ql-block"> 梁曉聲老師還特別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他建議孩子每周閱讀數(shù)千字,選擇情感類、散文類等優(yōu)秀文本,積累詞匯、感受語言節(jié)奏。這讓我反思,過去總給孩子買作文選,卻忽略了經(jīng)典作品的滋養(yǎng)。此外,他鼓勵家長與孩子共讀,討論書中的案例,甚至模仿寫作,讓寫作成為親子互動的橋梁。</p> <p class="ql-block"> 合上書,我心中充滿感激。梁曉聲老師不僅教會了孩子如何寫作,更讓我明白,寫作教育不是培養(yǎng)小作家,而是讓孩子學會用文字表達自我、理解世界。寫作是心靈的獨白,是生活的沉淀。愿每個孩子都能在文字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聲音,在積累中慢慢綻放。</p> <p class="ql-block">編輯:岑騰記</p><p class="ql-block">初審:田建華</p><p class="ql-block">復審:盧冰</p><p class="ql-block">終審:冼開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