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廣西物產豐富,民俗奇特,有人模仿云南十八怪,總結了廣西十八怪。我興趣濃厚,覺得還可以解釋幾句。</p> <p class="ql-block">1、繡球最大馬最矮</p><p class="ql-block"> 廣西繡球是壯族人的愛情吉祥物。它有700多年的歷史。靖西縣舊州出產的繡球是最好的一種,由于其獨特的結構和精美的材料,都是手工制作,色彩鮮艷。繡球有大有小,大的竟有一人之高,像團云。</p> <p class="ql-block"> 德保的矮馬是我國獨特的良種馬,也是世界上最矮的一種馬。另一種是英國的矮馬,也很有名。德保矮馬主要產于廣西百色市德保縣。</p> <p class="ql-block"> 它的高度一般在106厘米以下,最矮的只有85厘米。德保的馬兒雖然矮小卻靈巧而有勁。一匹德保矮馬總要四五千六七千元,英國矮馬則要上萬元。</p> <p class="ql-block">2、男女戀愛擺歌臺。</p><p class="ql-block"> 年輕人談戀愛就到魚峰山之類的歌圩對唱山歌。情投意合的,女方會把繡球扔給男方,表達愛意。</p><p class="ql-block">廣西素有“歌?!钡拿雷u,農歷三月三的歌墟,是壯族等少數(shù)民族由來以久的盛大節(jié)日,對歌更是青年男女交往、戀愛的重要方式。在壯鄉(xiāng),想對心上人獻殷勤,一定是“說的沒有唱的好聽”。唱是藝術的說話,要求反應快,語句有文化底蘊,唱詞要押韻順口。電影《劉三姐》、陽朔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及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jié)讓廣西民歌傳遍海內外。</p> <p class="ql-block">3、大年初一祭螞拐</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人們虔誠地祭祀螞拐,螞拐是壯語,就是青蛙。千百年來,靠天吃飯,<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蛙叫,雨水到”。</span>祭螞拐就是祈求風調雨順。螞拐圖騰是壯族崇拜的圖騰之一。壯族是稻作民族,視青蛙為雷神保護神,是到人間來管理雨水的,在東壯、巴馬、天峨、鳳山等地至今還保留有祀蛙祈雨的“螞拐節(jié)”,</p> <p class="ql-block">4、百歲壽星能打柴</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百歲壽星身體硬朗,還能上山打柴。廣西巴馬目前擁有的百歲老人人數(shù)居世界五大長壽區(qū)之首,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巴馬的百歲老人為74人,占全縣人口的萬分之三點一。中外研究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巴馬人長壽的主要因素在四個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山水宜人;二是具有獨特的長壽食物,愛喝玉米粥;三是老人們堅持長期生產勞動;四是生活有規(guī)律,性格樂觀開朗。</p> <p class="ql-block">5、草帽蓋著地一塊</p><p class="ql-block"> “草帽蓋著地一塊”主要反映了廣西大石山區(qū)貧困的生活條件。在廣西有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一農伯上山薅地,收工時習慣性數(shù)了數(shù)他的地塊,怎么數(shù)都少一塊,最后他拿起草帽的時候才猛然發(fā)現(xiàn),草帽下蓋著的正是他數(shù)丟了的那塊地。這當然是夸張的。廣西喀斯特地貌面積共8.95萬平方公里,勤快的山民們因地制宜,在山地里開出小塊田地,一句流傳了幾十年的民諺“瓢一塊,碗一塊,草帽下面蓋一塊”就是這種“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形象說法。</p> <p class="ql-block">6、稻谷種到云天外</p><p class="ql-block"> 以龍勝龍脊梯田為代表的梯田文化主要反映了廣西人民在山坡的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龍脊梯田與金坑梯田相鄰,分布在海拔300-1500米之間。</p> <p class="ql-block">7、不叫南海叫北海</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草帽蓋著地一塊”主要就地理而言,北海明明在南方,可為什么偏不叫“南海”而叫北海?北海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代表性的有兩種。其一,三百多年前,漁民聚居在南萬,日久形成村落,由于南萬的漁民經常把船開到北面港避風,漁民就把北面那一帶的海域叫“北面?!保枚弥?,北面海就被簡稱為北海。當?shù)赜小跋扔心先f,后有北海”之說。其二,“北?!笔菈颜Z,在這里的原住民族壯族的語言中,“北”與“巴”同音,“北?!币鉃楹5淖彀?,即出??凇!氨焙!笔菈颜Z地名的遺存。</p> <p class="ql-block">8、海邊紅樹也懷胎</p><p class="ql-block"> 海邊的紅樹也會結果,孕育著新的生命。北海山口紅樹林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面積8000公頃,1990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紅樹林植物最讓人奇怪的是其獨特的胎生繁殖方式,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長成小苗,然后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渡船泥中發(fā)育生長,小苗掉在海水中即使被海灣沖走,也能隨波逐流,數(shù)月不死,一遇泥沙,數(shù)小時后即可生根成長。