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圍繞“面積”展開,讓學生深入理解面積的概念、單位、計算方法及應用?;仡櫿麄€單元的教學歷程,有收獲也有反思。</p><p class="ql-block">在“什么是面積”這一課時,我充分利用網(wǎng)課資源和線下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描一描、找一找等實踐活動,親身體驗并比較圖形的大小。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割補法、擺方塊等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更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為理解面積的含義奠定了堅實基礎。</p><p class="ql-block">進入“面積單位”的教學,我設計了制作不同面積單位紙片并測量身邊物體的活動。學生親手制作一平方米、一平方分米和一平方厘米的紙,并在家中及學校進行測量實踐。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直觀感知了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并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如一平方厘米相當于指甲蓋大小,一平方分米相當于手掌大小,一平方米的報紙上可站立多位學生等。然而,我也發(fā)現(xiàn)學生在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區(qū)分上存在困惑,特別是在填空題中容易混淆。為此,我將在后續(xù)教學中加強對比練習,幫助學生清晰區(qū)分。</p><p class="ql-block">“長方形的面積”是本單元的重點。我通過引導學生逐步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讓他們經(jīng)歷了從直觀感知到抽象概括的過程。學生不僅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等于長乘寬的計算方法,還學會了將面積公式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相關問題。我還結合上學期所學的長方形周長知識,引導學生解決更復雜的面積和周長問題,如剪開和拼接圖形后的周長和面積計算。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空間觀念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p><p class="ql-block">“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這一課時,由于學生在前面學習中已對面積單位有了直觀感知,因此掌握得相對較快。我通過結合實際問題的情景,讓學生體會面積單位換算的必要性,并正確進行單位換算。習題練習結果顯示,學生的正確率較高,說明他們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較為扎實。</p><p class="ql-block">然而,盡管教學時間拉得較長,但教學效果仍顯一般。通過小練筆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不牢固。周末,我采取了讓學生自己整理知識、制作數(shù)學小報的方式進行復習。學生積極參與,下面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們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總結。</p> <p class="ql-block">此外,本冊的“數(shù)學好玩”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我是小小設計師”“我們一起去游園”和“有趣的推理”三個內(nèi)容,旨在讓學生將所學數(shù)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在“我是小小設計師”中,學生通過收集和欣賞徽標,體會對稱與不對稱的區(qū)別,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徽章設計,培養(yǎng)了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p> <p class="ql-block">在“我們一起去游園”中,學生綜合應用乘除法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列表策略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提高了分析問題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有趣的推理”中,學生通過演繹推理和列表法進行推理活動,發(fā)展了推理能力,并學會了用語言清楚表達推理過程。</p> <p class="ql-block">回顧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我認識到數(shù)學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和知識應用。節(jié)今后我將繼續(xù)優(yōu)化教學策略,加強對比練習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p>