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雄雞一唱天下白。鬧鐘仍在休眠,卻被久違的雞鳴喚醒,不可思議,平添了一份驚喜。</p><p class="ql-block">9年前參加絲路之旅,到了敦煌。這次算是故地重游,多了一份親切。</p><p class="ql-block">上午游覽鳴沙山和月牙泉,時間很充裕。導(dǎo)游建議,步行前往月牙泉,一路觀賞鳴沙山,回來再乘交通車。景觀道已經(jīng)修好,人在畫中行,腳步更輕盈,心情更舒暢,不要太美哦!</p><p class="ql-block">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塞外風(fēng)光之一絕”。</p><p class="ql-block">鳴沙山處于騰格里沙漠邊緣,東西綿延40公里,由紅黃綠黑白五色沙堆積而成,山色很美;一道道山脊勾勒出一條條優(yōu)美的弧線,山體很美,簡直巧奪天工。</p><p class="ql-block">敦煌八景中有“沙嶺晴鳴”,只要天氣晴朗,即使風(fēng)平沙靜,也會發(fā)出絲竹管弦之音,鳴沙山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古稱沙井,又名藥泉。相傳泉內(nèi)生長有鐵背魚和七星草,專治疑難雜癥,食之可以長生不老。</p><p class="ql-block">一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鑲嵌在金子般的沙丘上。泉邊蘆葦茂密,微風(fēng)起伏,碧波蕩漾,水映沙山,蔚為奇觀。名副其實的“沙漠第一泉”、敦煌八景中的“月牙曉澈”。</p> <p class="ql-block">下午參觀莫高窟。1600多米的斷崖上,前后十個朝代在這里留下了數(shù)百個彩塑和壁畫洞窟,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shù)圣地。</p><p class="ql-block">我們先后參觀了96 號、130 號 、148 號、138號和139號洞窟,其中96窟和148窟是最具標(biāo)志性的洞窟。</p><p class="ql-block">96窟習(xí)慣稱之“九層樓”,高45米,供奉著世界第四大佛——最大的室內(nèi)彌勒菩薩的造像。大佛修建于武則天年間,造像豐盈圓潤,似乎還有女性特征,印證了武皇帝是彌勒菩薩的化身。</p><p class="ql-block">148窟的臥佛,涅槃塑像,長14.7米,完成于唐朝時期。佛一副安然入睡之態(tài),肉身雖已入滅,但精神卻達到了一種不生不死,永不輪回的境界。</p><p class="ql-block">與上次參觀不同,講解員不再帶隊進入洞窟,分批參觀,分批講解,而是在洞窟外介紹,循環(huán)往復(fù)。游客則是魚貫而入,而且不讓在洞窟內(nèi)停留。</p> <p class="ql-block">自由活動時間,我參現(xiàn)了“敦和萬象”樂舞專題展。展出的70余幅經(jīng)典樂舞圖像、40多件復(fù)原壁畫中的樂器,讓千年古器之音裊裊繞梁,實現(xiàn)了敦煌壁畫從無聲到有聲。</p> <p class="ql-block">隨后,大家一同參觀了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正在舉辦的“沙漠瑰寶——敦煌石窟經(jīng)典洞窟復(fù)制展”、“千年營造 敦煌壁畫中的建筑之美”和“披沙揀金 敦煌研究院館藏文物擷英展”,這里聲光電全套,而且可以拍照,深受游客青睞。</p><p class="ql-block">館藏文物擷英展前言有一段文字: 1900年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后,數(shù)萬件文物流散世界各地…..往者不諫,來者可追。……目前,敦煌研究院共收藏珍貴文物549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6件?!笨珊薜穆訆Z者,應(yīng)該遭到天譴。</p> <p class="ql-block">“大漠風(fēng)情宴”,光看菜單就垂涎了:前菜有敦煌風(fēng)味涼皮、福蛇翠玉西蘭花等8道,熱菜有絲路雪山駝?wù)?、五彩駝峰絲、清蒸陽關(guān)虹鱒魚、手抓灘羊白條、大漠風(fēng)沙雞等10道,湯品是發(fā)菜鎖陽羹,主食有泡兒油糕、驢肉黃面和發(fā)面餅子,還有時令水果。太豐盛了,而且色香味俱全,雖然價格不菲,大家感覺物有所值,氣氛很好,酒足飯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