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1號我們坐火車到了惠陽 ,<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開始的計劃是去雙龍灣,</span>在乘坐公交車去酒店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本地大哥,他說惠陽沒有什么好的景點,再加上我們一行中有人去過雙龍灣說不好玩,臨時取消了去雙龍灣的計劃。自由行就是沒有固定的行程,中途什么情況都有可能會改變,這與跟團就是不一樣。我們到達惠陽訂好的酒店,天已經(jīng)很晚,轉(zhuǎn)了一圈,連吃的地方都沒有 ,還好有一家蘭州拉面館還開著, 每人吃了一碗拉面,只在惠陽住了一個晚上 ,22日一早打車到惠州城。來到這里才知道這是一座擁有 2200多年 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葜葑怨攀菐X南重鎮(zhèn),素有 粵東門戶之稱,歷史上曾是 東江流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 客家文化、廣府文化、潮汕文化 的交匯地。</p> <p class="ql-block">惠州第一景點惠州西湖?;葜菸骱詵|晉形成發(fā)展至今已有1600余年歷史,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13平</p><p class="ql-block">方公里,以素雅天成和幽深曲折為山水特征,以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為底蘊,以觀光覽勝、休閑健身、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是中國最美的城市生態(tài)湖泊之一,是具有濃郁嶺南山水園林特色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 AAAAA 級旅游景區(qū)。歷代人文薈萃,蘇東坡等眾多文人墨客踏足惠州,為西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史載"天下西湖,三湖鼎足"、"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素有"芒蘿西子"、"嶺南明珠"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主要景觀為"六湖九橋十八景"。這里山水秀邃、幽深素雅,山環(huán)水繞、重巒疊嶂,古風縈繞、鐘靈毓秀,亭臺樓閣、名勝古跡隱現(xiàn)于樹木蔥蘢之中,猶如一幅動靜相生的風光畫卷。</p> <p class="ql-block">全國西湖眾多,唯一能與杭州西湖媲美的只有惠州西湖?;葜菸骱锊凰愣盖停?整體比較平緩,實在是一個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是一個免費的5A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從西湖東門進入便是蘇堤。蘇堤源于北宋時期蘇東坡體恤百姓涉水之苦而捐資建西新橋,后改橋為堤橋,西新橋位于堤之中段,為西湖六古橋之一。古今蘇堤,月影入湖、水天一色,讓人心醉神馳,有"人在蘇堤千傾邊,可知月在此間圓"的佳句,故有"蘇堤玩月"之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泗洲塔最初建于唐代中宗年間(656-710年),為紀念西域高僧僧伽大師而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因年久失修倒塌,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重建為現(xiàn)存結(jié)構(gòu)。全國范圍內(nèi),僅存河南唐河與惠州兩座泗洲塔,其中惠州泗洲塔保存最為完整。??</p> <p class="ql-block">泗洲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塔,高37.7米,平面呈八邊形,磚木結(jié)構(gòu)。塔身各層設圭角門,轉(zhuǎn)角處凸出倚柱,檐角采用翚飛造型,整體比例協(xié)調(diào)兼具唐代遺風與明代建筑美學。塔內(nèi)設木制旋梯可登頂,俯瞰西湖全景。??</p> <p class="ql-block">九曲橋:橋以九曲得名,全長110多米,游人可迂回九曲于波光浩渺的平湖中,步移景異、美不勝收;或于橋之亭廊,歇息遠眺,感受浩瀚平湖﹣﹣點翠之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相宜居是東坡故居的組成部分,2009年落成供游客參觀。</p> <p class="ql-block">準提寺位于惠州西湖西岸,始建于明代,因供奉準提菩薩而改稱準提閣,是南佛教著名寺院,許多高僧都會在這里布法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準提寺的一大亮點是,午間在天王殿下方的休閑空間,會為游客和信眾提供免費的素刀削面,超大一碗,分量十足,我們也有幸嘗了一碗。</p> <p class="ql-block">準提寺排隊吃免費素刀削面好激動、好興奮。免費的午餐是有時間控制的,錯過時間,出錢也吃不著。</p>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鳥島由多座湖心小島組成。島上棲息著白鷺、夜鷺、蒼鷺、鸕鶿等數(shù)十種鳥類,總數(shù)超過1600只,其中鷺鳥數(shù)量尤為龐大,冬春季節(jié)可見上千只鷺鳥群飛的自然奇觀。</p> <p class="ql-block">豐渚園位于惠州西湖"湖區(qū)西北角,三面環(huán)水。豐渚園是廣東嶺南建筑特色的園區(qū),園區(qū)通過對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的挖掘,營造文化內(nèi)涵、充滿詩情畫意的嶺南古園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豐渚園由陜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設計院共同設計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設計院共同設計西南昌市建筑集團承建,建設投資6000多萬元,2009年國慶前建成開放。