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經(jīng)常有人問我喜歡什么顏色。</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綠色。這并不是因為我曾經(jīng)是一名軍人,戴了16年的綠帽、穿了16年軍裝,轉(zhuǎn)業(yè)后還蓋了很多年綠色軍被。因為綠色是大自然的本色,是一種永恒的顏色,我從小生長在農(nóng)村,見得最多的是山青水秀、草綠苗青,所以,這如夢如幻的綠色從小便扎根于我的心靈深處。</p><p class="ql-block"> 赤、橙、黃、綠、青、藍、紫……大千世界里絢麗多彩,唯有綠色,成為我人生的“基礎(chǔ)色”,成為我生命的“主色調(diào)”,同時也定格了我整個人生“最佳色彩”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中的色彩,用四季來對它命名的話,人們一般會把春天說成紅色,把夏天說成綠色,把秋天說成金色(或黃色),把冬天說成白色。這樣的說法,強調(diào)的是每個季節(jié)的主色調(diào)。紅色,大概指的是春來時盛開的花朵;綠色,當然是指夏季里鋪天蓋地蔥蔥郁郁的綠;金色,是用來描繪稻谷、玉米、黃豆成熟的顏色,秋天當仁不讓;而冬天主要是雪當家,當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季,把冬天說成是白色的冬天,也是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這廣袤的大地上,有沒有綠色的冬天呢?</p><p class="ql-block"> 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會有不少人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這冬天的綠,不僅海南、云南的四季皆溫暖,不少城市的公園也有啊!</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要說的是我的家鄉(xiāng),地處我國東南部沿海的蘇中平原。她位于江蘇省南黃海濱,四季分明。</p><p class="ql-block"> 既然四季分明,那么冬天的廣葇綠色又來自哪里?當然,不是那公園里的一簇簇冬青、一棵棵樟樹,也不是那一片片葉子,而是來自一望無垠的平原上大面積播種的冬小麥。</p><p class="ql-block"> 蘇中平原是我國小麥的主產(chǎn)區(qū)之一。那里一年主要種植兩種糧食:夏季種水稻,冬季長小麥。</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水稻收割之后,農(nóng)民們不給土地喘氣的機會,起早貪黑耕耙播種冬小麥。</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氣候宜人更宜物,僅僅幾天的日曬夜露,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便冒出了一片麥綠色,你環(huán)顧左右,整個人像一跤跌進了綠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面對滿眼的綠色,似乎在恍惚間,我的想象飛向了遙遠的年代。早在一萬年前,也就是那個穴居時代,祖先們用智慧和創(chuàng)新叩響了緊鎖滄桑演變的大門,讓小麥伴隨著人類征服自然的腳步,走過最初的艱難歲月,終于出現(xiàn)在人們的餐桌和食譜里,直至今日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口糧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生長在農(nóng)村,耕種過小麥,對小麥的生長過程比較熟悉。小麥播種后沒幾天就發(fā)芽了,剛剛鉆出來的嫩芽細細的,呈鵝黃色,如一根根直立的麥芒。麥芽鋒芒初試的表現(xiàn)是槍挑露珠,此時,你若是清早到麥地里去看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根麥芽的頂端都高挑著一顆露珠。露珠是晶瑩剔透的、碩大的,但乎隨時會轟然墜地。但有些麥芽猶如槍刺一樣,把露珠穿得牢牢的,只許露珠在上面跳舞,不許它掉下來。露珠的集體表演使整個麥田變得白汪汪的,宛如凝固的湖泊、宛如靜遠的云帶。</p><p class="ql-block"> 可是,只要太陽升起,陽光直照大地,麥芽便輕舒身腰,伸展開來,由麥芽變成了麥苗,也由鵝黃瞬間變成了淺綠。初綠的麥苗并沒有馬上鋪滿整個麥田,一壟壟筆直的麥苗恰如畫在大地上的綠色格線,格線與格線之間留下一些空格,也就是黃褐色的土地。這時節(jié)還沒有入冬,還是十月較為溫暖的天氣。麥苗像是抓緊時機,根往深處扎,葉往寬里長,莖往天空拔,很快就把空格寫滿了。麥苗的書寫只是一種顏色,那就是綠色:橫看是綠,豎看是綠,綠得連天接地,大地一片綠色。</p> <p class="ql-block"> 冬小麥之所以在小麥前面加上冬季節(jié),是因為它的整個生命生長期有一半在冬季:它能夠抵抗嚴寒,霜刀雪割都不怕!</p><p class="ql-block"> 霜降過后,凜冽的寒風(fēng)一陣緊似一陣,掛在麥苗上的不再是露珠而是霜花。霜花凝固在麥葉上,像是給麥苗搽了粉,又像是給麥苗戴上了冰花。粉是顆粒狀,搽得不太均勻,冰花的花樣很多,有的是六瓣,有的是八角,把麥苗裝扮得冰清玉潔。太陽一出來,白色的霜花很快就會消失,麥苗又恢復(fù)了碧綠的面貌,一如既往地昂首挺胸隨風(fēng)搖擺著迎接遠方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氣溫一天天降低,大地一天天冰凍,麥苗的生命力極強,寒霜的襲擊與北風(fēng)的摧殘,不但不會使麥苗變蔫變黃,反而意氣風(fēng)發(fā),顯得斗志昂揚、更有精神,特別是身上的顏色和站立的姿勢,都不會因此而褪色與改變。</p><p class="ql-block"> 真正對麥苗構(gòu)成威脅,對麥苗形成持久考驗的是隆冬的大雪。</p><p class="ql-block"> 鵝毛大雪撲撲閃閃地下來了,劈頭蓋臉地向大地上的麥苗砸去。積雪蓋住了麥苗的腳面,掩到了麥苗的脖子,接著就把麥苗的頭頂也埋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這時,綠色不見了,滿眼的綠海被無垠的雪白所取代。面對壓頂?shù)拇笱?,麥苗并不感到壓抑,它們互相挽起了手臂,仿佛在歡呼:下吧,下吧,瑞雪兆豐年!</p><p class="ql-block"> 積雪不可能把麥苗覆蓋得那么嚴實,在雪的邊緣,會透露出絲絲綠意,如白玉中的翡翠。</p><p class="ql-block"> 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大雪不但構(gòu)不成對麥苗的威脅,反而使麥苗得到恩惠,每一場雪化之后,麥苗都會綠得更加深沉,更加厚實。別看麥苗個頭小,搖身一變,從上到下,從莖到葉,都能出奇的整齊劃一,呈現(xiàn)出一種神韻,一種壯美,讓我頓感“天地與我同在,萬物與我共生”的美好境界。</p> <p class="ql-block"> 城里住久了感到壓抑,我每個冬季都要回到鄉(xiāng)村許多次,每次都會沿著田間小路到麥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滿眼的綠色撲面而來,仿佛連空氣都變成了綠色,整個身心一下子便融入了那片綠色之中。</p><p class="ql-block"> 大概人的生命與綠色有著某種天然的聯(lián)系,我看綠色的麥苗,總是看不夠,瞧不完。我的手機里存著很多綠色大地的倩影:有遠景、有特寫,有直立的、有彼此連結(jié)著的……整個背景都是感天動地的綠!</p><p class="ql-block"> 其實,這深沉的綠,是由綠的魅力、綠的情懷和綠的永恒合成的,給人一種冬去春來的樂觀信念和生生不息的奮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