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和閨蜜喝茶聊天。她現(xiàn)在每周用半天時間到圖書館去看書,每次讀完書走的時候會把書放在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下次來時繼續(xù)讀。大約3至5周時間讀完一本書。她說很享受這種的生活狀態(tài),讀書成了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細細的聽她講述著,心里默默升起一份敬佩。其實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她身上的變化,多了些淡定從容,自信的笑容常常自然流露在臉上,人也越發(fā)漂亮了,說話語調(diào)也變得篤定。</p><p class="ql-block"> 我愛讀書,更喜歡與同樣愛書之人交往。</p><p class="ql-block"> 都說女人30歲以前的樣子是父母給的,30歲以后是靠后天培養(yǎng)的。曾經(jīng)聽身邊有人說過的:“現(xiàn)在誰還有閑心看書呀?”,“我們這個年紀已經(jīng)不適合讀書了”。我非常不贊同這種觀念,我以為:人生任何階段都不要忘了自我成長與學(xué)習(xí)。年齡越大越需要與優(yōu)秀的書籍為伴。 </p> <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離開了工作單位,沒有了組織,社交活動逐漸少了,感覺和社會漸漸脫節(jié),唯有讀書能讓我不斷從中獲得新知識和新智慧,了解更廣闊的世界,拓寬視野。有句話說得好: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p><p class="ql-block"> 女人的氣質(zhì),隱藏在她讀過的書中。這幾年我讀名著、傳記,看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已的人生。讀散文詩歌,希望從中提高文學(xué)修養(yǎng)?,F(xiàn)在還讀一些心理學(xué)書籍,理解他人,認識自己,了解前半生,過好后半生。</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每年都會訂一個年度讀書計劃,規(guī)定自己這一年必須讀多少本書,若完成了會有一點點沾沾自喜,小些許的驕傲。若沒有完成則難免沮喪失落,甚至小小自責(zé)。 </p><p class="ql-block"> 后來經(jīng)過慢慢成長,開始意識到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數(shù)量,而是要看你從書本中獲得多少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有些書值得反復(fù)的讀,讀兩遍三遍,甚至更多。每次閱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已不再做什么讀書計劃,只管不停的讀書。拆掉了計劃的枷鎖,沒了束縛,讀起書來更輕松自在,把讀書當(dāng)成:既是學(xué)習(xí)也是娛樂,沒想到這樣做讀書的興趣反而越來越濃厚。 都說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書讀多了,遲早會融進精神的血液,提升了你的氣質(zhì)和自信,自信的人總是散發(fā)著一種獨有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我在這座城市生活了很多年,還沒去過一次圖書館,我決定哪天去一趟,在圖書館安安靜靜的看書,體驗一下圖書館讀書的氛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