</p> <p class="ql-block">9、象鼻飲水山疊彩</p><p class="ql-block"> 峙立于桃花江與漓江交匯處的象鼻山,酷似一頭將長鼻扎于滔滔江水之中狂飲的大象,相傳,這是一頭為玉帝坐騎的神象,因留戀凡間不想回天庭,被追蹤而至的玉帝飛擲神劍于神象的背上。神象死而不倒化為石山,而它背上的劍柄也化為了一尊“寶瓶塔”將神象永遠鎮(zhèn)于這漓江邊了。象鼻山如今已成為桂林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疊彩山因山麓有奇特的風洞,又稱為風洞山,是市內風景薈萃之地。早在唐宋就成為著名游覽勝地,有1000多年的游覽史。山上石刻很多,太極閣的摩崖造像和石刻,藝術價值很高。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并序》、范成大《復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山水桂林有如百里畫廊,天工造化和人文薈萃構成了桂林永世不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10怪:山在城里樓在外</p><p class="ql-block"> “山在城里,樓在山邊”是很多廣西城市的特點,奇山秀峰與樓宇、天橋比肩而立,大自然的山水與城市文明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拔壹揖驮陲L景區(qū)里”,這是頗令當?shù)鼐用褡院赖氖虑椤2徽f桂林山水為代表的自然景觀,就是柳州城區(qū)也是旅游勝地。上圖是柳州所見。</p> <p class="ql-block">第11怪:粽粑大得像豬崽</p><p class="ql-block"> 廣西的少數(shù)民族逢年過節(jié)都包粽粑,而且個頭比其他地方的大,令外地人驚訝不已。這種粽粑當?shù)胤Q為“枕頭粽”,夸張說有小豬崽般大小,可供一家人食用幾天?!帮L莫”是特大的粽粑。臘月二十八,婦女先將糯米泡入水中,泡一夜,滴干水,用食鹽、胡椒、生姜等調料拌勻,用“箬(ruò)葉”(竹葉)包制而成。中間有的放綠豆,有的塞上臘肉和鮮豬肉,形如竹筒,也有呈方形的。這種大粽粑是節(jié)日里舉家團聚時吃的食品和饋贈親友的禮品。</p> <p class="ql-block">第12怪:石頭當成寶貝賣</p><p class="ql-block">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柳州得天獨厚的山水。柳州市奇石品種多、質量好,共有9大類、5、60個品種,被譽為“柳州奇石甲天下”。</p> <p class="ql-block"> 柳州市有專門的奇石館。</p> <p class="ql-block"> 玩石藝術已成為柳州市民喜愛的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它不僅吸引了眾多的石材玩家,而且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的石材游戲產業(yè)。據說這是從紅水河里撈上來的。</p> <p class="ql-block"> 這兩塊石頭竟然成了兩個外國人的頭像!</p> <p class="ql-block">第13怪:禮品店里賣棺材。</p><p class="ql-block"> 在我國流傳著“生在蘇州,長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的民諺,“死在柳州”意為柳州棺材質優(yōu)工巧、飲譽全國,仙逝時得一副足矣。如今,人們已經不再興土葬,柳州棺材作為工藝品仍廣受歡迎,其尺寸變小了,一些人購之作為家居擺設,亦喜其諧音”升官發(fā)財”之意,稱之為壽棺,大都采用香樟、午杉、午柏等名貴木材制作,主要有百壽、百福、九龍三種外觀設計。</p> <p class="ql-block">第14怪:滿街都是一腳踹</p><p class="ql-block"> 俗稱“一腳踹”的摩托車遍布廣西城鄉(xiāng),是深受群眾喜愛的交通工具。據統(tǒng)計,南寧市每2.5個人擁有一輛摩托車,密度遠遠高于其他城市,而且有全國獨一無二的摩托車專用道,是名副其實的“騎在摩托車上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第15怪:米粉吃出三大派</p><p class="ql-block"> 廣西人對米粉情有獨鐘,不但愛吃,還吃出了別具一格的“米粉文化”,南寧的老友粉、桂林的馬肉米粉、柳州的螺螄粉號稱廣西三大米粉。</p> <p class="ql-block"> 桂林米粉還與臺灣作家白勇先有關。</p> <p class="ql-block">16、樂業(yè)天坑成群擺</p><p class="ql-block"> “天坑”是巖溶地區(qū)地下河運行形成大面積塌陷造成的,廣西樂業(yè)天坑群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天坑群,縣境內已發(fā)現(xiàn)28個天坑,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開坑和溶洞的景觀,其中大石圍天坑為世界第二大天坑。</p> <p class="ql-block">17、千年銅鼓敲不壞</p><p class="ql-block"> 廣西是銅鼓的大本營,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銅鼓,其數(shù)量和類型也是最多最全的。銅鼓在廣西的少數(shù)民族中象征著權威和財富。令人稱奇的是,不少銅鼓歷經千年至今仍在民間節(jié)慶中使用。</p> <p class="ql-block">第18怪:花山壁畫好難猜</p><p class="ql-block"> 花山壁畫為壯族先民們作于左江流域的沿江峭崖上,綿延300多公里,神情各異的人物圖像達1900多個,距今已有2000多年以上的歷史?;ㄉ奖诋嫹植贾畯V,作畫地點之陡峭,畫面之雄偉壯觀,作畫條件之艱險,都是國內外所罕見,但先民們繪制這些大型的崖壁畫用意究竟是什么,還有待探討。</p><p class="ql-block">(說明:本文照片多選自網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