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國畫里鄉(xiāng)村”。從見到宏村的第一張圖片開始,這座典型的皖南古村落一直深深地吸引著我。這次江南春游,下了黃山便興沖沖地趕到這里。</p><p class="ql-block"> 宏村,坐北朝南,山水環(huán)抱。從高處看, 整個村莊宛若一頭斜臥在山前溪邊的青牛,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民居為牛軀,水圳為牛腸,月沼為牛胃,南湖為牛肚,村前河溪上架起的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據(jù)說整個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筑形態(tài),遵循的是有著二千多年歷史的風水理論,強調(diào)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p> <p class="ql-block">來到村前,感覺村落的整體輪廓清涼明秀,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風光和諧統(tǒng)一。 最吸引人的還是徽派建筑。準確地講,應該說是明、清、民國時期徽州民居建筑群,明清建筑有103幢,民國時期建筑有34幢。特別是以南湖書院為代表的書院建筑,以承志堂為代表的住宅建筑,以樂敘堂為代表的祠堂建筑和以德義堂、碧園為代表的私家園林。這些建筑有著樸素、典雅的氣質(zhì),利用地方材料木、石、磚等進行各種題材的雕刻,以及室內(nèi)裝飾、庭院陳設(shè)和綠化布局,體現(xiàn)了深刻的徽州文化內(nèi)涵,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宏村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古建筑群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村落的中心——月沼,周邊圍以住宅和祠堂,內(nèi)聚性很強。由水圳、月沼、南湖、水巷和民居“水園”組成的水系網(wǎng)絡(luò),構(gòu)成水景整體空間特色,水的藝術(shù)特性在宏村民居建筑群中得到了充分發(fā)揮。粉墻黛瓦、藍天白云倒映在月沼,如詩如畫,如夢似幻,成為繪畫和攝影愛好者的樂園。</p> <p class="ql-block"> 月沼北側(cè)正中位置是樂敘堂,即汪氏宗祠。南宋紹興元年,汪彥濟一族在此開拓村落,明代洪熙元年至萬歷二十四年,宏村興建了一批祠堂、廟宇,逐漸形成了以血緣、地緣關(guān)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群落。汪氏宗祠作為汪氏家族的精神家園與文化象征,不僅見證了家族的興衰更替,更凝聚了族人對于先賢的敬仰及對未來的期許。宗祠,是宗族祭禮聚會的地方,是聽取祖訓宗規(guī)的地方,“子子孫孫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故取名為“樂敘堂”,意為“秩敘敦倫,永履和樂”。</p> <p class="ql-block"> 樂敘堂采用傳統(tǒng)木架結(jié)構(gòu),屋頂覆蓋青瓦,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盡顯古樸典雅之風韻。 它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建筑,更是精神上的燈塔,承載著家族的榮耀與夢想,是族人身份認同與歸屬感的源泉。正堂開敞,正對天井,楹柱上懸掛的幾幅古聯(lián)格外醒目:“基開雷崗綿世澤,緒承越國萃簪纓”;“非因報應方為善,豈為功名始讀書”;“尅己最嚴須從難處去尅,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為”,彰顯了家族的文化底蘊。堂口也刻有兩幅聯(lián)文,一幅顯示了家族的顯赫地位:“唐封越國三千戶,宋賜江南第一家”;另一幅描述了宏村的自然風光:“水繞宏村一渠碧玉千家分,花擁南湖兩岸濃華萬樹發(fā)”。</p> <p class="ql-block"> 樂敘堂西北方,巷子深處水溪的上游藏著一處豪宅,即被稱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這座建于1855年前后的古建是當?shù)佧}商汪定貴的宅院。整棟建筑規(guī)模宏大,是宏村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整座房子共有房間60間,全屋分內(nèi)院、外院、前堂、后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牌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云軒”。另有保鏢房、傭人房。內(nèi)部用磚雕石雕木雕裝飾,精雕細刻,富麗堂皇。</p> <p class="ql-block"> 游人如潮,小巷擠的水泄不通。在村子里繞了一圈,又回到村前的南湖,這里清靜了許多。南湖北畔一座具有傳統(tǒng)徽派風格的古代學校,明末被稱為“倚湖六院”的六座私塾,清嘉慶十九年合并重建為“以文家塾”,民國時期更名為“南湖書院”,占地6000平方米。但見粉墻黛瓦,碧水藍天,作為書院這里的環(huán)境十分優(yōu)雅。</p> <p class="ql-block"> 南湖書院,歷史上培養(yǎng)了許多名人,如清代詩人汪承恩、清末內(nèi)閣中書汪康年、民國總理汪大燮等。目前這里已不再作為常規(guī)學校使用,但仍然承擔一些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研學活動的功能,也是宏村的重要旅游景點?,F(xiàn)在的宏村學校將南湖書院作為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為一年級新生舉辦“開蒙禮”儀式,包括正衣冠、朱砂啟智、書寫“人”字等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 隔著一灣湖水,再次回首南湖書院,我看到了徽州人崇文重教的傳統(tǒng),也看到了宏村人從這里投向世界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拍攝— HUAWEl Pura 70 Ultra)</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