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臨汾市平遙縣,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區(qū)的代表作之一(平遙古城)。</p> <p class="ql-block">199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特派專家田中淡考察平遙古城時欣然題詞“平遙古城甲天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平遙古城的評價是:“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及宗教發(fā)展的完整畫卷”。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我在平遙騎行,上次騎行在平遙暢通無阻,這次騎行多處走不過去,徒步暢通無阻。</p> <p class="ql-block">拱極門是平遙古城的北門,也是進(jìn)出古城的重要通道,它與平遙火車站、汽車站相距不遠(yuǎn),擁有高大的城門樓,游客可以在這里登城,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 踏入平遙古城,仿佛掉進(jìn)時光隧道!這座2800歲的“龜形”古城(南門為頭,北門為尾,四門為足),不僅是明清縣城活樣本,更是晉商傳奇的見證地。青磚灰瓦間藏著中國最早的“華爾街”,街巷里飄著老陳醋香,連城墻上的3000垛口都在向你講述孔子三千弟子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登上12米高的明代城墻,俯瞰全城“龜背紋”街巷,摸一摸72座敵樓(象征七十二賢人),感受固若金湯的防御智慧。夕陽西下時,城墻光影如畫,拍照絕絕子!</p> <p class="ql-block">明清街是平遙古城內(nèi)最具代表性的古街道之一,街道兩旁保留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店鋪和民居。漫步在這條青石板路上,您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和古城的繁華與熱鬧。這里還有許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藝品店,讓您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能購買到精美的紀(jì)念品。</p> <p class="ql-block">古市樓位于古城中心,是明清時期平遙古城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它是一座重檐歇山頂建筑,高達(dá)18.5米,底層為磚砌通道,頂部為木構(gòu)建筑。市樓內(nèi)陳列著各種古董、文物、藝術(shù)品等,展示了平遙古城的歷史和文化。游客們可以在這里了解平遙的商業(yè)歷史和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由城墻、店鋪、街道、寺廟、 民居等共同組成一個龐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對稱布局,以市樓為軸心,以南大街為軸線,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廟的封建禮制格局,總占地面積2.25平方千米;城內(nèi)街道格局為“土”字形,整體布局遵從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條蚰蜒巷構(gòu)成八卦圖案,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衙門街和城隍廟街形成干字型商業(yè)街。</p> <p class="ql-block">全國最大古代縣衙,每天上演《縣太爺斷案》實景??!刑具展、牢獄體驗,一秒穿越成“包青天”。后院還有一株600歲古槐,求學(xué)業(yè)很靈驗哦。</p> <p class="ql-block">城隍廟:位于城隍廟街中段,是一座以供奉城隍神為主祀,兼奉財神、灶王谷等俗神的道教廟觀,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hù)單位。廟宇采用三廟合一的規(guī)制,建筑精美,有精美的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文廟:位于山西平遙縣城內(nèi)東南隅,始建于唐貞觀初年,其中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保持原貌。平遙文廟乃中國六最。是我國現(xiàn)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國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筑;有中國最大的孔子及儒學(xué)先賢塑像群;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科舉史展;是中國惟一的專業(yè)性攝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超山書院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平遙古城平遙文廟中軸線上的第四進(jìn)院落,走過明倫堂便是平遙城內(nèi)最大的書院,現(xiàn)辟為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科舉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太平興國觀,原名太平觀,位于平遙城內(nèi)東大街東段,至下東門四十五米。唐(永淳二年)弘道元年(683)創(chuàng)建。宋治平元年(1064)賜牒改太平觀為清虛觀。元祐七年(1089)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補修。元初,賜名太平興國觀。元憲宗二年(1252)易名太平崇圣宮并重修。清代復(fù)稱清虛觀。元代之后,明代成化、萬歷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光緒皆有較大規(guī)模的修繕和補筑,其時建筑群宏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二王廟是祭祀李冰和二郎神的廟宇,原為李冰專祠,于漢末因水患而移建于此。唐末五代,二郎神信仰逐漸蓋過李冰,使其成為二郎神祖廟。清乾隆時之《灌縣志》中稱“二郎廟”,后遂稱之曰“二王廟”。</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組仿古的車轎,</p> <p class="ql-block">平遙九龍壁,這可是明代早期的寶貝,原本是太子寺山門的照壁。太子寺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但它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依然保留在這塊壁上。九龍壁通高4米,寬約20米,下面有個青磚做的須彌座,頂部覆蓋著灰瓦,上面裝飾著五脊六獸,真是美極了。</p><p class="ql-block">這塊壁的設(shè)計和制作都充滿了藝術(shù)感。它用泥陶做胎,外面覆蓋了多種顏色的琉璃構(gòu)件,拼砌得非常精致。整個壁身以青綠色的波濤、藍(lán)色的云霧和黃色的流云作為背景,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堪稱我國古代壁塑藝術(shù)的極品。</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平遙九龍壁上的龍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樣。大同和北京的九龍壁上的龍都是五個爪,而平遙的是四個爪。這一點讓平遙九龍壁顯得更加獨特和珍貴。</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機會去平遙,一定要去看看這塊九龍壁,感受一下它獨特的美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平遙大戲堂是位于古城九龍壁處的的高品位演藝場所,西臨文廟、財神廟,南望魁星樓,東臨古城墻,與法國“紅磨房”齊名?!按髴蛱谩痹岸Y樂堂”。歷史上曾為官紳禮賓、商賈休閑和演戲宴舞名所。</p> <p class="ql-block">平遙大戲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