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位在醫(yī)院工作多年的朋友曾向我透露,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唯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們才會幡然醒悟——人生,不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我們終其一生追逐的目標,諸如買房買車、追求所謂的及時行樂,其實不過是欲望的產(chǎn)物。這些讓人疲于奔命的“人生任務”,不過是社會機器運轉所需的潤滑劑罷了。</p>
<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某個瞬間,我們或許會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欺騙了我們。所謂的人生,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而當我們站在生命的盡頭,回望過去,會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那些曾經(jīng)瘋狂追逐的一切,是多么的毫無意義。這個世界許諾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愿景,但當我們去追逐時,卻發(fā)現(xiàn)那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陷阱。</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社會機器需要人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那些被設定好的“人生任務”拼命奔波。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賺更多的錢,買車買房,結婚生子……人們行色匆匆,眼神中帶著焦慮與急切,一生忙碌,一生為了完成這些“人生任務”。得到了滿足便感到無聊,得不到滿足便陷入痛苦。這樣的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不停擺蕩,永無安寧。</p>
<p class="ql-block">陳丹青曾說過:“至少在我30歲時,我就識破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騙局。一切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讓毫無意義的人生顯得更有意義一些?!鄙鐣拖袷且慌_巨大的機器,它需要人們擁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和追求,才能持續(xù)地運轉下去。在這場騙局中,如果我們不能覺醒,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就只能在這場騙局中做一個無意識的傀儡。</p>
<p class="ql-block">生而為人,我們最大的任務并不是買房買車,也不是取得多大的成功,積攢多少財富,滿足多少欲望。這些不過是將對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外物上,讓自己疲于奔命罷了。有些人早早覺醒,而有些人直到生命的盡頭還在夢中。</p>
<p class="ql-block">正確的做法是無視外物,不再被外界的欲望所左右,保持清醒的頭腦,只看自己,向內求索,回歸自我的探尋。在喧囂的塵世中尋找一片心靈的凈土,在浮躁的社會里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價值。生命是一次單向的旅程,我們都是時間的過客。時間一到,該老的終將老去,該走的終將離去。臨了空空,無一物可帶走。</p>
<p class="ql-block">不要等到生命的暮年,回首往事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曾經(jīng)讓我們疲于奔命的“人生任務”,不過是社會機器運轉所需的潤滑劑罷了,而我們,白白耗盡了一生。這個世界看似紛紛擾擾,本質上是你一個人的世界。唯一能讓自己過好這一生的本領,就是你看待世界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只有把目光從外界的物質世界收回來,不再被那些虛假的目標所束縛,轉向自己的內心深處,用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去探尋生命的真諦,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擁抱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