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歌曲: 定叫山河換新裝</p><p class="ql-block">攝影: 老兵新傳</p><p class="ql-block">地址: 林州紅旗渠</p> <p class="ql-block">中國有一種力量一一叫精神,這種精神是無窮的力量。小時候,聽過中國古代的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讀書后,學習過毛澤東的著作《愚公移山》,進一步了解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精神,也就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傳承。到林州參觀紅旗渠,感慨很大,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當年林縣人民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縣人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開鑿出了一條人工天河一一紅旗渠,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從山西,把漳河水引入林縣,徹底解決了林縣十年九旱的缺水問題。過去,林縣祖祖輩輩缺水盼水,從此,徹底改變了林縣人民對水的渴望,林縣就不再愁缺水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參觀紅旗渠,紅旗渠的建設,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他就是紅旗渠的總設計師,當時的林縣縣委書記一一楊貴同志。楊貴同志,一生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紅旗渠精神的帶頭人。</p> <p class="ql-block">回顧在新中國最困難時期,林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敢于為人先,與天斗、與地斗、與大自然斗,用當時最為簡陋的生產工具,在太行山上,開鑿出了一條人工天河一一紅旗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過在紅旗渠紀念館、游覽區(qū)域,看到了幾個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片段,充分展示了林縣人民不畏艱難困苦,一代人的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了紅旗渠精神,造福于子孫后代。</p> <p class="ql-block">團結洞,是非受益公社的民工,舍小家,為大家,與受益公社的民工一起,團結一致,不怕挫折,艱苦奮斗,經過幾個公社民工的齊心協(xié)力,團結合作終于鑿穿了隧道,因此,這個隧道被命名為“團結洞”。</p> <p class="ql-block">創(chuàng)業(yè)洞,在修渠最困難時期,修渠民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全憑著一錘一釬,一鍬一鎬艱難開鑿,以血肉之軀與堅硬的巖石抗衡,終于打通了這個隧道。所以,大家稱這個隧道為“創(chuàng)業(yè)洞”。</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是紅旗渠主干渠的主要工程之一,位于雞鳴一聲聞三省的牛嶺山下。為了打通這個隧道,從全縣抽調了三百名優(yōu)秀青年,組成青年突擊隊,他們的誓言是:“寧願苦戰(zhàn),不願苦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終日挖山不止。在施工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可行的辦法,提前打通了這個隧道,故取名為“青年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青年洞,正趕上一批游客在“青年洞”的黨旗下宣誓。</p> <p class="ql-block">在修渠的過程中,有一種最簡單的農家生產工具,那就是農家小獨輪推車,林縣人民用小獨輪推車,從春天推到冬天,從山下推到山上,推了十個春秋,終于在太行山上推出了一條人工天河一一紅旗渠。</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林州市太行山大峽谷深處的石板巖鎮(zhèn),兩面是太行山脈,一條河流由谷底穿過。據說,每到盛夏,全國各地來避署度假的人很多,這里是一個極好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p> <p class="ql-block">在林州,我們觀看了大型實景戲表演一一《太行.紅日》,真實的展示了當年林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楊貴書記為首的一大群共產黨員,帶領林縣人民,團結一致,不畏艱險,克服困難,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在太行山上開鑿出一條人工天河一一紅旗渠,創(chuàng)造出了人間奇跡,把漳河水引到林縣,從此,林縣人民不再為水而愁了。</p> <p class="ql-block">總之,為了修通紅旗渠,林縣人民做出了極大的犧牲,創(chuàng)造出了人間奇跡一一人造天河,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參觀紅旗渠后有感:</p><p class="ql-block">林縣人民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用愚公移山精神,艱苦奮斗改山河,創(chuàng)造奇跡紅旗渠,幸福萬代林縣人民,紅旗渠精神傳萬代!</p> <p class="ql-block">回到老家,林州市董家街村。</p><p class="ql-block">董家街村以“文明、富強、誠信、友善”為準則。</p> <p class="ql-block">董家街村民崇尚“厚德載物”。</p> <p class="ql-block">與林州市家鄉(xiāng)的親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一直陪伴著我們游紅旗渠的林州家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