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 圖:舞鶴銜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jié),回鄉(xiāng)掃墓祭祖。</p><p class="ql-block"> 本是春耕播種之時,汽車奔馳在去往鄉(xiāng)村的路上,一路上卻看不到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倒是時不時從身邊飛過的荒草墳堆,星星點點立于荒野溝壑。大多墳塋里有人掃墓的痕跡,掛著白綠黃等色的“掛紙”在春風中飄動,也有還沒有上過或無人記掛的孤墳荒丘,在叢生的枯草圍繞中孤零零躺著。</p><p class="ql-block"> 深埋黃土之下的人,生時不知過得如何,逝后多數(shù)還有人記得,每到清明等相關(guān)日子,總有后人為其掃墓填土祭奠,而一些人卻已無人記掛,永遠消失在塵世的煙雨里。雖都是立于一堆黃土的枯草土丘,但在活著的人看來,盡管不知其身是誰,境遇卻也不盡相同。有人管的,至少說明后繼有人,而沒人管的,大多可能已香煙早斷或后代斷了與祖宗的生死對話,黃土一堆,雜草一籠,讓人感到多少有些悲涼。如今,這樣的悲涼在活著的人中已開始上演,不婚不育者增多,若干年以后,多少人家將苗盡根斷,又有多少這樣的無人問津的凄涼的墳塋荒丘。即將面臨這樣境遇的活著的人,想到他們的身后的凄楚冷情,該是怎樣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到了家鄉(xiāng),面貌基本依舊,一切依然那么熟悉親切。少小離家,在外已幾十春秋,但也因老家之故?;貋碜咦撸褪怯凶兓?,并不覺得新奇,依如身邊發(fā)生的事一樣正常自然。</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寒,草木雖也從土壤里悄悄探出了頭,但依然被枯萎的舊草壓著,嫩綠的新芽還不足以秀出她們美妙的身姿,山上溝里還看不到換上的綠色新裝,遠看和兒時差不了多少,還是一片荒蕪,只是枯草比原來多了許多。門前對面山坡上不太多的毛桃樹花還沒有開,不然,這個時候,滿山桃花正艷,遠遠望去,一片白里透紅的花海,給枯燥孤寂的山野增添幾分生機活力,也算是春意盎然、一番景致,宣示著春天在這里的主權(quán)。</p><p class="ql-block"> 這是幾十年來家鄉(xiāng)人植樹的成果,面積不大,卻已是驕人成果。我的家鄉(xiāng)地處北方偏僻之地,以前十年九旱,雨水稀少,樹木成活不易,草木生長緩慢,年年植樹卻不見樹,好不容易栽活一些,多少年才總算能見如此光景,艱辛付出,可想而知。這要歸功于前輩或尚在世的當年的鄉(xiāng)親鄉(xiāng)友,他們的付出總算不是徒勞,有了一些喜人的收獲。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他們曾戰(zhàn)天斗地、親手栽種,即使現(xiàn)在看不到了,滿山的桃花就是對他們?nèi)伦詈玫母嫖?;也要歸功于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更要歸功于市場經(jīng)濟、打工潮起。</p><p class="ql-block"> 早些年,原來留守農(nóng)村的青壯年幾乎全部外出打工,謂之打工一代。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殘、無力兒童,就算不禁放、不退耕,也很少有人家再去飼養(yǎng)牛羊等,后來政府給一些貧困家庭扶貧幾只羊,不是賣掉,就是吃了肉,自然而然也就不放養(yǎng)了,無形中植被得以保護,因放牧等對植被的破壞幾乎杜絕。尤其是耕地也陸續(xù)棄種撂荒,不種的土地就如常年不住人的老屋,成了雜草的樂園。到了春夏,她們比賽式的狂歡瘋長。