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5年5月15日<br>是第十六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br>與民同心 為您守護<br>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知識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br><br>什么是經濟犯罪?<br><br>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guī),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經濟犯罪是犯罪的一種,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屬性,即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還具有以下三個特點:<br>(1)發(fā)生在經濟領域。即發(fā)生在國民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諸環(huán)節(jié)。<br>(2)主觀上為故意,過失不構成經濟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br>(3)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而與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財產犯罪不同。<br><br>什么是非法集資?<br><br>對于普通老百姓,非法集資是與我們密切相關的,需要格外小心謹慎。非法集資是指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br><br>什么是傳銷?<br><br>《禁止傳銷條例》規(guī)定,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fā)展人員,通過對被發(fā)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fā)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yè)績?yōu)橐罁嬎愫徒o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fā)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其目的是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br><br>什么是合同詐騙?<br><br>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蛘呤呛贤环疆斒氯斯室怆[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而與之簽訂或履行合同的行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