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穹窿銀城是西藏阿里地區(qū)古象雄王國的都城遺址,也是西藏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以獨特的地理位置、建筑形態(tài)和文化價值聞名。</p> <p class="ql-block">石頭上刻有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藏語名“穹隆銀城”中,“穹”為大鵬鳥,“隆”為地方,“城”為城堡,合意為“大鵬銀城”。從高空俯視遺址形似展翅的大鵬鳥。</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城堡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動物的骸骨、古老的壁畫、供奉的龕位,每一處遺跡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盡管古城堡如今只剩殘垣斷壁,但它依然昂然而立,散發(fā)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遺址前面的象泉河</p> <p class="ql-block">站在歷史遺留的這些千奇百怪的石頭面前,似乎還可以看到幾千年前的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徜徉這片古老的土地,每一塊石頭、每一粒沙,似乎都在訴說著歷史。</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象雄王國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7世紀達到鼎盛,疆域覆蓋西藏西部、北部及部分中亞地區(qū),人口可能超過1000萬。古籍記載<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城穹窿銀城地</span>基鑲黃金墻壁嵌白銀,中心宮殿外圍建有18小殿、360神殿及1008供塔,規(guī)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象雄是雍仲苯教的發(fā)源地,辛饒米沃佛祖在此創(chuàng)建象雄文字并傳授“五明學科”(工藝學、語言學、佛學、邏輯學、醫(yī)學),奠定了西藏宗教與文化的基礎。苯教文獻被稱為“象雄密碼”,對后世藏傳佛教影響深遠。</p> <p class="ql-block">公元8世紀,吐蕃崛起后征服了象雄,象雄文化逐漸消失。但象雄的宗教思想和生活習慣仍延續(xù)于藏族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遺址現(xiàn)存窯洞群功能分層(王宮、寺廟、民居),洞口低矮(低于160cm),洞頂煙熏痕跡反映了古人生活場景。</p> <p class="ql-block">象雄被視為西藏文明的開端,其語言文字、苯教信仰等得以部分傳承。</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城遺址高處,凝望著壯麗的高山峽谷,這里的美景仿佛一幅畫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