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旅游的快樂有時不完全是看風景,而是一群有趣的人走在一起,沿途你一言我一語的交鋒閃現(xiàn)出的風情。</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nèi)ぴL千年古村一一流坑,就有一群走在一起的有趣人。</p><p class="ql-block"> 大懵子,已過古稀之年了,其實不懵,還大懵子呢!我們都稱他為老大或懵子哥哥。王發(fā)昌原鄉(xiāng)村中學校長,也是我在鄉(xiāng)村中學工作時的校長,我夫人的老師,今年七十整,"五一"長假時,我與夫人都去吃了他的慶生酒,我尊他為王校長,戲稱他為大王,其夫人,是我的中學英語老師,姓彭,我"彭""潘"不分,有時稱彭老師,有時稱潘老師,她老有意見,說我是懵子學生,我說她是懵子老師,懵子老師教懵子學生,越教越懵。王衛(wèi)平原為某局副局長,大家尊呼其為王局長,戲其為小王,我西邊的隔壁鄰居,我習慣稱他為王老大,其夫人也姓王,二王共枕戲珠,人稱王姐。小王曾當過老師,大小王是曾經(jīng)的同事,有時大王呼小王為王小二。陳梅華,我東面的隔壁鄰居,原教體局教研室主任,一臉"嚴肅",有點學究,我們習慣稱他為陳主任,其夫人,當過會計,我們稱其為邱會計。吳保民,原教體局勤工辦主任,是大懵子的親弟弟,我懷疑是否可稱其為小懵子,其夫人會暈車,坐在車上看上去病懨懨的,耷拉著腦袋,好像是一朵被風吹雨打過后的桃花。陳京華,"京華煙云",和我夫人一樣剛退休不久的教師,算是我們這"一伙""老年人"中(我除外快退休)的少壯派。陳京華女士高挑挑,精瘦瘦,性格開朗直白,打趣她開懵子哥哥的玩笑,懵子哥哥笑得合不攏嘴。 </p><p class="ql-block"> 今天算是抓了一手好牌,連大小王都有了,大家AA制自駕車來了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共12人,去望山,去看水,去尋訪千年的流坑古村,開心極了。</p><p class="ql-block"> 余江到樂安流坑大約3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頭一天,我們就約好了,由懵子大哥開一輛車,大王開一輛二排七座的座駕在五里崗一一我家住的地方集中。7點我們準時出發(fā),夫人們或說女士們各自都準備好了一堆或說一袋吃食,葡萄、香梨、香瓜、枇杷等水果。三百公里的高速路上,每??恳惶?,服務(wù)區(qū)小憩,大家的嘴都忙不過來。我和大王還是煙民,停車還要抽口神仙煙云里霧里。我們這些大老爺們只是一味的自在,什么都不用管。大家停下來不停嘴,打"情"罵"俏",彼此說說笑笑,天真也老辣。大懵子說,我都到流坑五六回了,我說你就不是看在外面有好多美女的份上,流坑古村可能還有一位天仙妹妹在等你想你。小懵子把向來不肯坐車外出旅行的夫人也說服通了,也和我們一起出行。這是小懵子的一份功德,成就感寫滿了一臉的幸福,一路的開心。王姐說,到哪里旅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與誰一同去旅游,我們"這伙"人一起出去就是好嬉!是?。淼竭@個紛繁的世界上,去看別處的風景,也讓別人來看我們的風情,一路同行不就是為了你歡我悅快樂身心,讓風景更添風情嗎?</p><p class="ql-block"> 三個來小時,我們來到流坑景區(qū),門票60以下全票,60歲以上70歲以下的減半,70歲以上免票,我和夫人全票,算是中彩了,中了舉人、進士和狀元走進流坑村。</p> <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qū),我們選擇步行出入流坑古村。公路,西傍山,東靠水。有人告訴我水是烏江水,半環(huán)半抱著流坑村入而又出。烏江,開始我還以為是烏江天險,又覺不對,烏江是云貴高原一帶的一條河流,便想起了毛澤東《七律·長征》中的"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詩句和英雄豪邁。</p><p class="ql-block"> 流坑真是個好地方。進村沿途的山一一青。削山為路的黃泥山壁上零星開著銅錢般黃燦燦的小花,微風拂過,仿佛在向我們致意。烏江的水一一綠。碧江漫透,岸柳依依,風吹紋皺。