近些年,打工一代的青壯年,已被歲月風蝕成中老年,多數(shù)經(jīng)過多年打拼已為兒女在城里購了房、安了家,總算是了卻了自己一生的最大心愿,自己又回到了生他們養(yǎng)他們的家鄉(xiāng),守護起了家園,而更老一輩的人們也如熟透了自然掉落的杏子陸續(xù)離開人世。打工一代的子女們長大成人,大多“孔雀東南飛”,各奔四方。正常情況下,他們再要回到家鄉(xiāng)的恐怕會寥寥無幾?;貋硎刈o家園的一代打工者,本想老有所安,結(jié)果一些人步入老年,老兩口卻要勞燕紛飛,過起“牛郎織女”般的生活。一個去看孫子女,一個去看外孫子女。待孩子看大了,又不得不回歸故鄉(xiāng)的家園,守著自己的“老窩”。</p><p class="ql-block"> 一直守護家園或已回歸家園的打工一代,是建設家園的有生力量,他們也磨不過歲月風霜,慢慢老去,待一個一個走完自己的人生,存在了不知多少年、養(yǎng)活了不知多少代的村子,又會是什么樣的呢?綠水青山今又是,怕是換了人間??赡苡值眠^多少年的滄海桑田,又有人為躲避戰(zhàn)亂、災荒、瘟疫等人禍天災,陸續(xù)來到這里安家落戶,生息繁衍,重復著我們現(xiàn)在走過的或正在走的路。</p><p class="ql-block"> 村里不見兒童身影,也不見青年嬌姿。新生代的兒童不是生在城里就是隨父母進城,很少像前些年打工一代那樣將子女留在家里由爺爺奶奶看管的;50歲上下的人算是村里最年輕的人,也鳳毛鯪角,少得可憐;守在家里的多為婦孺老人、病殘孤寡。外出打工的二代或已靠著父母在城里居住的青壯年,老家沒有特別的事情,一般都很少回來?;貋硪蚕褡哂H戚,或下鄉(xiāng)檢視工作的領(lǐng)導,轉(zhuǎn)轉(zhuǎn)看看,指指點點,比劃一陣,一個轉(zhuǎn)身就又一溜煙揚長遠去,好像生他養(yǎng)他的地方與他早已沒有瓜葛。平時喊得父母如何辛苦、如何要心疼父母孝敬父母,此時一點兒不在行動上有所體現(xiàn),不會幫父母干點家務,不會為父母洗仵衣服,反倒是父母一如既往的熱情,或獻殷情似的跑前跑后,走時還要為兒女裝這裝那,忙個不停。</p><p class="ql-block"> 曾為農(nóng)村教育發(fā)展大興校舍建設,配備較好的桌椅、較好的教學設備,卻沒有派上多少用場,發(fā)揮多少作用,寬敞明亮的教室早已傳不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平整硬化的校園早已見不到娃娃們打鬧嬉戲的歡快場面。拿著不菲工資的老師,幾個人教一個娃,還教不出當年一個社請老師教一群娃的水平,周一到校周五回城里的家,過得很是悠閑自在。闊氣的農(nóng)村學校大多關(guān)停,如搬進城常年不住人的人家,連個看校門的大爺都沒有,光顧最多的可能就是流浪的貓狗,時不時竄進校園幽個會,解點風情、熏染點水墨味。</p><p class="ql-block"> 和孩童們一起玩泥巴、搗鳥巢、給“牛?!崩锕嗤恋鹊膬簳r玩樂,已成為一種記憶留存在過來人的腦海,現(xiàn)在的孩子們恐難想像那是什么玩法,猶如當年的我們很難想像如今新式玩具的快樂。即便他們想玩,沒有場地不說,大人們也是以科學、衛(wèi)生、安全等的各種理由堅決不讓。村里有紅白喜事什么的大事,搭棚子上架的、端盤子跑腿的、挖墳坑打墓的、抬棺材下葬的,多是自己都腿腳大不如年輕時靈活、行動遲緩,也快要準備進土坑子的半大老漢。</p><p class="ql-block"> 村上正在統(tǒng)一拓寬整修水平梯田,一臺正在作業(yè)的推土機轟鳴著,幾天就能把一村的土地平整完。不像以前全靠肩挑背扛,硬生生依靠人力將荒原變成良田?,F(xiàn)在這么一平整拓寬,原來的梯田就變了樣,臺數(shù)少了,每塊地的面積大了。推開的、深翻上來的厚厚的黃土還沒有經(jīng)風雨夯實,如擦破皮的鮮肉裸于地面,春風吹來,塵土飛揚,彌漫天地,本就是沙塵多發(fā)時節(jié),更為其增多了一些土霧迷蒙的天數(shù)。</p><p class="ql-block"> 不種地了,地卻越整越好。