</p><p class="ql-block">2024年,豐渚園以其獨特的園林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功榮獲由廣東園林學會評選的"嶺南名園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進入豐渚園的第一道景觀是崢云峰,它是嶺南最大的獨置太湖石,高7.18米、重63噸,2008年4月立。景石嵌空穿眼、玲瓏通透,姿態(tài)自然、聳立壯觀,峰頂形似飛鵝展翅,喜迎八方來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景區(qū)內(nèi)的文昌閣是惠州現(xiàn)存較有名的古塔之一,屬于風水塔類型。明代風水之說盛行時,建塔常用于鎮(zhèn)水患、引瑞氣,文昌閣即為此類建筑的代表?。</p><p class="ql-block">?原塔因年久失修倒塌,后于2006年重建,更名為“青龍?zhí)端薄?lt;/p><p class="ql-block">?文昌閣作為惠州西湖“十八景”之一,文昌閣與泗洲塔等共同構(gòu)成湖區(qū)的標志性景觀,承載了蘇軾等文人墨客的歷史足跡?。</p> <p class="ql-block">?惠州祝屋巷文旅街區(qū)?位于國家5A級景區(qū)惠州西湖畔,是集歷史人文、休閑娛樂、文創(chuàng)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2025年入選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祝屋巷房屋約300棟,呈“一街十巷”格局。</p> <p class="ql-block">祝屋巷得名于明代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其曾在此置業(yè)筑屋并留下詩文,后人聚居形成祝屋巷。</p> <p class="ql-block">祝屋巷是2020年起通過文旅改造,從老舊街區(qū)轉(zhuǎn)型為“網(wǎng)紅”打卡地。這廣告詞特別有意思,這里禁止不拍照??????</p> <p class="ql-block">?惠州朝京門?是惠州古城最堅固的城門之一,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原為北城門,后于洪武二十年(1389年)更名為“朝京門”,寓意面向京城(北京)的方向。該城門見證了惠州六百多年的歷史變遷,曾是東江要塞的核心防御工事,因戰(zhàn)亂于20世紀中葉被毀。2006年,惠州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朝京門城樓,恢復其明代風貌并融入防洪功能。</p> <p class="ql-block">朝京門所在的惠州古城墻曾擁有7座堅固城門樓,被譽為“惠州天塹”,是嶺東地區(qū)的軍事要塞。宋代以來,這里多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p> <p class="ql-block">朝京門民國時期因戰(zhàn)亂城樓被毀,僅保留明代城墻基礎。2005年8月啟動重建項目,2006年7月3日竣工。新城樓按明代原樣設計,高21.865米,兼具防洪與歷史景觀功能。</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墻上看木棉花特別鮮艷奪目。</p> <p class="ql-block">惠州合江樓,因處于惠州東江和西枝江的合流處,故名合江樓。合江樓為廣東六大名樓之一。也是蘇東坡寓惠首居之所,寫下了《寓居合江樓》等詩篇。合江樓歷來是惠州府城的東城門,也稱小東門、合江門。</p><p class="ql-block">戰(zhàn)爭年間就屢遭破壞的古合江樓,在解放后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拆城運動中徹底湮沒。由于原址被占用,合江樓為2006年起異址重建。新建合江樓坐落于東新橋東岸。造型為清代官式風格、重檐攢尖頂造型。合江樓灰瓦白墻,紅柱青臺,彩畫斗拱梁枋,整體建筑逐步向上收窄,二層以上每層均有挑臺環(huán)繞。主體建筑8層加基座共9層,輔以古色古香的碼頭和廣場。合江樓已成為橋東乃至惠州標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惠州水東街是一條極具惠州古城文化特色的騎樓街,始筑于北宋元豐年間,明清時期成為東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民國時期商業(yè)發(fā)展達到鼎盛。依靠得天獨厚的碼頭水路優(yōu)勢條件,水東街吸引珠三角區(qū)域的人們來往頻繁,造就多元文化碰撞,客家、潮汕以及廣府文化在這條周長 730多米的水東街兼容并蓄,交融滲透 ,并由此孕育出了騎樓建筑文化。</p> <p class="ql-block">水東街保留較為完整,建有統(tǒng)一的騎樓,使整街兩邊成兩條長廊。騎樓上住人,下為人行道,雨天行人不憂雨。當時,惠州的工商業(yè)都集中在水東街,水東街因此被稱為“旺地”。</p> <p class="ql-block">?惠州東坡故居:北宋紹圣元年(1094年),蘇東坡被貶惠州,在此寓居兩年八個月。</p> <p class="ql-block">東坡在此創(chuàng)作587篇詩文,《惠州一絕·食荔枝》,成為惠州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自宋代起,白鶴峰東坡故居被改建為祠堂,歷代修葺34次,是惠州人文地標?。</p> <p class="ql-block">惠州三賢祠供奉對象?:祠內(nèi)供奉陶潛(陶淵明)、蘇軾和葛洪三位歷史人物,合稱“惠州三賢”?。</p> <p class="ql-block">如此游玩,坐高鐵,趕公交,不亦樂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