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卡塔爾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Islamic Art,簡稱MI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伊斯蘭藝術收藏地之一。博物館于2008年正式開放,由著名美籍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據(jù)說也是貝聿銘的封山之作。</p> <p class="ql-block">它位于多哈濱海路(Corniche)盡頭的人工島上,占地4.5萬平方米,擁有從7世紀到19世紀的伊斯蘭藝術品,涵蓋了中東、西班牙和中國等三大洲的多種文化。</p> <p class="ql-block">館內藏品豐富多樣,包括手稿、陶瓷、金屬制品、玻璃、紡織品、珠寶、木雕和硬幣等。其中一些亮點包括9世紀的《古蘭經(jīng)》手稿、10世紀的巴格達陶瓷、14世紀的印度寶石飾物和16世紀的莫臥兒王朝翡翠護身符。這些藝術品不僅展示了伊斯蘭藝術的精湛技藝,還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我從瓦其夫市場出來,此時氣溫接近40度,才5月初的天氣就這么熱,到7月份會是個什么情況?不可想象呢!背著沉重的背包步行差不多一公里,愈發(fā)想早點進博物館了。</p> <p class="ql-block">終于到了。博物館在多哈太出彩,我決定分兩個部分展示其內容,本篇重點展現(xiàn)建筑外觀和內飾。</p> <p class="ql-block">走進伊斯蘭藝術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藝術杰作。貝聿銘在設計過程中深受傳統(tǒng)伊斯蘭建筑的啟發(fā),尤其是開羅艾哈邁德·伊本·圖倫清真寺的“五都噴泉”。博物館的建筑風格融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元素,采用了幾何圖案、拱形門窗和穹頂?shù)冉?jīng)典伊斯蘭設計。</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外墻由白色石灰石堆疊而成,與蔚藍的海面相互映襯,形成一種宏偉的力量。建筑的細節(jié)部分,如幾何圖案和拱形窗,又增添了幾分柔和。</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部空間開闊,中庭的銀色穹頂下是50米高的玻璃幕墻,透過它可以望見碧海金沙。其內部設計既體現(xiàn)了伊斯蘭文化的傳統(tǒng),又兼顧了現(xiàn)代感。?</p> <p class="ql-block">高50米的穹頂中庭,從一層直通四層,空間開闊且氣勢恢宏。中庭頂部的穹頂設計靈感來源于傳統(tǒng)清真寺,其結構框架由不銹鋼制成,表面覆蓋著復雜的幾何圖案。?</p> <p class="ql-block">穹頂中心有一個卵形的開口,光線通過這個開口和穹頂?shù)膸缀螆D案投射到室內,形成了獨特的光影效果。這種光影的變幻不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也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圣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內部裝飾大量運用了伊斯蘭傳統(tǒng)的幾何圖案,這些圖案不僅出現(xiàn)在穹頂和墻壁上,還體現(xiàn)在地面的裝飾和樓梯的扶手上。</p><p class="ql-block">這些圖案通常由圓形、八角形和正方形等基本形狀組成,展現(xiàn)了伊斯蘭藝術對對稱和幾何美學的極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入口處有一個精美的金屬穹頂,其復雜的圖案和造型為博物館增添了一份華麗感。此外,中庭中央懸掛著一個圓形的金屬吊燈,與雙曲線樓梯的弧度相呼應,進一步強化了空間的動態(tài)感。?</p> <p class="ql-block">中庭北側有一面高45米的玻璃幕墻,從各個樓層都能透過它欣賞到波斯灣和多哈西灣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中庭的中心是一對雙曲線樓梯,它們向上延伸至各個樓層,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參觀路線。樓梯的設計靈感可能來源于貝聿銘在盧浮宮設計的螺旋樓梯,其輕盈的弧度不僅方便了游客的通行,還成為中庭的一個重要視覺焦點。?</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展覽空間分布在二層和三層,共有18個展廳。這些展廳圍繞中庭布置,通過玻璃橋相連,游客可以在參觀過程中欣賞到中庭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欣賞完外觀和內飾,下篇就重點介紹館藏的精美絕倫的藏品。</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