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遺址,原名興古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zhèn)鴨子河南岸,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遺址。總面積約12平方千米,核心區(qū)域古蜀國都城面積約3.6平方千米,是中國西南地區(qū)至2022年為止發(fā)現(xiàn)的分布范圍最廣、延續(xù)時間最長、文化內(nèi)涵最豐富的古文化遺址。</p> <p class="ql-block">1929年,該遺址被村民燕道誠最早發(fā)現(xiàn)。1986年,三星堆1號、2號“祭祀坑”,出土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神樹、青銅面具、金面罩、金杖、象牙等上千件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2020年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發(fā)現(xiàn)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截至2022年5月,基本完成挖掘。6座祭祀坑出土編號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對完整的文物3155件,包括金面具、銅大面具、銅頂尊跪坐人像、銅爬龍器蓋、銅扭頭跪坐人像等典型文物。</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6月16日,3號到8號祭祀坑已出土有編號文物近13000件,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發(fā)掘面積不到20000平方米,占整個遺址總面積的千分之一左右。</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三星堆遺址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1997年10月,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建成,開始全面展示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2021年11月,入選“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2024年1月5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正式榮獲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hù)利用示范區(qū)”稱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