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蓮 <p class="ql-block"> “三燕故都”遼寧朝陽市,曾是三燕時期的古都“龍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慕容街東側(cè),和南塔隔路斜對的佑順?biāo)?,是遼西地區(qū)現(xiàn)存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間,俗稱“喇嘛廟”,是藏傳佛教的廟宇,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佑順?biāo)率强滴跞吣辏?698年),奏請建寺,由北京白馬寺的喇嘛卓爾濟親自來遼西選址,康熙四十六年竣工(1707年)。歷時八年建成為漢藏結(jié)合式寺廟建筑格式,康熙皇帝賜名“佑順”。乾隆皇帝東巡時曾駐蹕于此,寺院因此又稱“行宮”</p> <p class="ql-block"> 佑順?biāo)律介T的最前方為四柱三樓式牌坊,三間四柱,石基、木柱、青瓦頂,前檐下懸掛楷書“佑順”云龍紋陡匾,取“上天孚佑下民”,“大得行則天下順”之意。四柱基座的石雕花紋精美。</p> <p class="ql-block"> 在牌坊和佑順?biāo)律介T之間,是一個大廣場,廣場中間地面鑲嵌大理石的蓮花,山門外石級兩側(cè)各有一座金元時期的石獅子,右側(cè)石獅為雄獅,兩前爪中間有一個繡球,以“鎖門”和“護佛”用作辟邪,也有說“獅子滾繡球,好事在后頭?!贝篇{背一對幼師,寓意“太獅少獅”,諧音“太師少師”,意寓高官厚祿,子孫綿延。</p> <p class="ql-block"> 廡殿頂?shù)纳介T是圍合寺院空間序列中軸線的展開點,兩側(cè)外墻上寫著,“正法久住 佛日增輝”,八個金色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山門面闊五開間,中間三間辟拱券門,三個劵頂門洞,中間門洞劵頂有龍的石雕,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 穿過山門,一股淡淡的檀香撲面而來,和正前方天王殿之間是很長的通道,上空懸掛著一串串的蓮花和大紅燈籠,給古樸的院子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兩側(cè)的矮樹墻把這寬闊的進院分成幾個區(qū)域,步入這清香古樸的古寺,感覺心靈更加的寧靜。伴隨著悠揚的佛樂聲,仿佛將我?guī)肓艘粋€超脫塵世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位于中軸線上的山門之后,為廡殿頂面闊五開間,進深三開間建筑,設(shè)牖窗、拱券門上雕刻三條栩栩如生的龍和圖飾。前后門券上方各置一方刻有滿、蒙、藏、漢四體文字石匾,象征多元文化交融。殿內(nèi)正中央供奉為彌勒佛,四角為四大天王。面對后門朝北站立的為護法韋馱菩薩。天王殿后面拱劵門上的石雕鷹和兩側(cè)的圖飾,應(yīng)該是藏傳佛教的圖案。</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與山門之間東西兩側(cè)分別為宗喀巴殿(戲樓)與伽藍殿(關(guān)帝廟),兩殿均為硬山式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前歇山卷棚式建筑,戲樓現(xiàn)殿內(nèi)供奉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立者宗喀巴大師座像,墻壁懸掛數(shù)幅唐卡。伽藍殿前出抱廈,殿內(nèi)供奉關(guān)公,門口對聯(lián)內(nèi)容為“義存漢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殿前有一對石碑和石圍欄,圍欄兩側(cè)都雕有圖案花紋。</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門后的東西兩側(cè)各有一根旗桿,也稱幡桿,用以懸掛經(jīng)文、幡條、彩帶等,浮雕蟠龍、暗八仙等圖案。原高21米,現(xiàn)僅存基座和盤龍住。西側(cè)伽藍殿右前方有一口八角井,井口是一枚錢幣造型,上寫著康熙通寶。方形臺,八角形井圈外暗刻八仙圖案,井側(cè)立石質(zhì)支架,建于清康熙年間。</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的后面是藏經(jīng)樓,重檐歇山頂樓閣建筑,一層修建于康熙年間,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大式建筑。殿內(nèi)正中央為毗盧遮那佛坐像,兩側(cè)為文殊普賢菩薩坐像。二層修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用來藏佛經(jīng)。藏經(jīng)樓兩旁是重檐歇山頂?shù)溺姌呛凸臉恰?lt;/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是古建筑群中體量最大的建筑,處于中軸線中間部分,氣勢恢宏。