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與學友愛好者相約騎行包頭石門水庫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車輪丈量風景,騎行邂逅自由。</p><p class="ql-block">學友們志同道合,興趣愛好相同,一起感受騎行快樂,我們一路騎行,仿佛與喧囂的世界按下了暫停鍵。清晨的陽光溫柔地灑在肩頭,微風輕拂面龐,帶著一絲涼意卻讓人倍感清醒,我們開始了期待已久的騎行之旅。</p> <p class="ql-block">騎行,奔赴一場自由的狂歡。</p><p class="ql-block">車輪轉動,風便有了形狀。騎行過程中煩惱與疲憊就被遠遠甩在身后,每一次蹬踏都像是在與快樂擊掌,在這充滿活力的律動里,我找到了最純粹的歡愉。</p> <p class="ql-block">沿著昆河一路向北,河岸兩側的風景不斷變換,沿河垂柳的枝條在風中輕擺。</p> <p class="ql-block">騎行在起伏的道路上,每一次爬坡都是對體力和意志的挑戰(zhàn)。環(huán)顧四周蜿蜒的道路和遠處連綿的山巒時,那種成就感和豁然開朗的感覺難以言表。下坡時,則是風馳電掣般的暢快,無需費力蹬踏,只需握緊車把,感受速度帶來的刺激,所有的疲憊在這一刻都煙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門票很實惠10元,60-65歲半票,65歲以上免票。守門的保安也不是很嚴格,沒有認真查驗身份證,不足65歲也可以免費進入。</p> <p class="ql-block">一進入景區(qū),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沿著蜿蜒的道路前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寧靜的湖泊,湖水清澈見底,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湖岸邊拍照,享受著這份寧靜與愜意。</p> <p class="ql-block">昆都侖水庫石門風景區(qū)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周邊群山環(huán)抱,水域廣闊,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休閑。</p> <p class="ql-block">威風凜凜,精神百倍。</p> <p class="ql-block">包頭石門水庫于1958年開始建設,1960年建成并投入運行。該水庫是在昆都侖河上修建的,當時是為了有效防止洪水泛濫,保障包頭市的安全及人民生活用水。建成運行后,發(fā)揮了防洪、供水、水保、旅游等綜合效益。其水庫的水利工程相關的展示,能讓游客了解水庫建設的歷史與意義,感受人類改造自然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昆都侖水庫的攔河大壩和溢洪道閘門,建于1958年,庫容7850萬立方米,攔河大壩長達469米,最大壩高40米 大壩橫亙峽谷,截斷石門之水,形成高峽平湖的景觀。溢洪道閘門高聳,起到調節(jié)水庫水位和泄洪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站在閘門大壩上遠眺水庫,水質清澈,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周圍環(huán)繞著層巒疊嶂的山脈,植被覆蓋良好,春夏綠樹成蔭,秋季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四季風景各異。</p> <p class="ql-block">昆都侖河歷史悠久,河道寬闊平坦,南經(jīng)秦直道可達咸陽,北出陰山可達大漠,史稱中道,是陰山南北各民族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交流的通道。這里曾發(fā)生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蒙恬北筑長城”“漢武帝北巡單于臺”“昭君出塞和親”等重大歷史事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庫區(qū)工作人員不停地敲打泄洪壩,好像是在在測管涌。</p> <p class="ql-block">水庫建成運行以來共攔截洪水100多次,成功調蓄大小百余場洪水,保障了下游包頭市區(qū)的防洪安全。</p> <p class="ql-block">大壩橫亙峽谷,截斷石門之水,形成高峽平湖的景觀。溢洪道閘門高聳,起到調節(jié)水庫水位和泄洪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昆都侖河流經(jīng)陰山山脈大青山與烏拉山相接的峽谷中,處在昆都侖河從烏拉山和大青山相接的峪口處。</p> <p class="ql-block">1958年11月,昆都侖水庫動工。在市委、市政府號召下,全市各單位合力支援修建水庫,集結的勞動大軍最高峰達4萬多人。1959年11月,昆都侖水庫建成落閘蓄水。1960年7月,溢洪道基本建成,設計洪峰流量3100立方米/秒,校核洪峰流量5000立方米/秒,總庫容6700萬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水庫位于包頭市西北十公里陰山山脈大青山與烏拉山相接的峽谷中,處在黃河一級支流昆都侖河下游溝口處。</p> <p class="ql-block">除險加固,2021年11月,昆都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開工建設,重建大壩防滲體系,完成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澆筑15549立方米、混凝土面板澆筑6406立方米以及防浪墻建設。</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昆都侖河古稱“石門水”,歷史上是一條水害頻繁、洪澇嚴重的大河。1958年,依昆都侖河西岸而建的包鋼進入主體和輔助設施等最關鍵的大規(guī)模建設階段,而兩次大洪水不僅給包頭造成了嚴重災害,更嚴重威脅到包鋼的建設。為了保衛(wèi)包鋼生產建設,保障包頭人民用水安全,包頭市委、市政府決定修建昆都侖水庫。</p> <p class="ql-block">大壩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水庫防洪功能:有效攔截昆都侖河流域內的洪水,保護下游青山區(qū)、昆區(qū)、稀土高新區(qū)、九原區(qū)4個行政區(qū)以及包鋼廠區(qū)約200萬人口,以及包白、包蘭鐵路及鐵路橋、110國道、G6京藏高速公路及全國聯(lián)網(wǎng)通信光纜的防洪安全。與下游的昆河以及城市防洪體系共同構筑生態(tài)屏障,改善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水庫為包頭市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yè)用水提供水源,保障城市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轉。完成工農業(yè)供水近9億噸,為包頭市的工業(yè)發(fā)展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壩長469米,高40米,頂寬7米,總庫容7850萬立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蒙曼老師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現(xiàn)任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第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于2025年“五一”期間走進包頭,踏訪趙北長城遺址,解讀北疆文化遺產。以行進式直播帶領觀眾實地探訪固陽秦長城、老包頭走西口歷史文化街區(qū)以及包頭博物館,講述包頭深厚的歷史文化。涉及到石門河道即昆都侖河河道,有著豐富的歷史,它是陰山南北各民族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曾發(fā)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蒙恬北筑長城、漢武帝北巡單于臺、昭君出塞和親等 這些歷史事件均與石門河道密切相關。</p> <p class="ql-block">蒙曼老師在包頭的火速“出圈”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關注,在探索蒙曼同款線路,一同感受和解碼包頭的歷史根脈,讓昆都侖河故道古跡重新煥發(fā)生機。</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包頭昆都侖水庫是包頭人民治水的偉大成果,體現(xiàn)了當?shù)厝嗣駡远ǖ男拍詈筒磺粨系木?,見證了包頭這座城市的成長和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遠眺昆都侖河,回味漫漫歷史長河,思緒萬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