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宜興善卷洞是著名石灰?guī)r溶洞,是宜興“三奇”之首。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為國家AAAA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善卷洞景區(qū)的山上還有佛教古剎善權寺,原為祝英臺故宅改建而成。</p><p class="ql-block">五一前夕,我們錯峰出行,清凈悠閑,與您分享照片。</p> <p class="ql-block">進入游客中心,參觀溶洞的門票為70元/人,70歲以上老人全免,我們享受了國家給老年人的紅利。</p> <p class="ql-block">善卷先生的雕像位于廣場中央,是一座漢白玉全身雕像,下方鐫刻的介紹文字,讓人不禁想起那段古老的傳說。這些雕塑和文字,展示了善卷洞的歷史底蘊,與其文化價值和旅游意義?。</p> <p class="ql-block">儲南強先生的全身鑄像則屹立于大門外廣場,他是宜興旅游事業(yè)的奠基人,他的壯舉和貢獻讓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中洞是入口,從這里進入中洞。</p> <p class="ql-block">宜興善卷洞中洞入口處的四個古字是?“獅象大場”?,由丹陽呂鳳子題寫??。該名稱源于中洞兩側形似青獅、白象的天然巨石景觀。</p> <p class="ql-block">洞里兩只象征梁祝的夢幻唯美蝴蝶形影相隨,最終合二為一,寄托了人們希望梁祝二人永不分離的美好祝福?,很多游客在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中洞彩光顏色變幻不斷,獅象大場是一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廳。</p> <p class="ql-block">高達7米的鐘乳石筍兀立洞口,名砥柱峰,頂部的佛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上洞?是善卷洞的最上層,高大寬敞,景觀豐富,是一個充滿仙境般氛圍的地方,詩句“一片飛云掩洞門”形象地描繪了這里的詩意。</p> <p class="ql-block">洞內(nèi)霧氣騰騰,還有蝙蝠飛翔,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在古代,蝙蝠被視為吉祥物,象征著“五福臨門”和“福壽雙全”??。</p> <p class="ql-block">經(jīng)介紹《智取威虎山》中的威虎廳,就是在上洞取景的??。?漂亮的頂部照明是一大特色,通過高科技手段為游客帶來獨特的視覺體驗。?</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樓梯走下去,就是下洞。</p> <p class="ql-block">下洞底部是一個狹長的走廊,光影交錯,水波粼粼。</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有“福壽字”的石刻景觀。</p> <p class="ql-block">下洞的特色在于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質(zhì)特征,從這里可走到洞口,看到露天亭子等美景。</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走向水洞可乘船,游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大樂事。</p> <p class="ql-block">水洞長120米, 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p> <p class="ql-block">善卷洞以其奇幻溶洞景觀、水上泛舟體驗、歷史文化遺跡及梁祝文化展示為特色,提供了一場集自然探秘、文化沉浸與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獨特旅程。</p> <p class="ql-block">水洞?以其獨特的地下溪河景觀而聞名,游人乘舟穿行其中,經(jīng)過三道彎曲后,眼前豁然開朗,綠蔭蔽天,令人神清氣爽?。</p> <p class="ql-block">請欣賞泛舟水洞的小視頻,分享快樂。</p> <p class="ql-block">我們走出洞口,眼前美景盡收眼底,真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有與梁祝文化相關的人文景點,如英臺閣,展示了梁祝文化的背景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愛情郵局于2016年5月29日啟用,旨在為市民和游客提供郵政基本服務的同時,融入愛情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每人5元的觀光車到索道,上山的索道票每人35元。</p> <p class="ql-block">索道上山途中,看見山上的善權寺。我們觀賞周邊的美景,真是愜意舒適。</p> <p class="ql-block">?善權寺景區(qū)內(nèi),有來自云南佤族少數(shù)民族的民俗舞蹈和特技表演?,他們的舞蹈古樸粗獷、熱情奔放,極具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表演者會在臉上抹油彩,赤腳光身,模仿“野人”的形象,進行各種特技表演,如爬刀山、滾火把等?,傳承了佤族的文化,為游客帶來了獨特的視覺和感官體驗,為景區(qū)增添了文化氛圍和旅游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善權山的拜斗壇是山頂?shù)囊惶幹匾獨v史遺跡,相傳梁武帝時期天下大旱,帝求雨時受山神托夢,得知陽羨(今宜興)的張水曹神能致雨,依法施行后果真靈驗。后人為紀念張水曹,將其奉為水神并建壇供奉,祈求風調(diào)雨順?。</p> <p class="ql-block">善權寺國山碑?,又稱“禪國山碑”“封禪國山碑”“天紀碑”“囤碑”等,是刻于孫吳天璽元年(276年)的一方碑刻,該碑現(xiàn)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國山碑保護在此,由于強烈反光,拍不清碑文,非常抱歉!</p> <p class="ql-block">山頂?shù)膱A通閣,與“江南第一碑”國山碑相鄰,環(huán)境清幽,兩者同為陽羨歷史的重要見證?。</p> <p class="ql-block">從圓通寺可俯瞰山下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善卷洞之旅,讓我驚嘆于奇幻的溶洞自然景觀和善權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這是自然奇觀與人文底蘊的完美交融。它是一個旅游勝地,更是一個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地方。在這里,我仿佛聽到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p><p class="ql-block">愿這片凈土永遠保存美好,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它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感謝您的欣賞美贊和支持!</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