青山與綠水,山在水中,綠在山中,是一幅曼妙天成的山水畫。山青青,水悠悠,走在進村旅游的通道上,不時一輛輛載著游客的觀光車追趕著我們踽踽而行的腳步,好像長龍擺尾嘀嘀地通往遠古的流坑。</p> <p class="ql-block"> 進村過一橋,一棵棵古樟參天,空心?實心?沿村一根根枯枝間雜著新綠,文物單位都標注了年歲,500年,700年,1000年,都是流坑的年輪風月。</p><p class="ql-block"> 流坑村環(huán)湖而建,環(huán)湖守望,歷盡千年的風霜。流坑村依山傍水,是風水上所說的“二龍并落、三水夾行、雌雄交遘”的寶地,可謂“子孫世代居官位,紫袍玉帶伴君王”。據(jù)說村莊布局是明朝萬歷年間南京刑部郎中董燧找風水大師堪輿過之后所規(guī)劃設(shè)計的。導游告訴我們,湖是董氏族人人工開挖的,引烏江水進,導烏江水出,是活水湖,族人稱之為龍湖。龍湖水淺,水草茂盛,湖底清晰可見,墨綠一片。龍湖似鏡湖,湖似一面方圓狀的鏡,遠看古宅倒映成趣,近看有游魚懸停。龍湖的水龍湖的脈,蓮花寶座,看看,走走,停停,擺個pose,拍個照,好像都想多沾一點龍湖的風水,庚續(xù)流坑的文脈。</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沿著古村道環(huán)湖而游而看而聽,似乎這里的每一幢房屋都折射出當年主人的風彩,光耀著董氏族人的繁盛和輝煌;又好像每一幢房屋里的每一塊青磚每一片瓦當都浸潤著歷史的風霜,訴說著遠古的人物風情;"七巷一橫"的每一步每一寸青石巷道上的青石縫隙里都散落著遠古的種子,在發(fā)芽在生長,生長著董氏先族茂密叢生的人情事故。</p><p class="ql-block"> 當?shù)囟兆迦俗鹞鳚h儒學家董仲舒為始祖,又以唐代宰相董晉為先祖。宋朝時流坑董氏崇文重教,興盛于科舉,成為江西大家族聚居的典范。 這里出過"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最輝煌時光祠堂就有83座,書院、書屋28處,作為一個村子來說確實非常了不起。狀元樓是朱熹的題匾。村中最壯觀的建筑董氏大宗祠、文武狀元坊、子男封爵坊以及很多牌匾、字畫等,現(xiàn)存明清建筑遺址有260處、重要文物321件、匾聯(lián)622塊。巍巍壯觀!</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古建筑群集,無須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霧里看花。在這里看,在這里聽,唱曲閑坐,座下的每塊石墩,都可能是古跡;在這里登舟泛湖,清茶閑聊,滿眼都是青磚灰瓦馬頭高墻,佛如西方中古時期的城堡,亭臺樓閣,恰如皇家花園。這里人文薈萃,明代建筑懷德堂中的雀(爵)鹿(祿)蜂(封)猴(侯)磚雕壁畫和永享堂照壁上鑲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稱精品;理學名家,更顯文脈庚續(xù);州司馬第,足見董氏先族商人的富有和顯達。</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們來到這里,如果不是導游引領(lǐng)講解,走進密集的群樓仿佛走進了八卦迷宮,恐怕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也找不著重點看不出重點,失落在流坑古村也只是云里霧里。下午看流動情景劇,看實景實情,流坑古村的子丑寅卯才更加清晰和明了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4:00,我們在流坑古村的一棵古樟下聚集,打道回府,趕到余江某酒肆已是6:00來鐘,點上十二個菜,你拿煙,我出酒,酒桌上你敬我,我敬你,互相祝福。不時想起旅游花絮:大懵子在流坑村古衙門模擬審案,小王招供:說是偷了一只隔壁老王的雞和一條狗。小王自招偷了雞摸了狗,大家打趣說,小王為什么不說偷了隔壁老王的女人,小王不是什么好人,王老大不是什么好鳥,大家可要防著點。大家吃得如來王佛,都笑得噴飯。</p><p class="ql-block"> 今日一日流坑游,飽了眼福,飽了耳福,還吃了兩頓大餐,游有所值,更覺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