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結束了廣州的游玩,與兒子一家告別,我們繼續(xù)南下,去往深圳。</p><p class="ql-block"> 對深圳的興趣主要是想看看這個國內形成最晚卻是發(fā)展最快的城市,同時也想看看曾經是與資本主義社會環(huán)境最近的地方,雖然現在香港已經回歸,出入都很方便,但歷史留下的印記總是讓人難忘。</p> <p class="ql-block"> 第一個想去的地方就是中英街。雖然去之前很多朋友告訴我們說那里沒啥可看的,但我們還是想去打個卡,也算是滿足好奇心吧。</p> <p class="ql-block">這是近年新立的界碑。</p> <p class="ql-block">沙頭角中英街,曾經是非常繁華的一條街,現在街的一邊砌起了高墻,變成了半條街。據說去往香港那邊,需要在入口處辦理臨時簽證,我們只是打卡,就不去那邊了。</p> <p class="ql-block">高墻上有雕刻著描繪當年歷史的畫像,原本的“一街分治”的景象已不復存在。</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一街分治”。(網上照片)</p> <p class="ql-block">街上看到有巡邏的士兵。</p> <p class="ql-block">石碑記載著百年前的屈辱歷史,并設立了3月18日“中英街警示日”。</p> <p class="ql-block">不遠處,我們找到了當年的第一號中英街界碑。</p> <p class="ql-block"> 界碑上面的字已經斑斑駁駁,不過還是能依稀辨認出那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立的碑。</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已不復當年的熱鬧繁華,游客不多,大多數只是觀光,購物的不多,不知道這些店鋪如何維持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這些小樓應該有些歷史的吧。</p> <p class="ql-block">古井,見證了中英街居民們“共飲一泉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深圳打卡的第二個地方是大梅沙和小梅沙。</p> <p class="ql-block"> 在深圳的游覽,全部都是選擇市內交通,深圳市的公交地鐵對老年人都是免票的,到哪里都很方便,深圳老人有老年卡,我們外地人拿身份證就可以。</p> <p class="ql-block">我們先去的是大梅沙,這里的沙灘非常美,南海的顏色也非常藍。</p> <p class="ql-block">沙灘邊有許多沙雕。</p> <p class="ql-block">從大梅沙的步道可以散步去往小梅沙,沿途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小梅沙這里是連片的海礁,沿海的棧道曲曲彎彎,勾勒出優(yōu)美的海岸線,好美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海上行駛著的外國貨輪。</p> <p class="ql-block">高樓、海灣、碧水、金沙……。</p> <p class="ql-block">深圳打卡的第三站:蓮花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 選擇這里是因為蓮花山上豎立著一座鄧小平銅像。</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p><p class="ql-block">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p><p class="ql-block">畫了一個圈。</p><p class="ql-block">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p><p class="ql-block">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lt;/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蓮花山,鄧小平同志的銅像前,帶著紅領巾的學生們正在這里舉行儀式,緬懷這位為中國的崛起作出偉大貢獻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山頂上,能清楚的看到老人家親手指點拔地而起的新城,正在成為中國改革的先鋒,祖國崛起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 2012年習近平同志來到這里,親手種下的樹,現在已經是枝繁葉茂的大樹了。</p> <p class="ql-block"> 走下蓮花山,一路欣賞公園里的熱帶植物,很多樹木第一次見,叫不出名字。</p> <p class="ql-block">同在一方熱土,共建一個家園,無論隔山隔水,我們都是中華一家人。</p><p class="ql-block">(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