國家自然有國家的深遠考量,而老百姓想的是眼下,地平整好了,指望有種地的外地客商來租地,收一些地的租金,一年的煙茶錢也就有了著落,再說,萬一那天,出現(xiàn)了什么狀況,地可是能生金的寶貝。</p><p class="ql-block"> 盡管現(xiàn)在生活好了,似乎不存在挨餓,特別是在年輕人頭腦中,那還有餓肚子的概念,但糧食問題任何時候都是國家和百姓頭等重要的大事。即就是科技發(fā)達到人人都能上天,那也要填飽了肚子才能做得了其他。民以食為大,天以民為基。沒有土地、不種莊稼是造不出來糧食的。人無論走到哪里、干什么事情,吃喝是首要的。遇到天災人禍等重大的危機生命的糧荒的關(guān)鍵時刻,還是要從土里刨食吃,自給自足,起碼能保命,這是誰都知道的樸素道理。</p><p class="ql-block"> 不光如此,村里逐年改善的道路硬化、改水改廁、環(huán)境整治等鄉(xiāng)村振興工程越來越深入,便利文明伴著新鮮空氣,滋養(yǎng)服務著廣大群眾。以水窖積雨的“靠天吃水”已基本成為過去,家家戶戶早已享受著“引洮工程”的方便甘甜,自來水水管想通哪就通哪,上世紀80年代大旱年牛羊奔跑狂追送水車的場景很可能再也不會出現(xiàn)。不過,“靠天吃水”永遠都不會過時。鄉(xiāng)中心廣場擺放著各種健身器材,新奇過后如擺設經(jīng)受風吹雨淋。黃昏時分,也有閑散時尚的女人跳跳廣場舞。天曖時也穿短裙短褲,露著白花花的大腿,誘引著路過的男人們艷羨的目光直勾勾盯著,還裝著似看非看、斜瞇著眼,慢悠悠而過。農(nóng)村的各種生活娛樂配套設施越來越全,居住、生活條件越來越好。</p><p class="ql-block"> 鄉(xiāng)村振興是國策,就是要振興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保腰S土變成金,把農(nóng)村變成金窩窩,建設鄉(xiāng)村更美麗,扶助農(nóng)民更幸福,留住本地人,引來金鳳凰。實際就是偉人早就提出的農(nóng)村工業(yè)化推進農(nóng)村城市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變相實施,只是時間上晚了一些,錯過了農(nóng)村工業(yè)化發(fā)展的黃金期,讓房地產(chǎn)式的城鎮(zhèn)化卷走了大批鄉(xiāng)村建設和守護家園的主力軍。</p><p class="ql-block"> 鄉(xiāng)村振興,藍圖很美,惠政頻出,成效顯著。青山綠水初步顯現(xiàn),美麗鄉(xiāng)村正在建成,但青壯年的紛紛進城、遠走他鄉(xiāng),中老年的陸續(xù)老化、日漸離去,守護故鄉(xiāng)家園的人越來越少,誰來繼續(xù)建設振興?誰來享受美麗成果?</p><p class="ql-block"> 社會發(fā)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改變著人們的思想,人們在享受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的美好時,也無形中承受著家庭形式、生活方式、子女狀態(tài)等等變化帶來的更多的孤獨、苦悶和無奈。</p><p class="ql-block"> 自小生長在家鄉(xiāng)的人們,不管走多遠,心里總有一份故鄉(xiāng)情結(jié),而現(xiàn)在到處飄泊、游走城鄉(xiāng)的年輕一代,不知有沒有故鄉(xiāng)情?又有多少故鄉(xiāng)情?待到他們經(jīng)過風霜歲月的洗禮如父輩們一樣漸漸沉靜下來的時候,是否會想起根在哪里?是否能為子女傳承些什么?是否知曉歸路在何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發(fā)微信公眾號《王看世界》(加關(guān)看更多精彩)2025年04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