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們還在錫耶納的街頭漫步,沉浸在那座中世紀小城的獨特魅力之中。古老的建筑、狹窄的石板街道,還有那彌漫在空氣里悠悠歲月的氣息,仿佛像穿越了時空。今天10月21號上午我們又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旅程。下午1點半左右來到了這個圣神的藝術(shù)殿堂。當我站在圣彼得廣場上,仰望著那宏偉莊嚴的大教堂和方尖碑時,心中涌起難以言表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這兩座城市,雖然相隔不遠,卻各自擁有著獨特的風格和厚重的歷史底蘊。錫耶納以其古樸、寧靜的美吸引著我,讓我感受到了中世紀歐洲的寧靜與祥和;而梵蒂岡,則以其莊嚴、神圣的氛圍讓我感受到了宗教與藝術(shù)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梵蒂岡,全稱“梵蒂岡城國”是位于意大利羅馬城西北角的一個城中之國,也是全球最小的國家。面積僅0.44平方千米,人口數(shù)量很少,主要由神職人員、修女、衛(wèi)隊成員等組成。公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梵蒂岡山上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以紀念耶穌的首徒圣彼得,此后這里逐漸成為基督教的重要中心。在中世紀,梵蒂岡成為教皇國的核心區(qū)域,教皇在此行使宗教和世俗權(quán)力。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教皇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逐漸成為全球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1929年,意大利政府與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正式承認梵蒂岡城國為主權(quán)國家,擁有獨立的主權(quán)、領(lǐng)土和外交權(quán)。<span style="font-size:18px;">實行君主立憲制,教皇是國家元首,擁有最高權(quán)力。教皇通過樞機主教團等機構(gòu)管理國家事務(wù),樞機主教團由世界各地的資深主教組成,負責選舉教皇、協(xié)助教皇處理政務(wù)等。</span>教皇通過梵蒂岡向全球天主教徒傳達教義、發(fā)布教令。這里也因此成為全球天主教徒的朝圣之地。定期舉行各種重要的宗教儀式和活動,如復活節(jié)、圣誕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的彌撒,因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p><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達時,被這場面震撼到了,一是建筑的如此宏偉,二是參觀的游人如此之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游客,頂著大太陽排著長長的隊伍,我們也不例外繞著立柱走廊和廣場整整排了近一個小時,最后終于進到大教堂里!</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外觀宏偉莊嚴,以巨大的圓頂和精美的雕刻裝飾著稱。圓頂由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杰出代表。內(nèi)部空間寬敞,裝飾華麗,擁有眾多藝術(shù)珍品,如貝爾尼尼設(shè)計的《祭壇華蓋》、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圣殤》等等。</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廣場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師喬凡尼.洛倫佐.貝爾尼尼于1656-1667年建造,284根多立克柱廊環(huán)繞,象征教廷擁抱信徒。教皇主持重大儀式的露天劇場,可容納50萬人。埃及方尖碑25.5米高,與噴泉構(gòu)成中軸線,強化了空間儀式感。站在圣彼得廣場中央,幾百根多立克石柱如巨人的手臂向天際舒展,托起140尊圣人的雕像,這是貝爾尼尼的杰作“上帝之擁”。柱廊以優(yōu)雅的弧度環(huán)抱整個廣場,從空中俯瞰,仿佛一枚巨大的鑰匙,為信徒打開通往天國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在基督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它被視為連接天堂與地球的象征,代表著宗教信仰的力量和神圣性。作為古埃及和古羅馬文明的見證,圣彼得方尖碑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展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其獨特的建筑造型和雕刻藝術(shù),使其成為世界建筑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對后世的建筑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廣場那邊的樓房第二層,有四扇黃色窗戶就是教皇的寢宮(這是導游告訴的)。</p> <p class="ql-block">等待安檢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的這座雕像叫《圣彼得的殉難》,由意大利雕塑家吉塞普·卡西奧利創(chuàng)作。這組青銅雕塑群表現(xiàn)了圣彼得在倒十字架上殉難的場景,生動地再現(xiàn)了宗教歷史中的重要時刻,是圣彼得廣場上具有重要藝術(shù)和宗教意義的雕塑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修女步伐堅定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在立柱廊下排隊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在高大的立柱下孤獨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小女孩默默與鴿子對視</p> <p class="ql-block">當進入到大教堂里,讓人感到一種圣神感,并深深被震撼!從地面到穹頂簡直精美絕倫,一座座雕塑栩栩如生,堅硬的大理石都仿佛變的柔軟了,驚嘆藝術(shù)家們的才華橫溢、鬼斧神工,雕刻出這么美輪美奐的偉大藝術(shù)作品,從心底里涌出對他們的敬仰和贊嘆。</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穹頂和墻壁上裝飾著精美的壁畫和鑲嵌畫。