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維克多·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強調(diào):人最終極的自由,是選擇應(yīng)對方式的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立反饋系統(tǒng)的三板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 具體化法則 別說“我要變強”,改成“每周要達(dá)成的三個具體目標(biāo)”或者“每周需要改進(jìn)的三個問題”,我聽過一個案例,一個硅谷投資人每天寫“愚蠢清單”,記錄自己所犯的錯,這個堅持了幾十年的習(xí)慣,讓他的投資成功率大幅提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 物理錨點策略 焦慮時立刻做件幾分鐘能完成的事:比如換洗四件套、整理桌子、拖地。心理學(xué)發(fā)現(xiàn),身體動作能打斷情緒反芻,就像重啟卡住的電腦。說白了,就是用做具體的事,轉(zhuǎn)移注意力,打破焦慮。人什么時候最焦慮?就我自己的經(jīng)驗,什么都不做的時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 進(jìn)度條思維 游戲設(shè)計師教會我們:可見的進(jìn)度能刺激多巴胺分泌。我會把每天必做的事放在一個打卡器里,比如寫一篇文章,讀書、運動半小時。每次做完一件事,把打卡器撥動成“完成”的瞬間,就特別有儀式感和成就感。 比爾·蓋茨說:每個人都需要教練,不是因為他比你懂,而是他能給你鏡子般的反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沒有高人指點,貴人指路,那我們就做自己的貴人。 那些讓你夜不能寐的事,拆開來看無非是幾組待優(yōu)化的數(shù)據(jù): 和愛人鬧矛盾,提醒你要升級溝通策略;文章閱讀量低,提醒你選題、寫法需要改進(jìn);遲遲不提拔,提醒你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有沒有讓領(lǐng)導(dǎo)看見你的工作。 有句話叫:這個世界,我是來玩的。這當(dāng)然不是要你凡事無所謂,而是,來這世上走一遭,我們是來體驗的——沒有情緒內(nèi)耗,只有持續(xù)迭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摘選公眾號《肥貓說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