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海浪/拍攝:海浪/音樂:《敢問路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大明山的人文歷史</p><p class="ql-block"> 據(jù)傳朱元璋當時在千畝田慧照寺做和尚,暗里組織群眾起兵反元,后來與劉伯溫攜手結(jié)盟殺下山去,打下大明江山。此山成為大明王朝的發(fā)跡之地,故由此而得名。 歷數(shù)大明山之中與朱元璋有關的歷史遺跡,龍門峽古道便是其中之一。位于大明山景區(qū)內(nèi)龍門峽古道是一條與4A級景區(qū)結(jié)合的古道,有歷史也有風景,因此也是近年來長三角地區(qū)背包客的熱門目的地之一。 龍門峽古道建于700年前,舊時上千畝田只有龍門峽這一條山道。如今,部分古道已經(jīng)淹沒在荒林野草中,但作為景點的幾段還是被精心保留。民間有傳說,當年洪武帝朱元璋就在大明山頂屯兵集結(jié)演練,每天必須往返于大明山龍門峽古道。經(jīng)常如此往返,才使驍勇善戰(zhàn)的士兵們練就一身強壯的體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龍門峽古道</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大明山起兵反元的軼事,在歷史上幾乎鮮有記載,不過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中,大明王朝已與大山融為了一體。行走大明山龍門峽古道,在殘垣斷壁中,在遍野荒蕪中,后人樂此不疲地探尋著一個王朝與一座山的關系。舊時上千畝田只有龍門峽這條山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明山開山挖礦,其中有條長逾千米的礦道通向了千畝田,于是礦道代替古道成了進入千畝田的捷徑。龍門峽古道建于七百年前,如今有些古道雖然已經(jīng)塌廢,但令人欣喜的是,那殘存的幾段古道都作為景點的一部分被精心地保留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在詳細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生平的正史《明太祖實錄》中,打下大明江山前的朱元璋的活動有四年空缺,記錄“語焉不詳”,相傳這空缺的四年中朱元璋就在此潛心練兵。幾百年來,大明山間一直流傳著這個元朝終結(jié)者和大明王朝開創(chuàng)者與山頂慧照寺的傳說。大明山中,還留有一代帝王充滿雄心壯志的詩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登山時也處處可見歷史遺留的痕跡,山中有一巨石,平坦如榻,相傳朱元障曾臥于石上,故名“朱眠石”。朱元璋屯墾時曾登臺拜將,故山頂有點將臺。還有驚馬崗、飲馬軒、藏兵洞、磨刀坑、伯溫石陣……而在龍門峽口內(nèi)一巨石上,鐫刻著朱元璋題寫的一首詩。</p>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我們四位老朋友在臨安相聚,來之于江蘇徐州,上海,寧波,早晨出發(fā)經(jīng)半天的時間車程,基本準時到達臨安。在臨安兄弟的熱情接待下,第二天陪同我們?nèi)チ舜竺魃骄皡^(qū)。山高路險,登山疲憊。但是一路驚喜觀光,拍攝留影,了解人文歷史,感覺到了十分高興與值得。</p> <p class="ql-block">瀑布留影</p> <p class="ql-block">登高望遠</p> <p class="ql-block">恐高癥的我有驚又喜</p> <p class="ql-block">山高水長</p> <p class="ql-block">到此一游很高興</p> <p class="ql-block">感謝臨安兄弟的陪同和高檔安排,(五星級別墅區(qū))</p> <p class="ql-block">熱情好客,友誼長存</p> <p class="ql-block">四位老朋友留影大明山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