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的兩個哥哥家里,每家都珍藏著三張1960版、十二張1980版的十元人民幣,這是父母親留給兩個哥哥的遺物,也是父母親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家風(fēng)的傳承。我每每看到網(wǎng)上有關(guān)老版人民幣的畫面,就會不由自主地喚起那些被歲月塵封的記憶,想起父母在世時那些溫暖又艱難的歲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年的十一月十二日,我那親愛的母親在沒有親人相伴的情況下,無聲無息地離開了我們。當(dāng)我來到母親身邊時,她早已沒有了知覺。我親愛的母親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匆忙,竟來不及與她的兒女們做最后的道別。我知道母親有太多太多的話,沒有說出來,她帶著對兒女們的牽掛和不舍,無奈地離去。在整理母親遺物時,無意間在一雙被子里掉出了一個塑料袋,我和姐姐打開塑料袋,又打開包裹著的一層層紙,原來是1960版和1980版的十元人民幣共計30張,我隨后馬上就交給了大嫂,讓她先保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說也奇怪,在母親入土為安后的第一個晚上,已經(jīng)去世八年的父親突然來到我夢里(自父親去世后,我很少夢到父親)。夢中的父親依然高大、魁梧,他溫和地對我說:“你不要太悲傷,我把你母親帶走了,以后我們倆會云游四方。那三百元錢和你母親留下的存款,你給你兩個哥哥平均分一下,以后咱家里大事小情你還要多費心,如果你覺得沒時間,也可以不管,把你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就行。”我急忙應(yīng)允父親,當(dāng)我再追問父親:“您在那邊過得好嗎?是否見到爺爺、奶奶他們了?”父親卻一轉(zhuǎn)身,頭也沒回,大步流星地走了。我著急地喊著,醒來驚覺是一場夢,但是這夢太過真實,簡直不可思議。我記著父親對我的囑托,第二天早晨,我就把兩個哥哥、兩個嫂嫂召集到一起,說了昨夜父親來我夢里交代的事情,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把事情辦妥。也許是母親走得太急,沒有留下只言片語,父親特地為母親來完成遺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著眼前那一沓老版人民幣,我和哥哥嫂嫂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父親母親的一生,他們經(jīng)歷了太多的苦難,一天好日子也沒過著。他們苦熬肚攢,有積蓄,已經(jīng)相當(dāng)了不起了。父親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弟弟。父親任勞任怨,讓我大伯和四叔出外學(xué)手藝,我二大伯去參軍,自己獨自撐起了一大家子,臟活累活搶著干。后來又幫大伯和四叔蓋起了新房,自己卻始終住在小老房里。到和母親結(jié)婚的時候,我家里就有三間土坯房。聽母親說,她十七歲時,就嫁給了父親,結(jié)婚晚上的被子都是和別人借的。由于大伯和四叔都有手藝,生活都很輕松,可我家就不一樣了,就靠著父親種地養(yǎng)活我們哥姐四個孩子,生活可想而知的艱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為了一家大小的生活,父親和母親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jī)器,不分晝夜地運轉(zhuǎn)著,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為了家辛勤地忙碌著。在我的記憶中,每天天不亮,父親就起來去地里干農(nóng)活,農(nóng)閑時去山上砍柴。母親隨后也起床,把院子里外打掃干凈后,再準(zhǔn)備一大家子的飯,然后喂豬、雞等。她常說:“人勤地不懶”。房前屋后被她種上:黃瓜、豆角、茄子、倭瓜等應(yīng)季蔬菜。有時把吃不完的蔬菜,再晾成干,留著冬天吃(那時沒有蔬菜大棚,冬天基本沒有菜吃。)晚上,母親還會點起煤油燈紡線,紡成的線織成布,供我們一家人做衣服用。我童年的夜晚都是在紡車的吱吱呀呀聲中進(jìn)入的夢鄉(xiāng)。他們含辛茹苦,憑著一雙勤勞的雙手,不僅解決了我們生活的溫飽問題,還把我和大哥供到高中畢業(yè),二哥和姐姐初中畢業(yè)。記得那時我們都上學(xué),每年我們四個的學(xué)費對于土里刨食的父母親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開支。但是父母親都是早早就準(zhǔn)備好。他和母親常說:“只要孩子們愿意上學(xué),咱就是再窮也得供?!焙髞碛纸o兩個哥哥娶了媳婦,沒有外債,還有一些積蓄,那個年代,對于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來說,相當(dāng)不容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子雖過得捉襟見肘,但是父母親總是未雨綢繆。生活中節(jié)衣縮食,不該花的錢絕對不浪費一分,每件衣服都是穿了一年又一年。常聽母親說,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外面有摟錢的耙子,家里也要有攢錢的匣子。父親則教育我們,錢是掙來的,更是省下來的,平時一定要攢錢,急事才能心不慌,并且錢一定要用到刀刃上。他們就是用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引領(lǐng)我們怎樣在艱難的生活中生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兄妹四個時刻牢記父母親的教誨,謹(jǐn)記父母親留下那一沓老版人民幣的良苦用心,日子過得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都風(fēng)生水起。大哥會瓦工手藝,生活中秉承父親埋頭苦干、克勤克儉的優(yōu)秀家風(fēng),把兩個兒子都供到大學(xué)畢業(yè),并且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yè),大兒子定居成都,二兒子定居西安,生活美滿幸福。二哥繼承父親干一行,愛一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部隊復(fù)員后,就當(dāng)了一名保安,直至光榮退休,他在市里給孩子們買了樓房,家里還蓋了新房,手里還有積蓄。姐姐把母親艱苦樸素、省吃儉用的家風(fēng)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大兒子供完高中后,娶妻生子,小兒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考上了公務(wù)員,兩個兒子不僅在老家有住房,還都在市區(qū)買了樓房,并且都有一份體面、心儀的工作。我融合了父母親的優(yōu)點,生活中不光勤勤懇懇,還開源節(jié)流,結(jié)婚后,白手起家,償還完債務(wù),又翻蓋了新房,買了私家車,把兩個女兒都供到大學(xué)畢業(yè)。父母親在天之靈如果看到我們兄妹四人把他們的光榮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定會感到欣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母親的一生,雖平凡,但又不普通。父親雖然從小飽受磨難,但決不向命運低頭。雖然家境清貧,但勤勞苦干,消瘦而單薄的脊梁擔(dān)負(fù)起了整個家庭的重?fù)?dān)。父親那種堅韌頑強、善良寬容、樂觀豁達(dá)的品格以不間斷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母親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她那善良正直、勤儉持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父親母親的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對于我們來說,就是無形的、寶貴的財富。我們一定會把父母親留下的那一沓老版人民幣當(dāng)做傳家寶,代代相傳,警醒后來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