穹頂上的壁畫由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描繪了上帝創(chuàng)造人類等宗教主題,畫面色彩鮮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p> <p class="ql-block">祭壇華蓋的位置正在維修,因此只拍攝了穹頂部分</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雕像。圣彼得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在基督教傳統(tǒng)中被認為是第一任教皇,對早期基督教的發(fā)展和傳播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這座雕像以其莊重的姿態(tài)和精湛的工藝,展現(xiàn)了圣彼得的重要地位和神圣形象。</p> <p class="ql-block">《圣殤》又稱《哀悼基督》,是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的成名作。它刻畫了圣母瑪利亞抱著被釘在十字架后死去的基督的場景,展現(xiàn)了圣母的哀慟與基督的安詳,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此雕像周圍也在維修,背景是用布圍著的)。</p> <p class="ql-block">圣亞歷山大的紀念碑,由貝爾尼尼設(shè)計,完成于1678年。紀念碑中央是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的雕像,他坐在寶座上,手持紙卷,神情莊重。雕像下方兩側(cè)有兩尊女性雕像,分別代表“慈悲”和“真理”,她們的姿態(tài)和神情都充滿了情感和力量。紀念碑的底部使用了色彩斑斕的大理石和鍍金裝飾,整體設(shè)計華麗且富有藝術(shù)感,是巴洛克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圣海倫納的雕像,是貝爾尼尼設(shè)計。圣海倫納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在基督教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傳說她發(fā)現(xiàn)了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所使用的三根釘子等圣物。</p> <p class="ql-block">《圣朗吉努斯》由貝爾尼尼創(chuàng)作,描繪了用長矛刺穿耶穌肋部的羅馬士兵圣朗吉努斯皈依基督教的場景。這座雕像以其生動的姿態(tài)和細膩的雕刻技巧,展現(xiàn)了貝爾尼尼高超的藝術(shù)造詣,是巴洛克藝術(shù)風格的杰出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雕塑是圣伊沃娜雕像,作者是法國雕塑家讓·古戎。圣伊沃娜是布列塔尼的守護神,以虔誠、謙卑和賑濟窮人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圣格列高利九世教皇紀念碑。這座紀念碑由卡米洛·魯斯科尼創(chuàng)作,展現(xiàn)了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的莊嚴形象,周圍伴有象征智慧和忠誠的人物雕像。紀念碑的細節(jié)和工藝展示了巴洛克藝術(shù)的精湛技藝和宗教藝術(shù)的莊重與神圣。</p> <p class="ql-block">雕像群是圣安德肋及圣多默宗徒,這組雕像展現(xiàn)了耶穌基督與兩位圣徒的形象,具有濃厚的宗教藝術(shù)風格,是宗教建筑中常見的裝飾形式,用以傳達宗教教義和紀念圣徒事跡。</p> <p class="ql-block">此雕像展示的并非一座完整的,是貝爾尼尼創(chuàng)作的《夢》的局部?!秹簟肥秦悹柲崮嵩?7世紀為羅馬教皇英諾森九世陵墓所作的四尊雕像之一,其余三尊為《慈善》《真理》和《謹慎》。兩個帶有翅膀的人物形象,他們姿態(tài)相似,低頭似在沉思或休憩,整體雕刻細膩,展現(xiàn)出貝爾尼尼高超的雕塑技藝和藝術(shù)風格。</p> <p class="ql-block">《圣母升天》它是意大利畫家科雷吉歐創(chuàng)作的油畫。這幅畫描繪了圣母瑪利亞升天的神圣瞬間,畫面充滿動感和戲劇性,色彩豐富且富有層次感,是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題材繪畫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是拉斐爾·圣齊奧創(chuàng)作的《基督變?nèi)輬D》。描繪了基督教中耶穌基督在山上改變?nèi)菝驳膱鼍?,畫面色彩豐富,人物眾多且神態(tài)各異,展現(xiàn)了拉斐爾高超的繪畫技藝和藝術(shù)風格。</p> <p class="ql-block">我們參觀大教堂時遇見為小孩剛做完洗禮的一個場景,一個身著白色長袍,頭帶紅色帽子的教士在和父母們交代事宜。</p> <p class="ql-block">教士離開時還彎下腰親吻小孩</p> <p class="ql-block">這位教士叫圖爾克森,他曾是天主教樞機主教 ,來自加納。樞機主教是天主教會的資深神職人員,通常由教宗親自任命,在教會中具有重要地位,參與選舉教宗等重大事務(wù)。</p> <p class="ql-block">這位美麗女孩穿著白色的裙子,面容高貴,可能是父母帶她來這里做“堅振禮”,這是鞏固洗禮效果的儀式,使信徒在信仰上更加堅定,具有重要的宗教和精神意義。</p> <p class="ql-block">從教堂出來看到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大教堂,路遇兩位正在站崗的瑞士近衛(wèi)隊員。瑞士近衛(wèi)隊是負責保護梵蒂岡城國及教皇本人的制服軍事部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初,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且仍在服役的軍隊之一。他們獨特的制服設(shè)計靈感來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服裝風格,色彩鮮艷且辨識度極高。</p> <p class="ql-block">從錫耶納到梵蒂岡,我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shù)之旅。這兩座城市,不僅讓我領(lǐng)略到了歐洲的藝術(shù)魅力,更讓我對歐洲的歷史與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感悟。這次教皇的離世,更顯現(xiàn)出這個小小國家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金碧輝煌的大教堂內(nèi)與隊友合影留念。我們接著要去參觀最后一個景點羅馬城古城,明天上午就要離開歐洲回國了。留下不少遺憾,但感覺還是收獲滿滿,開闊了眼界,增漲了知識,希望有機會再次出發(fā),領(lǐng)略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