殿堂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盡顯皇家氣派。為單檐歇山大式建筑,面闊進深均為五間。明、次開門,梢間楗窗,前檐兩角柱礎(chǔ)石為明代石構(gòu)件。殿內(nèi)現(xiàn)供奉三世佛和十八羅漢造像。</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雄寶殿前的石階中間有一塊二龍戲珠的石雕,是古代帝王專用的御路,浮雕描金五爪金龍,代表著皇帝的尊貴和無上權(quán)力。彰顯了其皇家寺院的身份。讓人不禁為古代工匠們的精湛技藝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外墻壁鑲嵌有27塊藏傳佛教內(nèi)容的石雕,浮雕造像、神態(tài)各異、令人驚嘆,有六臂白瑪哈嘎拉像、明王像、吉祥怙主像、多聞天王像、吉祥天母像、高僧像、地地獄主像及生活用具等,內(nèi)容豐富,慈心可見,猙獰可威。這些石雕不僅展示了精湛的技藝,還反映了佑順?biāo)屡c藏傳佛教的深厚淵源。</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前面,東西兩側(cè)的配殿,分別為藥師殿和彌陀殿,形制均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硬山大式建筑。明、次間為六抹頭斜方格格扇,梢間檻窗。藥師殿正中央供奉著藥師佛像,彌陀殿中央供奉為阿彌陀佛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東面墻壁石雕我拍了圖片,一看太多,從北側(cè)開始就錄了視頻。</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東西兩側(cè)分別為觀音殿和地藏殿,均為單檐廡殿式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梁架結(jié)構(gòu)采用推山法,明間開門,次間開劵窗?,F(xiàn)觀音殿中央供奉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坐像,地藏殿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薩坐像。觀音殿內(nèi)有結(jié)緣的大悲水。按照公示版上的做,三拜合掌稱念三聲: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可結(jié)緣一瓶大悲水,念菩薩名號,是讓眾生和菩薩結(jié)緣,我不口渴,還是留給需要的人吧。</p> <p class="ql-block"> 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之后還有八檁卷棚的更衣殿,面闊五間。最后面的七間殿——面闊七間的硬山建筑。很遺憾趕上維修,游人唯有止步。</p> <p class="ql-block"> 佑順?biāo)碌慕ㄖL(fēng)格獨特,總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中軸線上的主建筑群,山門、天王殿,藏經(jīng)閣、大雄寶殿,更衣殿等,屋頂形式包括卷棚頂、硬山頂、山頂?shù)?,中軸線兩側(cè)配殿對稱,建筑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階直柱挺,裝飾古樸典雅。寺廟內(nèi)部的雕刻和裝飾也極具藝術(shù)價值。</p> <p class="ql-block"> 佑順?biāo)乱殉蔀槿珖攸c文物保護單位,吸引著無數(shù)歷史和旅游文化愛好者前來探訪,我走出這座古老的寺廟,去斜對面的南塔繞一周,南塔和慕容街另一端的北塔相望,兩塔相距300米。穿越時空仿佛能聽見龍城歷史的回聲,感受到那份寧靜與莊重。</p> <p class="ql-block"> 朝陽南塔與北塔?是極具歷史價值的佛教建筑遺存。?南塔為青磚砌筑的十三級密檐式塔,塔身裝飾假門、云紋雕刻,基座有壺門磚雕云龍蓮花圖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塔建于遼大康二年(1067年)?,現(xiàn)存高度56米(經(jīng)修繕),是遼代興中府城的代表性建筑。201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 朝陽北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85年前后)?,歷經(jīng)隋唐重修,形成獨特的“五世同堂”結(jié)構(gòu);?北塔高42.6米,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塔身雕刻四方佛、飛天等佛教圖案。??融合北魏、隋唐、遼代建筑風(fēng)格,被稱為“東北第一塔”。??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